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一天     
浅水 《知识窗》2007,(6):6-6
有时候生气他的“有一天哲学”。他总说:“有一天”。他说,有一天,等我站稳了脚步,我们就可以去度蜜月。他说,有一天,等我学完该学的东西,我就会回到你身边。  相似文献   

2.
做梦的奥秘     
专家说,一项由健忘症患者和睡眠专家参与并涉及一种流行的计算机游戏的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释梦为何如此怪诞却又如此重要。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罗伯特·斯蒂克戈尔德博士说,梦只是人体清除精神“收件箱”的方式。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其办法就是将记忆转移到文件柜中,存放到适当的位置。”他说:“许多快速眼动阶段的梦———即我们在深夜所做的非常离奇的梦———实际上是大脑在设法为记忆设立‘互见索引’。大脑在寻找互见参照,即梦里的东西是否与记忆中的东西相吻合。有时是吻合的,有时则不吻合。”他说,当梦与记忆不吻合时,…  相似文献   

3.
承诺     
小时候,我缠着妈妈问:“妈妈,什么是承诺呀?” “承诺是……”妈妈刚吐出三个字,我便马上打断她:“啊,承诺是一种诺言,一种无声无息的东西吧。”  相似文献   

4.
在线的超弦     
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家N.David Mermin回忆起他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一名学生,这名学生偶尔去旁听他的研究生课程:如何将“同伦论”——拓扑学的一个分支,应用于凝聚态物理。这名一年级的学生大约每两周左右出现一次,待上十分钟,如果发现还没有讲到他不知道的内容,就安静地收拾东西离开。不久以后,这位不速之客再没有出现,但他有时会去Mermin的办公室并且向教授提一些建议。“我从他那儿学到很多东西,”Mermin这样说。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第二回中有这样一段:宝玉“周岁时,政老爷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所有的东西,摆了无数叫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那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因此不甚爱惜。独那太君还是命根子一般”。宝玉刚满周岁,便开  相似文献   

6.
我很Q但不坏     
阿兵不爱说话,不过一旦开口,往往令老师哭笑不得。他给我讲起小学时一件糗事:数学老师正唾沫横飞地讲解,阿兵有点不耐烦,斜着眼睛发呆,老师便请他站起来“提神”,并问他一个“最简单”的算术题——3 2等于多少?  相似文献   

7.
唐宣宗年间,魏扶考中进士当了主考官,曾在考馆的墙上题诗一首,表明自己要当个正派考官:梧桐叶落满庭阴,缫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日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可他的实际行为并没有像诗中说的那样,而是推行贿他就优先录取谁。于是,有位士子将其诗的每句前面两个字删去,变成了意义相反的一首诗:叶落满庭阴,朱门试院深;昔日辛苦地,今日负前心。则减二字,便将沈扶的原诗变成了讽刺他的佳作,人们深为赞赏改诗者的聪慧。俄国著名小说家契河夫曾就写作]司题说道:“千万不要这样:不愿或懒得用刀子把一切多余的东西都剔掉。要知道,在…  相似文献   

8.
一位教师到国外一所学校考察时,耳闻目睹了这样一件事:美术课上,教师对怎样画苹果作了一番精心指导后,便安排学生进行绘画。讲评作业时,这位教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便问这位学生:“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学生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一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烂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会掉到地上了。”老师听了便鼓励他:“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发明出方苹果。”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候政治家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两头蛇就会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啊!”他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他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想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两头蛇呢?古代关…  相似文献   

10.
刘锴 《知识窗》2014,(7):49-49
提到“太岁”,人们马上会想到那句流传了数千年的俗语:“太岁头上动土。”在很多人的心中,“太岁”是一种神秘莫测、法力无边,能给人带来大福大祸的“凶神恶煞”!因此,在中国民间,很多人谈“太岁”而色变。那么,“太岁”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树立正确的档案价值观谈了三点看法:一、树立正确的档案价值观,是档案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二、各级领导树立正确的档案价值观,是发展档案事业的保障;三、档案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档案价值观,是发展档案事业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世界发明》2006,(4):28-29
“超载”乐队主唱高旗谈重金属摇滚乐,他的古董级诺基亚7650手机,并“投诉”iPod。《世界发明》(以下简称“WI”):说实话.在见你之前,我对摇滚一窍不通。能跟我说说“摇滚”这个词儿怎么来的吗?  相似文献   

