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传统图书自动推荐系统准确性不高的缺点,提出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算法技术将读者借阅的图书、性别、年龄、职称、职业、受教育程度、爱好等多维关系生成关联规则,再将读者基本信息与这些规则进行比较,把匹配的关联规则推荐给读者,就能解决传统推荐系统的不足,提供更加灵活的个性化图书推荐服务。文章以湖南图书馆2011年读者借阅数据为例,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为工具进行了关联规则算法的数据挖掘分析。  相似文献   

2.
使用基于《中图法》知识库的中文信息自动标引和自动分类系统,对中文图书进行自动标引与自动分类的实验,以测试该系统对图书的适用性。实验通过对中文图书进行计算机自动标引与自动分类、人工打分测评、测试结果统计分析,得出中文图书的各标引源主题表达能力依次为:书名、内容提要、两级目次、参考文献、一级目次,在此基础上对标引源进行加权设计,权值设为5:3:2:2。实验证明该系统用于中文图书的自动标引与自动分类是可行的。表6。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3.
图书自动分类专家系统技术实现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把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引入到图书分类中来进行尝试的产物《图书自动分类专家系统》,以及该系统的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4.
4月1日,业内盼望已久的<图书流通信息交换规则>开始实施.<图书流通信息交换规则>的出台,为图书信息流通顺畅打下基础,标准的实施对加快图书发行行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升全行业的技术水平,促进全行业的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个规则只是从电子技术上实现为图书信息对接做出了规定,如果不解决图书营销分类标准化问题,不解决图书的身份证即ISBN系统中的图书分类既不惟一又很混乱的现状,要实现行业上下游及销售商间的信息相互对接,依然很难."  相似文献   

5.
图书分类中应用专家系统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利用专家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模拟《中图法》的分类原则和有关分类专家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初步建造了“图书自动分类专家系统”。实践表明:把专家系统应用到图书分类中来的方法可行,它不仅能使图书管理从人工逐步转向机器自动管理成为可能,而且也能成为从事图书分类研究的智能帮手,为图书自动化管理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文书目自动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对与日俱增的图书出版量,图书馆编目人员的手工书目分类显得力不从心,如何实现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图书分类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尝试将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算法引入到书目分类中,建立了面向中图法的基于机器学习的书目层次分类系统模型,提出了采用特征加权方式描述书目和浅层次分类体系构建的设计思路,并通过大规模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基本上解决了没有主题标注情况下书目的自动分类问题。图9。表5。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发挥知识组织在企业专利战略中的作用,在分析专利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中文专利文献句法描述的特点,利用最大串频匹配、蚁群聚类、多层KMeans聚类、改进关联规则计算、基于规则和CRFs的术语关系抽取等算法,设计出一套领域本体的半自动构建系统,包括术语抽取、分类关系抽取、非分类关系抽取、本体形式化等模块,初步实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文本的本体半自动构建。  相似文献   

8.
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自动标引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阐述基于文献题名的自动标引系统的原理和方法,该系统是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的。文中说明了依据文献题名对文献进行分类和主题标引的可行性、从题名中自动轴词、以体系分类法为基础的自动分类用分类词表、自动分类规则及以分面分类法为基础的文献自动分类、自由体系自动分类、半自动抽词、检索系统的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检索功能保证检索系统质量的关键因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ͼ���Զ�����ר��ϵͳ�������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叙述了作者在从事图书自动分类专家系统可行性研究时的一些设想。目的在于把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引入图书分类中,并为后续专家系统在图书分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ͼ���Զ�����ר��ϵͳ����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作者在进行图书自动分类专家系统设计时的一些具体设计方案。目的是把专家系统引入图书分类中进行有益的尝试,为后续专家系统在图书分类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自动化辅助分类工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动化辅助分类工具是采用专家系统技术实现在PC286、386微型机上的一个辅助分类用的软件系统,它是将文献的主题词等分类特征作为产生式系统的初始值,通过分类索引知识得到若干相关分类号,再据分类规则知识和文献的其它特征对分类号集合进行裁剪,在最小分类号集合中,由用户决定最终正确的分类号。  相似文献   

12.
图书自动分类的数学建模及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典型的图书分类专家系统的数学建模与实现方式,就图书分类这一图书馆工作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与业内同行进行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毛昆勇 《图书馆》1996,(2):49-50
本文从图书分类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中图法》编制原则,分析了《中图法》A大类的类目编排体系,认为该类目体系背离了“分类体系要……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这一编制原则,提出了自己对A大类类目编排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4.
陈国琛先生作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文书档案专家,提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文书档案改革方案。在文书档案改革中,陈国琛先生十分重视档案的分类问题,他提出了档案分类的标准、程序、分类人员的选拔、分工的标准与分类权限的确定等档案分类思想,并明确提出档案分类与图书分类的不同,不可张冠李戴的观点。此外,他还富有建设性地构建了全国省、区、县、市政府通用档案分类表,即“陈国琛档案分类表”。陈国琛先生的档案分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档案学分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其档案分类思想不仅对当时行政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有重大影响,同时对现行档案分类体系的构建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采分编智能作业系统,对该系统的三个阶段进行剖析说明,着重对项目的现状、未来发展进行思考,并结合业务工作实际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朱文藻编著的《葆醇堂藏书录》采用"经、艺、史、志、子、集、类、说"八分法,试图打破四部分类框架。他整合小类设立艺部,把志部、类部、说部提升为一级类目,调整部分二、三级类目的划分、名称和顺序,对类书的性质和丛书的价值做出新认识,反映出以小学、金石学、舆地之学等为代表的乾嘉学术风貌。《葆醇堂藏书录》本着灵活变通的编目原则,力求突破四分法的桎梏,在图书分类上体现学术发展,是古籍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法律图书分类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法学的发展对图书分类的需要.应编制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国内通用的法律图书分类体系,取代现有的D9体系,并终止两种体系并存的局面.法律类图书应作为一个大类,以DF为代码单独立类,以反映当代学科体系中法律与政治已经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这一现实.法律图书分类体系中基本类目的设置和类目详表也严重落后于当代法学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