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学生兼职辅导员制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三全育人”机制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不同高校和专业的学生兼职辅导员制度各有特色。通过调查,总结学生兼职辅导员在思政育人中的使命、担当及存在的问题。从理顺育人主体职责,激发学生兼职辅导员育人活力;加强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兼职辅导员育人质量保障机制;扬长避短,拓展全方位育人阵地三个角度提出了完善高校学生兼职辅导员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谢美玉 《知识文库》2023,(24):191-194
<正>心理健康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中,按照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心育与德育、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的逻辑,实现“三全育人”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教师、学生和课程是教学中紧密相连的三端,“三全育人”也就需要从这三方面着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三全育人”模式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课程的红色底蕴、创新育人的实践模式等。德育与心育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辅导员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古代“六艺”的基础上,创新“新六艺”文化内涵,用“新六艺”教育引领新时代高职高专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辅导员要自觉践行“新六艺”,在家国引航中上好实践育人“思政教育必修课”,在培基固本中上好“社会认知必修课”,在报国力行中上好“劳动实践必修课”,在自然思美寻中上好“美学育人必修课”,在文化增信中上好“传统文化必修课”,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学、真看、真悟,将爱国情、强国志与报国行深度融合,用“新六艺”开创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北京四中办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具体可以概括和表现为“以行为影响行为,以品德培养品德,以能力提高能力,以理想树立理想,以情操陶冶情操,以境界提升境界,以人格塑造人格”。“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教师工作的职业特征,也体现了四中对教育的理解。“以人育人”不仅是指教师育学生,还包括学生育教师、前人育后人,即用四中校友和他们留下的精神文化来育在校的学生。有了学生、教师与家长的相互支持与促进,“共同发展”则是“以人育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王蕾  曾晓燕 《中国德育》2023,(24):68-70
<正>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促进“五育融合”育人理念落地见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东莞外国语学校以“活动育人”为着力点,结合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五育融合”校本课程实践的基本范式,为“五育”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校本课程实践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是指在高职院校中通过领导管理、运行监督、评价考核、激励保障等机制的构建,实现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育人工作中相互补充、相互渗透、资源共享,发挥二者合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机制。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两支重要力量,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对于实现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工作中的优势互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整体思想道德水平、促进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大多时候辅导员仅作为“幕后”角色参与高校育人过程,很少有机会站到“台前”,遑论开设教学课程。实际上,辅导员开展课程教学也存在现实困难。一是事务性工作占用辅导员太多时间和精力,导致辅导员无暇参与课程教学;二是多数高校课程设置较为固定,专业性较强,没有针对辅导员开设的课程,课程都由专职教师承担,辅导员则专职学生工作,专职教师负责教书育人,辅导员负责思政育人,二者沟壑分明。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支持辅导员开设课程,鼓励辅导员参与课程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尝试。文章以西南交通大学“悠然见君子”课程为例,探索如何用辅导员的方法开设育人课程。  相似文献   

8.
<正>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在开展基础学科教学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五育并举”是现阶段教学当中的重要理念,提倡在教育当中做好对学生德、智、体、美、劳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化学课程当中,也蕴含有丰富的育人元素,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从中深入挖掘育人元素,较好地实现学生“五育”能力的培养。一、“五育并举”实施问题在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优化的过程中,单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教学理念已经得到了改变,强调需要在学生培养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五育”能力,  相似文献   

9.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在阐述“三全育人”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三全育人”的视角设计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工作时效调查问卷。通过对多所高职及本科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获取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揭示辅导员职业能力与学生满意度的关系,提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以期进一步推进高校“三全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三全育人”的一项重要内涵,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下探索“知遇相伴·五育护航”的育心润德心理育人模式,创建“知遇心港”心理服务品牌,广泛提升“阳光铺洒”育心传播效应,旨在解决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困境,创新心理育人工作路径,增强立德树人润德实效。  相似文献   

11.
古人很早就提出了“智德”这一概念,即智中有德,德能生智。的确,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智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语文学科“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以明道”的特点,又注定了学科的教育性。天津市实验中学语文组的全体教师就是本着这一理念,以人育人、以德育德、以情育情、以心育心,  相似文献   

12.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按照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结合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职责和工作实践,基于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分析了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融入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价值意蕴和重点任务,旨在提高青年学生党史学习的自觉性、实效性、针对性和长效性,提高辅导员育人质效。  相似文献   

13.
段景峰  刘力 《中国德育》2004,(12):71-73
学校工作实践充分证明,育人要先育德,德是基础,德是灵魂。据此,我校提出了“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以德育人”的口号,务实创新,全面开展德育工作,强化学生管理,健全学生人格,带动学校各项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教育,重点在“育”字。育,就是育人。通过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育人;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这对育人尤为重要。在教研实践中,我体会到“观点”教育可从三方面进行:一是教师要阐明教材本身的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二是要教会学生思维领域中的一些辩证法;三是教师要懂得点教学领域中的辩证法。三者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下面就这三方面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毛建顺 《湖南教育》2003,(11):18-18
“以德治国”,作为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正日益在社会各界形成共识。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方针,对广大教师来说,就是要坚持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指借助道德的力量,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值得强调的是,以德育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真正有效地实施以德育人有赖于教师深化认识,并坚持不懈地付诸行动。当前,在以德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它的三种内涵。以高尚的道德人格感染学生,在教师人格魅力影响下,学生不仅“亲其师,信其道”,也因教师崇高人格的感召“不令而行”。这是以德育人的第一种内涵。俄国教育家乌辛斯基说过…  相似文献   

16.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从而使德育工作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唐代韩愈把它归纳为“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而把“传道”放在首位,足见其重要性,要使学生成才,首先要叫他们成“人”。而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自觉地育人和用怎样的思想、方法来育人。“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从而使德育工作成为教育、教…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在于"育人",而育人的核心在于育德与育心,德与心皆是内化的东西,育德与育心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入教育个体内心的深度如何。怎样才能更好地走进教育个体内心深处,达到育德育心的目的呢?共情,也称为同情、同理心、同理解。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班主任在育人工作中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探究学生言行的成因和动机,引导教育学生自我探究自身言行的合理性,达到育人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小学自然教学》2014,(2):F0003-F0003
湖南省株洲市实验小学现有教学班38个,学生2300人,教师96名,是株洲市第一所进行小学整体改革的实验学校。学校始终秉承“至真明理、至善启思、至美育德”的校训,涵育着“以美促学,全面发展”“以真善美育人,育真善美的人”的学校文化,是一所具有省级优秀科学科技教师团队和鲜明的“科技创新”办学特色的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19.
毕竹娟 《辽宁教育》2007,(10):20-20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开的过程中,教师发展成为教育研究的重头戏。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如何“育己”。是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对教师而言。“育己”和“育人”同样重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育己”应先于“育人”。一方面,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成功和学生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自我发展不仅是教师的义务,而且是教师的权利,是丰富教师生命内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五育融合”、“双减”精神,是育人方式改革提出的重要命题。当前中小学生教育体系中,“德智体美劳”协同育人的效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过于强化智育的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人才需要我们更加关注“五育”的内涵和意义,学校教育协同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