13.
大凡贪官,除了贪财好色外.似乎还有一个共同点,即特别“自信”。“幕马案”主角之一马向东被关押辽宁时,依然做着“异地做官”的美梦。被收审江苏期间,甚至声称“如果不让我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的损失”,口气特大。原湖北省天门市市委书记张二江,明明是“吹、卖(官)、嫖、赌、贪”五毒俱全,偏偏大言不惭地自诩为“楚中良将”。有一次接受审问时,他突然冒出一句话来:“交待完就可以回天门了吧?在电视上露露脸,在市委大楼里转一转,继续干。  相似文献   

14.
一场战役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被他的私人医生告之:“阁下,您必须珍重自己的身体,因为您抽的烟已经太多了。”克里蒙梭听从了医生的劝告,从此开始戒烟。但他的桌子上依然放着雪茄盒,而且盖子总是打开的。一次,他的一位朋友看到了,便挖苦他说:“听说阁下已经戒烟了,看来,老毛病又犯了。”  相似文献   

15.
苹果公司是怎么推出“视窗”的呢?27年前,乔布斯来到神秘的“施乐PARC”,第一次看到“视窗”演示,一分钟后,他跳起来,大叫道:“为什么不应用这些技术开发产品呢?这真是最了不起的东西!这就是技术革命!”但“施乐PARC”研究出的伟大技术,又何止一个?它还发明了“以太网”技术标准。但这些并没有为“施乐”创造出巨大财富,原因就在于它没有与之匹配的“商业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常小西 《知识窗》2008,(4):15-15
有一次在华盛顿的机场乘自动扶梯时,我前面站着两位青年男子,乘到一半的时候,其中一位手上拿着的一个东西“咣当”一声掉在了电梯上,那个男子立即大声朝着下面的人群喊:“小心、小心。”很显然,他怕别人没注意踩到上面,说着,那男子朝着我这边挤过来,我躲闪不及,与他撞了个满怀,他迅速地从电梯上捡起东西,我注意看了一下,是一副墨镜,他将墨镜塞进口袋,飞快地绕过扶梯口,顺着步行的台阶跑下去,出了机场。  相似文献   

17.
创造短笛     
创造短笛骄杨卢瑟福的批评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担任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有一天深夜,他去实验室检查,猛然发现一个学生还在那里做实验。卢瑟福便问他:“你上午干什么去了?”他回答:“做实验。”又问:“下午呢?”“做实验、”这时卢瑟福提高了嗓门:...  相似文献   

18.
“见贤思齐“语出孔子《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良的人,便想自己怎样向他看齐;看见不贤良的人,便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像他那样的缺点。”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自我人格修养,培训人们的谦虚美德。  相似文献   

19.
杨先碧 《知识窗》2008,(2):51-51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著名的古老传说。战国时候的政治家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它就预示着自己马上要死了。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看见两头蛇了。”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  相似文献   

20.
感谢自己     
《科学与文化》2006,(2):7-7
父亲是搬运工,一日,他拉着一车沉重的钢管来到一个陡坡下,不禁越而却步。心想,靠他一个人拉上去肯定不可能,得有人帮一把才行。正在父亲为难之时,一个热心的过路人走了过来,笑着对父亲说:“没关系,我来帮你。”说着,便卷起袖子,拉开一副推车的架势。见有人来帮忙,父亲心里便增添了底气,力气上来了。父亲在前头使劲地拉车,热心人在后面不住地喊着:“加油!加油!”经过一番努力,父亲终于把车拉上了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