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茶文化恭候茶发明愚公中国是茶的故乡,品茶是中国的一大风景。由于茶有健身价值,所以最近许多世界饮料专家断言:21世纪将是茶的世界。专家在提醒;发明创造别忘茶文化!专家在参谋:开发茶饮料、茶食品的市场前景广阔。如果有志者钟情茶文化,想在茶品新天地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足见茶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同时茶又是人际交往的手段,通过开茶话会、茶馆听歌看戏等品茶活动进行沟通。从古至今,各都市皆有茶馆开设。  相似文献   

3.
茶联妙趣     
毛金玉 《知识窗》2006,(1):43-43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与茶结下了难解之缘,自然也留下了不少妙趣横生的茶联。文精字妙的茶联遍及神州名山大川、茶楼、茶馆、茶社和茶亭,它给人以古朴高雅之美、正气睿智之感,还给人以无尽的联想和高雅的情趣。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     
《中国科技信息》2004,(11):40-41
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皆起源于中国。在唐朝陆羽的《茶经》里,这样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也就是说,茶叶的始祖是神农氏。这是因为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干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顺理成章,也就是茶叶之神。  相似文献   

5.
农园 《华夏星火》2005,(3):20-20
来到集茶科研、茶化、旅游为一体的“峨眉山竹叶青生态茗园”,听小桥流水,赏丝竹琴声,品一壶好茶,游客流连忘返,成为乐山市茶叶产业化的一大亮点。峨眉山脚下普兴乡青春村茶农杨先玉初尝产业化甜头,15亩茶园每年给他带来5万多元的纯收入。  相似文献   

6.
茶由古代的药发展为后来的饮料,现在又回归到药,是现代生物学技术和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结果。绿茶含有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茶色素、咖啡碱等有效成分,其中以茶多酚含量最高,约占茶干物质的18~36%。绿茶具有解毒、抑菌、抗病毒功效,长期坚持饮茶,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绿茶被人们广泛地用于抗病毒,防“非典”,其有效成分就是茶多酚。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用茶做药的。古书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另据考古工作者从茶树化石中的发现,强有力地证明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茶叶、栽种茶叶的。到秦汉时期,已开始以茶作为饮料,到了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问世,茶叶的加工、品饮才形成系统理论,上升为“中国茶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茶文化影响深远,英国最早向中国进口茶叶,俄国的茶叶也是中国人去种植的,日本的“茶道”也是从中国输入的。  相似文献   

8.
茶与医药保健的关系.可以说源远流长。三国时代的《广雅》一书中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蓖器中,以汤沃复之.用葱姜笔之,其饮醒酒”,对茶叶的产地、制作、用法及功效等都有涉及。到了唐代,陆羽的《茶经》已经把茶和医药保健的经验系统化、  相似文献   

9.
《云南科技管理》2013,(6):76-76
普洱市孟连行健普洱茶开发有限公司是2005年5月由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牵线搭桥,经孟连县招商引资引进的一家专业从事茶同基地建设、产品加工流通和茶文化传播的企业。公司位于孟连县城东路77号付2,法人:徐天剑。公司自成立以来,以“发展产业、富裕农民、奉献健康、创造和谐”为使命、遵循“德行尤域、相融共生”的原则、坚持“扶贫济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理念、秉承“与茶共生、人茶荣辱”的茶人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贵州大树茶7种1变种11类型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类均为二倍体2n=30。五室茶Camellia quinquelocularis 2n=30=24m+6sm;四球茶C.tetracocca 2n=30=22m+8sm;大理茶C.taliensis 2n=30=22m+8sm;秃房茶C.gymnogyna 2n=30=22m+6sm+2st与2n=30=20m+8sm+2st;假秃房茶C. gymnogynoides 2n=30=22m+6sm+2st与2n=30=20m+8sm+2st;榕江茶C. jungkiangensis 2n=30+20m+8sm+2st;茶C.sinensis 2n=30=20m+8sm+2st以及变种淡红花茶C.sinensis var.ruolla 2n=30=20m+8sm+2st;均属2A核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在茶组植物演化中起了重要作用。所划分的两大类核型,即m和sm类与m,sm,和st类是与其子房室数,即5室和3室相一致的。根据核型的不对称性程度、外部形态及生化分析,探讨了各种类的亲缘关系与系统演化途径,论证了茶组植物的原产地是位于滇、桂、黔毗邻交汇处的云贵高原,探讨了茶组植物的分类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创新》2005,(10):F0003-F0003
中国湖南省茶叶总公司是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于一体。融产供销、贸工农一体,享有直接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国家大Ⅱ型企业。下设七个业务部门、七个直属茶厂、五家控参股企业、一个有机食品研究中心。公司以茶为主拥有优质茶园11.6万公顷,主要经营工夫红茶、红碎茶、绿茶、茉莉花茶、砖茶、乌龙茶、特种茶及各种小包装茶、袋泡茶、茶饮料等。  相似文献   

