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周春龙 《考试周刊》2010,(33):200-201
1.教材分析 1.1教材地位和作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在全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与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立足化学元素观,阐述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的教学价值;详细分析了上述实验体系的特点;指出初等化学的任务不仅在于学习知识,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核心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其性质实验位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与碳的氧化物"一节中。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气体制备实验,是对前面学过的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巩固和加深,又是后面学习其他气体如氢气实验室制法的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二氧化碳的性质更是初中学生初学物质性质的典范,因此这块知识是每年中考的常考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过程是学生最直接最客观最形象地接触并研究二氧化碳的过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注意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氮气及稀有气体的制取与收集"是在沪教版"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学习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实验室制取,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后的进一步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实验中巩固已学的知识,并在已有的学习基础及经验上,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构建化学课堂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以“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教学为例,将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各个实验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分析与讨论,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整合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有效的化学课堂.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学习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2.学习通过对新旧知识关系的认识,主动建构新知识。3.对获得二氧化碳的多种途径进行探讨,锻炼科学思维和探究的能力。4.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能  相似文献   

7.
朱国宾 《化学教与学》2011,(4):70-70,72
文章结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等实验,例谈利用生活中的化学实验特色教学资源做化学实验能节约药品,变废为宝,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内涵、教学设计程序,并以"学会构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模型、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学会设计其他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为主线,设计了"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为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9.
基于化学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内涵、教学设计程序,以“学会构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模型、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学会设计其他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为主线,设计“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为基于化学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了案例,发展学生学科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课程目标:以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操作方法和基本原理为核心,达到以下三个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操作方法与反应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讨论,探究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理想药品和最佳装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主体意识。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教学实录:(多媒体展示节日…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的教学 ,一般先讲授 ,再进行学生实验。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探索精神 ,以随堂实验代讲 ,收到良好效果。a .借鉴目标管理的先进经验 ,强化学习目标的评估考核 ,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强化目标管理和自我调控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验能力、研讨能力和创造品质。首先 ,拟订本课的学习目标 ,它包括①识记 :实验室制取CO2 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 ;②理解 :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设计思路 ;③应用 :动手操作制取CO2 的方法、收集和检…  相似文献   

12.
VCE(VirtualChemicalExperiment)是一个基于中学化学实验的虚拟实验操作系统。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新知识及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力的重要途径。由于真实实验受实验时间、空间和实验仪器药品的限制,在教学中不能够很好展开,因此将化学虚拟实验引入教学中很有必要。以“制取二氧化碳”为例给出了具体的虚拟实验教学设计,旨在将化学虚拟实验的作用最大化,为化学虚拟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教学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疑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主题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的实验活动内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部分中,学生学习了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能初步根据反应物的状态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这个分组实验其实是学生首次进实验室要完成的任务。实验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很多实验技能和知识,如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药品的取用、仪器连接、固体加热、气体收集、气体性质检验等。  相似文献   

15.
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的准备实验室教学以及利用好随堂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实验对新知识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将化学实验同现代信息技术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很直观地对实验过程进行理解,从而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实现实验课堂教学高效。  相似文献   

16.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17.
罗琳 《考试周刊》2014,(51):127-129
从生活中运用神奇干冰吹泡泡的实验视频引入,从生活到化学,好奇干冰,走进二氧化碳,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从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回顾,自然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反应原理→制取装置→验证、验满方法",然后通过议一议、做一做、说一说、理一理等探究活动深化分析推理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再利用相信你会思考、相信你会选择、相信你会变通、相信你会设计层层递进的方式,认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接着通过相信你会对比、相信你会操作的方式总结出实验室二氧化碳验证、验满方法及体验亲自动手制取二氧化碳的趣味;最后从化学走进生活,利用已知知识设计氢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体现化学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学化学实验"应从设计的绿色化,规格的微型化进行开发和研究。微型实验不仅节约药品,操作安全,且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仪器,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立足教学实际,简要介绍了微型化学实验并阐述了借助青霉素瓶、注射器等器材在氧气的制取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中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魏东 《化学教学》2003,(4):29-31
[教学目标] 学会自行归纳、整理思路的方法,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并尝试成功的快乐.使学生逐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检验方法等.学会对比的方法以及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制法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化学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是增强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催化剂。一、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如果注意观察实验,其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学生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学习兴趣盎然,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强大动力。例如在演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我没有边演示边讲解,而是在实验前强调:我的演示实验中有一些注意事项,你们要仔细观察,做完实验后四个组比赛,看一看哪一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