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觉得自己生活得太枯燥,没有中学时的天真、活泼;没有大学生的潇洒与浪漫。在中专学校学习生活氛围中,似乎就是一种单一、平淡,太多的时间就是独处、独处。  相似文献   

2.
孤独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己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对大学新生的孤独感状况进行了测量,并使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大学新生有较高水平的孤独感;班级、生源地、是否单亲家庭、是否独生子女、恋爱状况、独处类型和孤独感认知类型等对大学生的孤独感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根据大学生孤独感的特征、个体的独处类型及孤独感认知类型针对性提出疏导策略,以期为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持和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幼儿的独处与社会交往能力差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适度的独处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文章基于"独处"的内涵探讨了独处蕴含的教育价值:独处是对内的寻求,促进幼儿的自我建构;独处是对外的关注,促进幼儿的环境探索;独处是心灵的放空,促进幼儿的情绪平衡;独处是思绪的放飞,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发展。幼儿独处教育可以通过转变错误的独处理念、提供充足的独处时空、探索多样的独处模式、减少过多的独处干预等方式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生心理困扰与思想冲突团体辅导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表现出更高的抑郁、焦虑、敏感、愤怒、紧张等不良的心理困扰,具有价值取向、不满现实而无力改变现实、自尊与自卑、合群与独处等思想冲突。除一对一的面询以外,团体心理辅导应成为贫困大学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5.
独处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调节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独处会得到不同的看法。独处是成熟的标志,同时其对我们的身心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学会独处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儒家“慎独”伦理精神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是一种自律性道德.可以借鉴我国儒家"慎独"的伦理思想来治理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不良道德现象,把握住大学生网络生活与善受独处、慎于隐微的"慎独"伦理精神相互契合的地方,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在思想、言行、交往等各方面达到"慎独".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加剧,现代人越来越注重一个问题,那就是“休闲”,如何去休闲?方式可能是多样的,从东晋隐逸诗人陶渊明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独特的休闲方式,那就是“独处”,独处与孤独不同,独处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生活方式,而孤独则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心理体验。独处可能会有孤独感,但在陶渊明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则是享受闲暇。独处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其内在特质在于独处更容易获得自由与自然,这也是休闲的要求。当然独处不是自闭,陶渊明的独处还提醒我们学会自娱与自我追问,在哲学和精神层次上,休闲与独处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独处"是儿童成长的基本需要."独处"活动有助于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有助于促进儿童经验的内化、协调与整合,有助于促进儿童独立性个性品格的形成.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独处"活动的价值,积极为儿童"独处"活动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提高青少年独处道德的能力是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是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社会道德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志。文章依据独处道德的内涵,分析了提高青少年独处道德能力的现实意义.指明了强化青少年独处道德的途径,以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0.
拥有独处     
不要诅咒独处,很多时候,应该拥有独处。不要叹息没有独处。带着白天的疲劳,找一个无人知道的角落,躺在地上,看星星,看田野,看皎洁的月光在水上跳舞,不也是一首美妙的诗歌? 不要叹息没有独处。认真咀嚼失败的苦果,仔细品味成功的喜悦,真心编织未来的美梦,拥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生活在一个喧嚣、热闹的时代,每天早晨一睁眼就开始了忙碌,忙着吃饭,忙着上班,忙着挣钱,忙着应酬……一天天,一年年,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熙熙攘攘中,没时间沉静,没时间思考,更没时间独处。周国平的哲理散文《独处的充实》为我们在这热闹尘世中,提供了一片宁静的绿阴,让我们暂时摆脱尘世的杂乱与纷繁,回归自我,回归自己的灵魂,他教我们要学会独处。人为什么要学会独处呢?因为“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  相似文献   

12.
独处与思考     
独处,是人的一种生存能力。缺乏独处能力的人,归根到底是缺乏思考的内在需求。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独处中静心思考,则是残缺的人生。有位西方哲人极而言之:“对无知的人来说,闲暇是人的一种死亡,是活着的坟墓。”  相似文献   

13.
独处与思考     
石庆华 《新读写》2009,(7):121-121
独处,是人的一种生存能力。缺乏独处能力的人,归根到底是缺乏思考的内在需求。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独处中静心思考,则是残缺的人生。有位西方哲人极而言之:“对无知的人来说,闲暇是人的一种死亡,是活着的坟墓。”  相似文献   

14.
感受寂寞     
孤独是寂寞。悲伤是寂寞。无人陪伴亦是寂寞。寂寞就是独处。独处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不管当时的心情怎样,或欢愉,或悲伤,或激动,或失落,独处的时候,你可  相似文献   

15.
人生难免独处,独处之时或百无聊赖,或黯然神伤,或自得其乐,古典诗词深入细腻地刻画了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种种独处心理和精神状态,描绘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独”形象。  相似文献   

16.
独处     
一生中,不是依着朋友就是赖着家人,从来没有勇气单独地守着,不敢单独地远行一次——我常常会小看这样的人。我喜欢独处,虽然扮演的是小角色,唱的是独角戏,但在我的世界里,独处自然会有独处的妙处。  相似文献   

17.
"慎独"精神是我国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在一人独处时,时时刻刻做到自律,自觉恪守道德规范,不做任何有损道德的事情。"慎独"既是一种习惯的自律,也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从传统"慎独"思想着手,分析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网络"慎独"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著名作家安内利·鲁弗斯说过"独处是灵魂生长的需要"。独处,对于幼儿而言,有着我们在表面上和短期内无法预测的价值。独处,可以使幼儿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自己安排、自己做主,对于其注意力、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也可以使幼儿有机会面对自己、认识自己、反省自己,并理解自己与周围的人、事、物的关系,对于其良好个性及健全人格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独处,还可以使幼儿在自己的世界里天马行空,不受约  相似文献   

19.
蓝雨 《现代语文》2005,(8):17-17
“独处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不由使人想起来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我爱热闹,我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或许,人只有在离群索居时,才会思索,追求、创造。既然独处也是一种享受,我们就且受用这无边的世间之美吧!  相似文献   

20.
有钱人很重视独处的时间,穷人总是喜欢聚在一起大声喧哗。为什么会这样?有钱人在独处时和自己对话,彻底研究充分发展自我的方法,把抱怨的精力转换成自我磨炼的动力。不管再怎么忙,如果无法挤出独处的时间,最终将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