12.
<正>苦丁茶作为一种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纯天然饮品,富含活性成分和多种生理功能。其成品先苦后甜、清香甘凉,生津止渴,素有“茶之美”“减肥茶”“长寿茶”等美称。研究主要是对苦丁茶维生素的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以及药理作用的进展进行综述。1前言苦丁茶(llexkndingcha C.J.Tseng),是一种常绿色植物,属[1]硅酸科,俗称富丁茶。苦丁茶中含有氨基酸、多种不同的维生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     
《中国科技信息》2004,(11):42-42
文化是一门新兴的“商业”。如果我们能对“茶产地”、“茶市”、“茶禅佛”等进行包装,将会得到巨大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科协论坛》2004,19(12):25-25
近两年来,在休宁县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实行以奖代补,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蓬勃发展。“休宁县有机茶科普示范基地”茶种的改良面积达到9000多亩  相似文献   

15.
六堡茶原产于苍梧县六堡、狮寨及周边地区,是广西历史名茶。近年来六堡茶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目前六堡茶原料茶供应成了六堡茶发展的瓶颈。为了加快六堡茶产业的快速稳步健康发展,文章从六堡茶的品质、六堡茶的生产历史、传统六堡茶原料品种生化成份等方面分析,认为茶多酚及水浸出物含量高的中大叶型品种适制六堡茶,对如何加速六堡茶原料基地的发展,建立完善苗木繁殖和供应体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中国茶旅一体化发展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茶旅一体化是茶业与旅游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我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的资源丰富,本底较好。新时期,茶旅一体化处于提升阶段,激活茶经济是提升茶旅一体化的前提。根据国内外茶经济的发展大局,结合茶经济的现状及茶资源概况,从空间上可将我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的局势分为"优化区域、重点区域、一般区域和补充区域"等4种区域类型。为促进茶旅一体化的发展,要从创新发展模式、完善规划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腾冲红花油茶是云南山茶的原生种,腾冲县马站乡的云华片区是云南山茶的故乡,1992年我国植物学家冯国楣教授到腾冲考察时曾提到:腾冲的红花油茶和大树杜鹃为世界之冠。腾冲红花油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物种保护价值,花可供人们观赏,  相似文献   

18.
《科协论坛》2013,(3):F0004-F0004
座落于美丽西子湖畔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占地4.5公顷,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1991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旅游局、浙江省、杭州市共同兴建的中国唯一的以“茶”为专题的国家级博物馆。设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等展厅和茶艺区。  相似文献   

19.
立志 《今日科苑》2004,(6):51-51
乌龙茶可分为四大类: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和台湾乌龙茶。  相似文献   

20.
“茶之为饮,衣食百姓”。种茶、喝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华各民族都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茶文化。云南的白族种茶历史十分悠久,所产的下关沱茶、苍山雪绿、感通茶等都是优质名茶。特别是下关沱茶,被称为“云南三宝”之一,远销世界各地。喝茶时,白族人根据不同的习惯和爱好,在茶中加入不同的配料,使之风味各异。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独具民族特色的白族茶礼“三道茶”。可以说,三道茶是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