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洪浩 《中华武术》2006,(1):20-21
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顺利落下帷幕之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便召集有关人员对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赛项进行了论证,进而修订了《武术功力竞赛规则》。为提高竞赛项目的运动水平和裁判员的执裁能力,促进功法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于2005年9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武术功力比赛项目教练员、裁判员资格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138位学员参加了学习。  相似文献   

2.
鲁夫 《中华武术》2004,(10):16-16
本刊记者在开封举办的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期间获悉,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举办地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这次比赛活动,决定以此项比赛为主要内容,与中国武术协会一道主办为期一周的“魅力佛山——2004年佛山武术文化节”。并经中国武术协会批准,将“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举办时间由原定的11月14-15日推迟4天至11月19日(周末)  相似文献   

3.
记者曾于本刊第4期报道过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征集武术功力比赛项目及竞赛规则,并将于今年11月举办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消息。7月上旬,作为这次赛事主办单位和赛项征集单位的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邀集有关专家学者,在广州体院召开了“武术功力比赛赛项论证会”。这次会议对各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2005,(9):52-53
举办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是在总结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旨在促进这一新兴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加速功法运动的体育化和竞技化进程,为推动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服务。  相似文献   

5.
全国武术功力大赛在佛山和深圳成功举办之后,来到了河南郑州。2006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三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在河南省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功夫高手,展开了激烈角逐,正可谓:"八方英豪会中州,武林大赛比真功。  相似文献   

6.
全国武术功力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在项目设置裁判规则比赛规模等方面日趋成熟。文章通过对全国武术功力大赛中由比赛器械引发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可行性解决办法与建议,使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公开,为全国武术功力项目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武宣 《中华武术》2005,(11):16-16
9月28日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新闻通气会暨全国武术功力竞赛项目教练员、裁判员资格培训班开学典礼。  相似文献   

8.
康戈武谈武术功力比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鲁夫 《中华武术》2004,(4):10-11
2004年3月上旬在郑州召开的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位武术专家、教授,围绕中国武术协会拟定于今年11月举办全国武术功力比赛,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记者借会休之时,就武术功力比赛比什么、怎么比等一系列问题,采访了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主任康戈武教授。  相似文献   

9.
鲁夫 《武当》2004,(9):5-5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于今年初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武术功力比赛项目及竞赛规则,并于7月问两次邀集有关专家学者,在广州和北京召开了“武术功力比赛赛项论证会”。会议对各地武术行家报送的56种功力比赛赛项和竞赛规则进行了认真论证,还对比赛的规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随后以会议论证结论为依据,制定并颁布了《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竞赛规程》和《武术功力比赛竞赛规则》。  相似文献   

10.
旨在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传承福建南少林雄风的中国福建泉州南少林国际武术大赛于2004年12月18~20日在古城泉州举行。今年福建省的武术活动颇为频繁,据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阮宝翔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3年,福建省举办过4个全国性的武术活动,而2004年一年就举办了6个,仅泉州就承办了三项活动:9月的全国武术散打俱乐部比赛预赛、12月的决赛和12月的南少林国际武术大赛。难怪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玉龙开玩笑:“2004年的武术可以说是福建年,12月是泉州月。”  相似文献   

11.
《精武》2009,(9):77-77
经中国武术协会批准:“第六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由山东省淄博市武术协会承办,赛事于2009年11月1日至3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体育馆举行。  相似文献   

12.
鲁夫 《中华武术》2004,(12):6-7
佛山人很骄傲,因为这里出了令所有中国人骄傲的黄飞鸿和李小龙(李小龙祖籍顺德,顺德属佛山市)。所以佛山人有充分的理由举办他们的武术文化节,有丰富的内容充实他们的节日:参观李小龙故居纪念馆、中华民间武术论坛、南派武术精英赛、黄飞鸿李小龙电影展……而压轴大戏是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分别对武举制和武术功力大赛各自的项目内容、评判标准、时代意义及其对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作了一个概述。通过列表对比得出武术功力大赛是武举制在新时期的复兴的结论。武术功力大赛脱胎于武举制,又不同于武举制,是对武举制的创新和发展,在项目内容及科技投入方面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全国武术功力大赛似与南方城 市有不解之缘,在佛山成功举办首 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之后,深圳又 获得了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 承办权。2005年111月26-27日,作 为深圳“国际旅游文化节”重头大 戏的“军安杯”第二届全国武术功 力大赛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文化 村隆重开幕,来自全国39支代表队 的近200名运动员进行了激烈角 逐。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 市,短短25年来,它由一个南海边 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 国际大都市,其创新精神不言而喻。 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驻足深 圳,也获得了创新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洪浩 《中华武术》2008,(2):25-27
功法是武术的三大运动形式之一。将传统的武术功法推向竞赛领域,是诸多武术届人士的心声。经过长期酝酿,2004年7月,首届全国武术功力比赛赛项论证会在广州体育学院举行,揭开了武术功法运动发展的新篇章。3年之后,武术功力大赛又回到了曾经孕育它的地方。2007年12月25~27日,来自全国34支代表队的近200名运动员,在广州体育学院展开了为期3天的真功较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武术功力大赛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对武术功力大赛今后赛事品牌的塑造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重视赛事内容、质量和创意,突出武术文化内涵;拓展传播渠道;重视赛事包装设计上的符号表达;功法运动大众化开展和赛事的大众市场的培育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通过现场收集资料和访谈有关专家,以及对部分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比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以后更好地举办此类大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第三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于2006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郑州市河南省体育馆成功举行。来自河南、山东、河北等17个省市和广州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等16所高校,共52支代表队,281名运动员,决逐了404个项次的比赛。笔者有幸参加了本次大赛的裁判工作,在大赛期间就武术功力大赛四年来的自身发展、社会关注、未来发展和裁判队伍建设等问题专门采访了大赛仲裁委员会主任、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康戈武教授。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武术功力大赛的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武术功力大赛已初步具备申请锦标赛的基本条件,武术功力锦标赛的设立是中国武术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武兵 《武当》2006,(2):27-28
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办。深圳贲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于2005年11月 26-27日在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举行,来自全国各地 39支代表队200余名武术功力高手进行了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的比赛。比赛期间正逢旅游高峰,四海游客云集中华民俗村。赛场上一个个真功绝技的展示,一场场龙争虎斗的酣战,令游客兴奋不已、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