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解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物质的浓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热爱科学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知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提取重点知识、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归类整理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定要学好数学;2.培养学生求实、求真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圆柱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物理第八章"动量"第五节"反冲运动、火箭"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利用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管等材料.制作了2个演示反冲运动的小装置(图1).学生通过对反冲运动装置的制作和实验,不但加深了对反冲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福娟 《考试周刊》2013,(78):137-137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知道静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光源;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 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理解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能力目标: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增强自我保护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双基要求”和《考试说明》所提出的“理解”电解原理以及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 ,同时为体现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 ,现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 :理解电解原理①正确叙述电解原理②知道电解池的形成条件③能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2 .能力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3.德育目标 :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电解原理和以电解CuCl2 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  相似文献   

12.
杨国东 《化学教学》2001,(12):26-2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乙酸的部分物理性质、结构式。2 .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 (酸性和酯化反应 )和主要用途。3.掌握羧酸的分类和分子结构及其通性等。能力目标 :1 .应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现象和常识的能力。2 .学会对比、归纳和类推的学习方法。创新思维目标 :学会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验证结论的思维能力和用宏观实验推断微观机理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 :1 .乙酸的化学性质。2 .类推思维方法的培养。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用新学过的知识不断丰富旧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建立起有机物学习规律的系统 ,理顺各类有机物之间从结构到…  相似文献   

13.
陆俊杰 《物理教师》2001,(11):11-13
教学目标  (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 ,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 ;( 2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通过全反射的实验设计 ,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全反射知识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 1 )全反射现象和全反射现象产生的条件 ;( 2 )全反射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  ( 1 )临界角 ;( 2 )全反射实验设计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探讨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用具 激光光学演示仪、全反射水槽实验器、三棱镜、装有水的烧杯和一支小试管、不透明塑料…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明确物体的加速度跟受力、质量有关.(2)通过实验探究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使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初步了解.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使用 VCMlab 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2)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实验观察和正确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2.学生能大胆地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并充满画面的大鱼。教学难点: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浮力的大小怎样计量;2.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的产生;2.通过交流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3.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影响浮力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目标:(1)让学生知道成语是中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艳丽奇葩,通过学成语让学生深入了解祖国文化,从而热爱祖国文化,热爱语文。(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2.知识与能力目标: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②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③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 2.过程目标:通过探究与分析、交流与合作,得到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在科学探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标年级下册第216~219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使学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