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莎莎 《西藏科技》2006,(6):F0003-F0003
6月14日下午,科技厅举行了我区科技界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座谈会,厅党成员、副厅长陈新强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2.
《学会》2004,(11):26-26
中国科技界精英们博鳌论剑,博鳌的美、海南的美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科协副主席曾庆存院士赋诗一首,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2005,(1):7-9
2004年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亮点纷呈。岁末,《人民日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在长达80分钟的采访中,路院士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他强调指出,目前,各国都把创新能力建设视为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重大原始创新和集成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中国科技界正在努力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迎头赶上。现将路院士的讲话要点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毛江森院士,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与甲肝疫苗联系起来,甲肝疫苗的成功曾被“两院”院士们评为1995年度中国科技界十大新闻之一。我们针对疫苗的研制情况采访了毛江森院士。  相似文献   

5.
各位院士,同志们: 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国科技界的一次盛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6.
各位院士、同志们: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是与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联合召开的。中国工程院的成立是我国科技界一件盛事。首先,我代表中国科学院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今天,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与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在这里联合召开.这是我国科技界的一次盛会,两院近千名院士欢聚一堂,共商科教兴国大计,同迎千年世纪曙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规范科技评价净化学术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浦庆余 《学会》2005,(7):33-35
一、当前科技评价存在问题 现在科技界流行一种以发表论的数量,获奖成果的多少来衡量一个科技工作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对社会的贡献,把学术评价数量化、简单化、庸俗化,不同程度地摧生了自吹自擂、弄虚作假,以致抄袭和剽窃的恶习。从立项、经费申请到科研项目的实施,从考核评议、成果鉴定到评奖,从技术职称评定到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授予,甚至两院院士候选人的推荐,科技界的不端行为丛生,许多道德与行为准则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9.
木易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4):241-243,317,318
2004年6月2—6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国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我国科技界最高学术团体召开的一次盛会。院士们欢聚一堂,共议科技创新跨越发展大计,同商富民强国之道。  相似文献   

10.
2011年7月21日,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与世长辞,至今已过去一年多时间了。王大珩院士的去世,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损失,我国科技界的重大损失,也是教育界的重大损失。下面结合本人的所见所闻及长春理工大学的办学实践,谈谈对王大珩教育思想的学习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基金》2004,18(6):342-342
2004年10月19-20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十周年学术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作了《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报告。参加会议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中国科协徐善衍书记,教育部赵沁平副部长,科技部程津培副部长,人事部王晓初副部长,中  相似文献   

12.
简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4):238-251,253,260,275,282,304,307
中国科学院中日科技交流中心成立本刊讯中国科学院中日科技交流中心成立大会5月15日在北京举行。该中心的宗旨是,通过联合、组织热心于中日科技交流事业的个人和团体,利用各种民间渠道,加强中国与日本科技界、教育界及企业界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促进两国21世纪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参加成立大会的有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路甬祥院士及王佛松院士、黄荣辉院士和中国科技交流协会副会长曾庆存院士、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德有以及有关部门的代表;日本驻华大使佐藤嘉恭及东京大学、日中协会、富士通等日本…  相似文献   

13.
<正>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旗帜下,科技界的代表委员们一直是两会中的亮点,而院士群体又是他们的中坚力量。讲真话,建真言,关于创新与发展,关于改革与民生,身在一线的院士们到底带来了怎样的好声音,且听且关注。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12,(14):47
科研需要童心做研究最重要的动力就是兴趣。不要去算计做研究的得失,而要出于兴趣去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袁亚湘科技评价应引入第三方科技评价是现在科技界最关注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科技界发展的最大瓶颈。正因为科技评价涉及到政府、教育和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29日,重庆市科协主办的重庆市科技界新春座谈会举行.与会院士、专家、科技界人士围绕“以科技创新的战略引领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座谈。重庆市政府将着力打造四大平台:一是企业注资平台。未来技术进步的主力军要靠企业.重庆市政府已下达刚性指标,未来五年全市企业要拿出1000亿元投入研发.  相似文献   

16.
琳琅 《今日科苑》2013,(19):12-17
作为科技界学术最高水平的代表,院士一直是最受人关注的群体之一,因为他们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和栋梁,是科技发展的领军人物。从前提起院士,我们关心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学术观点、科研进展以及他们为国家做出的重大贡献,但这次,我们特别选取了另外一种视角,希望通过这样一些统计数据、一些花絮从另一个角度解读院士这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院士评选开始于1955年,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评选一次。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选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称“两院”院士。“两院”院士评审是科技界最引人瞩目的事件,对激励科技人员拼博向上、促进科技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直以来,院士评审距离普通人都十分遥远,但是大家对此都十分关心。今年(2007年)又是一个院士评选年,相信大家都想知道最终产生的院士会是哪些优秀的科学家。这些候选院士,都在各自从事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们身上都闪现着中国科学家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本期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是2007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侯立安。  相似文献   

18.
《大众科技》2009,(2):5-6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组建的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暨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近期在京举行。会议选举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为首届理事会理事长,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懿院士和常务副所长张锁江研究员为副理事长,聘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齐涛为实验室主任。来自产业界和科技界16个理事单位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2009年6月20日下午,科学中国人(2008)年度人物在北京揭晓,包括肖培根、刘兴洲等9位院士在内的36位科技界杰出人士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为确保中国经济达到8%的增长速度,必须重视农村市场的开发,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购买力,保持农村部门必要的增长速度。 6月1~5日,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召开。江泽民总书记会见“两院”院士时强调,科技界要勇于创新,要大量培养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