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信用评价是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内容之一。从科技评估专家的特点出发,分析设计了科技评估专家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科技评估专家的信用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浅谈科技计划立项评估的科技信用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刚  唐亮东  覃懿 《大众科技》2010,(10):221-222,208
由于科技计划项目的特殊性、信息不对称性,使得科技信用评价十分重要。科技计划立项评估的科技信用评价主要包括对评估咨询专家、项目承担主体的信用评价,在立项评估中出现的信用问题源于各方具有的经济人特性及环境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科技信用评价必须考虑科技信用的特质和要素设计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把主观观念、意愿和客观事实、数据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动态特性与静态数据相结合,搞好科技信用评价。  相似文献   

3.
基于科技人员的信用评价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建立科技信用评价体系是我国目前科研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科研活动的特点,设计了科技人员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阐明了其指标涵义和评价标度.采用德尔菲法获取了指标权重,建立了科技人员的信用评价模型,设计并明确了7个评价等级的划分标准以及对应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岩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201-202
信用的缺失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时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必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本文在分析影响中小企业信用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5.
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纵向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技信用缺失给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带来极大危害。推进科技信用制度建设,遏止科技失信行为,是非常必要的。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定一系列规范科技人员行为的政策法规,并明确提出“科技信用”概念,对科技信用制度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今后,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的主要对策是:实行科技项目全过程契约化管理,制定科技人员信用规范,设计信用安全保障号码制度,建立信用信息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指标量化评定信用等级,把信用评级与科研活动挂钩,设置科技人员信用评议网,制定科技信用数据库统一标准,建立科技成果承诺保证制度,建立健全科技人员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年来社会与政府高度关注的科技信用建设问题,探讨科技信用评价什么、怎么评价以及如何应用评价结果。梳理全国31个省级政府部门颁发的科技信用政策,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归纳总结科技信用评价的动因、主题与路径:评价动因分为价值型、推动型和市场型3类;评价内容分为科研水平、外在效益、遵守经费使用规定、信息真实性与有效性、公正评审、组织实施和管理过程及其他遵守科技管理规定7个方面;评价结果应用分为个人处分、内部使用和外部关联3项9个指标。根据研究发现,提出4点完善科技信用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做好科技信用管理制度设计,在分析广东科技计划信用的定位及构成的基础上,从信用管理体系、信用信息的采集与评价过程、信用管理架构三方面研究建立广东科技计划信用管理框架体系,提出了加快推进广东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C2C电子商务网站信用评价模型及算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朴春慧  安静  方美琪 《情报杂志》2007,26(8):105-107
信用问题是困扰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C2C电子商务网站所提供的信用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网络交易的安全,促进了人们进行网上购物的意愿.对C2C电子商务网站信用评价模型及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现有评价模型的缺点,建立了改进的C2C电子商务网站信用评价模型;基于改进的模型,提出了新的信用评价算法,通过权衡考虑交易对方的信用度和交易次数、交易金额来计算被评用户的信用加权平均分和信用度,再确定被评用户的信用等级.  相似文献   

9.
网上拍卖信用评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俊 《情报科学》2007,25(9):1361-1364
本文以传统信用评价理论为依据,结合市场特点,对拍卖网站中的信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针对信用评价体系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管晓永 《科研管理》2011,32(5):156-162
受西方"能力决定信用"理论假设的影响,国内企业信用评价相关研究一直围绕企业偿债能力评价指标设置及其指标体系的建构而展开。然而尤努斯"穷人银行"的实践、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大样本调查的结果和浙江商业信用担保的大量实例却证实"能力决定信用"的假设在东方文化国家并不成立,并提示企业家人格品质是决定企业信用水平的主要因素。鉴此,本文基于人品特性与中国价值文化的内在关系,对个人品质与企业信用品质、信用水平的关系及其品质评价表征量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不仅证实了企业家人格品质与企业信用水平的高度相关性,而且初步揭示了企业信用品质评价表征量的结构及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