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历史观。作为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强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作为唯心史观的主体选择论,强调和无限夸大历史主体自由选择的能动性。历史决定论承认和重视历史主体选择的能动性,它无疑内在地包含着主体选择论的因素,但不能把它归结为主体选择论。在唯物史观中,只存在历史规律的决定性和历史主体的选择性的辩证统一,而不存在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一种决定论的历史观 ,是和选择论这种非决定论的历史观相对立的。但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又是和宿命论的、机械论的历史决定论相区别的 ,它不仅承认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 ,同时承认历史发展中人的历史活动的选择性。作为两种历史观 ,决定论和选择论是互相排斥的 ,但作为历史发展中同时存在的两个方面 ,历史的决定性和历史的选择性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依存的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表现于人的有选择的历史活动之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的选择性和决定性 ,对于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历史决定论的基本原则的同时,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选择性。这种主体选择性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本在肯定人是社会历史主体的基础上。主要从主体性、必然性、自由性等多维视角对社会历史的主体选择性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国外学术界一般把历史哲学划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类,而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归结为思辨的历史哲学一类。国内学术界要么否定马克思有一般的历史哲学,要么认同、沿用西方对历史哲学的这种二分法。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历史哲学,但它是在对思辨哲学的批判中产生的,与思辨的历史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具有辩证性质,是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既各有其优长,又各有其致命弱点。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应该扬弃思辨的历史哲学和批判的或分析的历史哲学,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以前的历史决定论,经历了神学历史决定论、人性历史决定论和理性历史决定论等历史形态。马克思在历史决定论领域完成的理论视角转换,就是在社会实践这一认识论的首要观点的基础上,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统一起来。由于这一理论视角的确立,就使历史决定论成为一种体现规律客观性与历史主体选择性的双重属性的理论形态。那种所谓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统一的说法,实质上是把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理解为机械历史决定论,因而要从这个理论误区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受到以卡尔·波普尔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的诘难。卡尔·波普尔以证伪主义为其方法论支撑 ,否认社会历史有规律可循 ,倡导自由意志论 ;否认人们进行历史预言的可能性 ,进而取消了理论历史学存在的理由。波普尔没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决定性与选择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7.
历史决定论与历史活动的选择性叶险明历史的急剧变化,往往把人们理论思维的视野引向历史的纵深层次。近年来,人们愈来愈重视对历史活动的选择性的研究。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正在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深入着。然而,有的人由此把人类社会一切复杂的历史演变都简单...  相似文献   

8.
历史决定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课题。今天,明确历史决定论的含义,考察其发展历程,阐发其辩证性质,批驳历史非决定论的非难,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发挥人们的历史主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试图以历史主体的选择性和历史过程的非线性来否定历史规律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以波普尔为代表的非决定论思潮的泛起是有历史背景、认识根源和社会原因的。这股非决定论思潮尽管无法否定决定论 ,但是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这种情况下 ,重新确立辩证决定论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从历史理论的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不容否定的。尽管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出现了危机,但只不过是唯物史观的历史局限及人为曲解的结果而已。唯物史观并非经济决定论,技术决定论,而是现实生活生产决定论,两种生产决定论,迄今为止它仍不失为最科学的史学理论,历史研究的理论指南;其历史局限,将随原始历史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得到克服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自由观从实践基础出发,抓住了自由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这两个主要方面,认为自由是社会主体在实践基础上达到的主客体的不断统一.自由是社会实践中主体的自由,实践是自由的源泉,是自由现实化的客观基础,是自由本质的确证,是理解精神自由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强调了实践过程中人的自我决定、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本质.实践是实现主体自由的现实手段,从而使主体自身成为自己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Genetic determinism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attribu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traits to genes, where genes are ascribed more causal power than what scientific consensus suggests. Belief in genetic determinism is an educational problem because it contradicts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is a societal problem because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foster intolerant attitudes such as racism and prejudice against sexual orientation. In this article, we begin by investigating the very nature of belief in genetic determinism. Then, we investigate whether knowledge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is associated with beliefs in genetic determinism. Finally, we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social factors such as gender, education, and religiosity are associated with genetic determinism. Methodologically, we gathered and analyzed data on beliefs in genetic determinism, knowledge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and social variables using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and Attitudes towards Genetics and Genomics” (PUGGS) instrument. Our analyses of PUGGS responses from a sample of Brazilian university freshmen undergraduates indicated that (1) belief in genetic determinism was best characterized as a construct built up by two dimensions or belief systems: beliefs concerning social traits and beliefs concerning biological traits; (2) levels of belief in genetic determination of social traits were low, which contradicts prior work; (3) associations between knowledge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and levels of belief in genetic determinism were low; and (4) social factors such as age and religiosity had stronger associations with beliefs in genetic determinism than knowledge. Although our study design precludes causal inferences, our results raise questions about whether enhancing genetic literacy will decrease or prevent beliefs in genetic determinism.  相似文献   

13.
柏林在《自由四论》中批判了历史决定论,区分了两种自由概念,指出了积极自由可能导致的极权主义后果,否定了价值一元主义的独裁,通过主张消极自由,倡导价值多元性,使持不同价值理念的个体或群体通过相互间的认同,彼此承认各自的独特性,从而使存在差异的个体或群体能在多元主义的文化氛围中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4.
冯芳 《钦州学院学报》2012,27(2):6-10,14
作家徐哥在1936年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自由主义道路。究其因,除了对暴力革命的歧见,更多是历史误会,徐舒所反对的“斯大林模式”、“人性即是阶级性”的论调、文学是政治工具的偏颇、单一“经济决定论”历史观等,是当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识。支配徐哥思想转变的是理性精神及人道主义。由此,可管窥中国自由主义作家与现代马克思主义思潮相得与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理论,是以社会实践论为基础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它对于当今认识和制定社会发展战略和现代化建设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梦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3):57-60,74
在语言和文化关系的传统认识上,有两种相反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其不足之处在于它们都把语言和文化看作两个孤立的个体.从人类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外在表现.人类认知的本质决定了语言和文化的性质和它们的关系.语言和文化不是彼此决定的关系,某一语言和文化的结合是历史的、偶然的产物.人类认知能力是无限的,无限的认知能力赋予人类语言以无穷创造性,人类语言可以跨越文化的界限,实现对它文化的理解和接纳.这种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构成了翻译可能性的坚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沉溺于对自然科学的崇拜之中,以机械决定论、还原论、客观论的方法和人为机器模型,寻找心理与行为的决定因素,逐步显露出了远离人的心理本质、无视对人性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研究范围日渐缩小的困境和危机。当代社会人类精神生存状态的恶化、人文精神的失落亟待心理学重整旗鼓,回归人文,担纲重塑人类的人文精神面貌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早期的意识形态思想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居有重要地位。在马克思那里 ,标志其哲学思想诞生的著作不但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命名 ,更重要的是 ,在对同时代形形色色意识形态思潮的批判过程中 ,马克思形成并确立起了自己的唯物史观思想。从马克思的文本出发 ,结合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 ,分别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特点及其与“一般意识形态”的关系、“意识形态”虚幻的秘密、马克思的方法论特点、意识形态批判与新世界观的创立等方面 ,对马克思早期的意识形态思想作了初步辨析  相似文献   

19.
Dysconscious racism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unquestioned acceptance of culturally dominant norms and privileges, with three categories used to describe college students’ reasoning for enduring racial inequity. These range from the historical determinism of slavery to racially exploitive standards inherent in American society.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fully utilized these categories. This article has sought to encourage a renewed interest into the student categories by considering them as more of a progressive, developmental continu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