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我们的课堂中有一个个"教学细节",这些"细节"毫不起眼,却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营养、人生发展的基石。珍视教学细节,教师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深切关怀,要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教师要从细节入手,了解学生,做教育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2.
所谓"绿色课堂",是一种强调以生为本、追求生态和谐的教育。"绿色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本文从激起学生兴趣、注重交流合作、恰当使用游戏、化抽象为形象等方面对如何打造绿色课堂进行了探索,力求在课堂中激发生命的活力,让学习充满欢乐,使学生体验心灵的愉悦,领悟教育的真谛。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高扬"绿色课堂"的旗帜,通过设计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采取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创设自信和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营造自由的发展空间,激发学  相似文献   

3.
<正>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教育家鲁塔克就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那么构建和谐课堂,不失为一条让孩子爱上科学的捷径。下面我就谈一谈在教学中遇到的不和谐因素以及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杨华 《孩子天地》2016,(6):192-193
国家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给美妙无比的艺术新课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艺术课堂更多彩,更有创意。俗语说:"殊途同归"无论教材怎样改革,我们的方向还是——"创新"。因而,音乐课要在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相融合中求"创",在与其他艺术形式自然融合中求"创",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中求"创",在音乐与舞蹈的融合中求"创",在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中求"创",运用崭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法去开辟艺术新课堂!  相似文献   

5.
吴瑞莲 《现代教学》2014,(Z2):106-108
<正>夜深人静。白天喧嚣的城市,仿佛进入了梦乡。灯下,那一叠叠学生家长撰写的"参与学习活动"的"随感录",又一次映入我的眼帘。我边翻边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仿佛在与我倾心交谈,在同我进行"心灵沟通"。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学习活动,这是七宝外国语小学构建家校协同教育"学习共同体"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活动,我们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在半天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们既当孩子的同学,又做老师的同事。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的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瑰丽的明珠,它内涵丰富,意境优美,语言精练,音韵和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些优秀诗篇,充分发掘古诗词的人文精神和艺术价值,让它在陶冶孩子性灵,提高其文化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改变以往单纯的课堂传授为课内外相结合教学方式,开展古诗词诵读与鉴赏活动的教学尝试。实践证明,这一课改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李小青 《广西教育》2013,(13):65-65
语文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而这要建立在"鲜活的教与学的思想、活生生的课堂语言和儿童的创造精神"的基础之上。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活动,适时评价,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课堂充满活力的前提条件。教师不能只是课程的执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为了满足新课改中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一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力。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做到"还权于学生",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的课堂因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充满活力,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教育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它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聆听音乐、表现音乐,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以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中,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但分析现如今的教育现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音乐课堂里这些"美"的元素已在逐渐消失。如何让音乐课堂"美"起来?如何让孩子在"美"的熏陶下全面提升其艺术素养呢?这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的课题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将教师主导、学生自主落实到位。只要课堂上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我们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保持沉默,做忠诚的"倾听者",在这些"倾听  相似文献   

11.
许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花了不少精力和财力,但效果往往不佳。主要是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违背了孩子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着许多误区,我们只有走出误区,了解亲子教育的原则,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艺术,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心灵舒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多次提出有效的课堂,现在又提倡"学讲计划",其实就是让我们的课堂真实点、扎实点、朴实点。再简单的说,就是在课堂能给孩子"实惠",让孩子在课堂能找到"回归自然"的快乐。卢梭说:"每个生命都是高贵的存在。"而我们面对着七八岁的孩子,却是摁着牛头吃草的教学模式,可想而知孩子能否接受我们的说教,特别是语文课堂,阅读课更是异彩纷呈,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简"。一、教学用语要"简练"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与文化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曾论述:只有文化,才是"记忆"抵抗"遗忘"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在音乐教学中关注音乐中的文化,才能让音乐在儿童心灵生根;才能让音乐在儿童心灵开出绚烂之花。但音乐课毕竟是音乐课,儿童对它充满固有的期待,轻松、愉悦、活泼、自然,不能因为"文化",我们的课堂就失去了音乐的味道,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文化与音乐教学之"度",探寻文化与音乐教学之"法",才能生成充满灵性的、儿童喜爱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4.
周小珍 《师道》2007,(2):31-31
每次音乐课,我都尽可能创设一种比较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一来,六年级的孩子学习上的确很辛苦,他们需要音乐的旋律在心灵释放快乐和舒展;二来,我也希望真正让孩子们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让孩子在美妙的艺术世界中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和个人气质,当好孩子学习上的引路人。让孩子踏进音乐课堂能快乐,能留恋,能盼着下一次早点上音乐课,这是一种多么好的期待啊!  相似文献   

15.
绿色象征春天,绿色象征生命,绿色象征和平.把我们的课堂中也带去"绿色",就是带去了春天、自然、和谐、生机、成长、生命、希望,那该多好呀!于是,慢慢地在我心中,绿色课堂的雏形初现了.我觉得绿色课堂是民主、和谐、饱含爱的课堂;是有孩子的笑脸,有专注的眼神,有心灵的碰撞的课堂;是富有深度思维、创造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绿色"能激发孩子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的心灵火花。"绿色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艺术。因此我们呼唤丰富多彩、独具个性的绿色课堂。一、绿色课堂——兴趣先行"兴趣能带人行走一千里",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正是从好奇开始的,并且停留在直观生动上居多。如教have,has时,通过教"Ihavet wohands."这首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苦苦思索课堂教学的效率的问题:这节课孩子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们的教学能为孩子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些什么?如何减轻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如何让孩子在和谐高效的课堂上快乐地成长?基于这些思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打造和谐、高效的课堂,站在孩子的角度,拨动他们的情感之弦,让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一、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史少平 《中国教师》2013,(Z2):147-147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在不断思考,不断学习,因为,我们深知教育是一门有缺陷的艺术,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好备课上课,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要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平等、尊重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一、向课堂,要效率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无论是以前的老师占主导地位,还是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向课堂要效率,要成绩,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合理利用支配好课上时间,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笔者认为,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这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自由而快乐的学习呢,让学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的语境中,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校之大事,在教在学",课堂关系着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竞争力。近期,应北京市朝阳区教委《朝阳教育报》之约,我们陆续走进相关学校、深入课堂,同学生一起聆听,同教师、校长一起研讨。蹲点之中,教师教学形式的创新,学生主动探索的激情,课堂学习气氛的活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从课堂抓起,以学生为核心"的成效。在此,我们将陆续选发本刊编辑们的蹲点记录,将这些凝结优秀教师智慧与心血的课堂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