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Tracy  关向宇 《母婴世界》2014,(2):118-119
小小的孩子,他们知道什么是责任感吗?他们会有责任感吗?他们需要有责任感吗?孩子的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伴随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成熟的。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2010,(7):11-13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也往往会遇到许多难题,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如何健康养育孩子?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哪些特点?又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呢?让我们为家长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吧!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村人走出自己的家乡到城市打工。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孩子无法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只能留在家乡。这些孩子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都有哪些欢乐和忧愁呢?  相似文献   

4.
郝俊 《父母必读》2014,(9):36-37
孩子在家里就很安全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你知道吗?孩子在家里从高处跌落受伤的概率要比在外面大! 为什么小家伙在家里意外跌落如此普通? 这和孩子的天性有关,也和家长的看护有关。 高处跌落的2大原因 1孩子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 孩子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不知道什么事情是危险的,他们并不认为爬高或是从高处往下跳是不能做的事情,因此,做危险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  相似文献   

5.
教育即生长     
每天清晨,总能见到一群群的孩子迷糊着睡意蒙咙的眼在快速地赶路。他们睡足了吗?他们吃早餐了吗? 每天很晚,总能听到楼下孩子停放自行车的声音和急匆匆的脚步声。这一天他们见着阳光了吗?这一天他们开心吗?  相似文献   

6.
曹建英 《学子》2011,(9):63-63
在同事和朋友的眼中我是一个非常非常不负责任的妈,每次聊起孩子他们经常像连珠炮一样攻击我:“你管过孩子学习吗?你关心过孩子饮食起居吗?你亲手给孩子削过水果吗?你送过孩子上学吗?别跟我们说有,说有,有也是千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耳耳 《父母必读》2012,(6):136-138
在隔代教育的问题上,好像多是年轻人困惑的声音:“老人带孩子到几岁好呢?”“为什么老人总溺爱孩子?”“该怎么跟老人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呢?”其实,老人带孩子也有他们的苦衷和困惑。多听听他们的心声,或许会为你带来和老人相处、沟通的新感受,想出更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道德智商     
道德智商●邓宝翠他会不会考高分?他会不会进名校?他长大了会做什么?随着孩子成长,做父母的无时不为孩子操心。但有个问题最让他们担忧:孩子长大后,会不会做个好人?许多父母对孩子谆谆教诲,除了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之外,其实他们最基本的愿望是培养孩子正直的品格...  相似文献   

9.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今天这个高度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孩子除了课堂内的读书学习,课外他们仍在读书吗?他们都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他们应该读些什么书?家长,你是否明白,你给孩子买回的书他喜欢吗?老师,你是否想过,你给孩子们布置的大量“课外读物”,他们感兴趣吗?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和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条件相比,他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有人说:我要让孩子幸福,孩子有什么要求我能满足的都要满足,我不想让孩子再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受苦。现在的孩子真的比他们的父母童年时幸福吗?物质富足就是幸福吗?  相似文献   

11.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总看到一些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怒不可遏,气愤异常。静心想想,食人问烟火的凡夫俗子中,有谁是一贯正确的?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材料:在一位美国教育学博士家里,孩子正在错误百出的做游戏,父母坦然地作壁上观,问他们为什么不指点一下孩子?他们说:“不能啊!犯错误也没啥,他们的悟性都要从错误中得来。这么快就告诉他们,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在人生旅途中,有谁是一帆风顺的?不都是在无数的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中成长起来的吗?成年人尚且会常犯错误,何况是末成年的孩子昵!学生犯错误虽不同吃饭睡觉一样正常,但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必读》2009,(8):114-115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关系如何?他们对你的评价和态度如何?他们发生冲突、意见不同时,是如何处理的?对你的成长有怎样的影响?如何解读孩子的心理?如何帮助他成长…… 父母工作坊意在帮助我们觉察这些关乎自身、孩子和家庭的问题,并能作出积极的改变。效果如何?3位母亲分享了她们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潘修忠 《考试周刊》2012,(53):71-72
德国心理学家主持了一个叫"无玩具幼儿园"的研究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幼儿园的孩子们三个月都接触不到玩具,只能得到一些事先准备好的材料。 在我们这个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还有人要"没收"掉孩子的所有玩具,难道他们是想剥夺孩子游戏的权力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玩具乃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是大家普遍认同的观念吗?他们到底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没收"掉孩子们的玩具呢?  相似文献   

14.
“人之初,性本善”,很小的孩子,特别是还没有上学的孩子,都很喜欢凌书、写字.求知欲、好奇心特别强,看到大人读书看报或写宁都尝试着去模仿,可为什么到了让他们读书写字的时候,他们反而又厌倦了呢?孩子不爱学习是谁的责任?我认为孩子本人绝无责任,因为孩子是一张白纸。  相似文献   

15.
该给孩子吃什么?孩子营养不良怎么办?现在.我们的孩子不再会吃不饱,但怎么让他们“吃好”呢?“营养”,总是家长们关心的头号问题,是啊,还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营养世界,关心孩子的饮食.关心孩子的健康,用平衡的营养,让幼儿拥抱健康。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班上,一定有过一些不爱说话的孩子,当然绝大多数不是出于生理(发音器官有缺陷)的原因,面对这些孩子时,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问题儿童?我们是否曾经忽视了他们?或者我们认定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并试图加以改变?当努力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时,我们是否感到着急和烦恼?假如是这样,让我们走近孩子!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他们衣食无忧,生活优越;他们求学方便,环境优雅。实际上,这些孩子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幸福快乐。许多中学生歇斯底里地吼唱着“最近比较烦.比较烦”,说什么活得好苦.生活好无聊,有人甚至吸毒、自杀、抢劫杀人……面对这些.人们不禁会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他们怎会这样?可是,当你关注孩子的生活与学业时,可曾关注过他们的想法?当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时,你的人才观念改变了没有?你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没有?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发展成长的关键时期.其身心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到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李世荣 《初中生》2010,(7):52-55
谁是天生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富兰克林?都不是。孩子才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拥有着对一切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就是这样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去探索,去发现……  相似文献   

19.
家庭,在中国人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但在亲子互动中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事例却是屡见不鲜的。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与他们和睦相处,避免给他们带来亲源性心理创伤?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张美玲子 《教育》2011,(8):27-27
毋庸置疑,孩子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体能与智能的发育,是影响一个民族和国家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谁为孩子的营养状况负责?责任该如何承担?谁为孩子的营养把关?如果把孩子的营养状况上升到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高度,政府自然担负着重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