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任何一次课程改革总有与其相关的教育理念作支撑.其背后的学理依据在现实情境中的运行阐释总要借助相关的术语概念。无疑.理论先行是必要的,但从学理上讲.运行的理论术语必须有严谨而清晰的涵蕴,否则,无论是“理论”的运作,还是“实践”的操作,都将遭遇重重尴尬。本次语文新课程改革就出现了这一现象.其中.在对课程目标的界定上,问题的聚焦点在——“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老大难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内容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其实,语文课程内容缺失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与语文课程性质和语文知识体系有关。因此,选择和建构确定性的语文课程内容既要认识到语文课程的民族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又要加强语文知识的学理研究,并精选吸纳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努力构建一套相对科学实用的语文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语文课程改革促进者的语文课程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中遭遇了"两难困境",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探寻走出"两难困境"的路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应从观念改造、内容改造、方法和形式的改造三个维度,检视"两难困境"产生的原因,探索改革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武永明 《现代语文》2006,(10):96-97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课程改革也表现出令人惊喜的一面。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优秀的语教师参与到语研究的行列,一些高水平的研究直接深入到基层指导语教学、实践新的语理论,使语课程改革产生了一种新的研究机制,并且使我们看到了许多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第七年,如果对本年度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作一个概括,是否可以这样表述:坚守语文本真,构建高效课堂,运行状态平稳。2008年是语文界追寻母语本色本真的一年,是认真反思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一年,是努力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一年。  相似文献   

6.
周丹 《现代语文》2007,(3):90-91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其全新的现代阅读理论、写作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语文教育起到了解放和促进的作用,使得语文教育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然而,在一片赞歌和热闹背后,我们不得不清醒的看到: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错误解读,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已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若不及时对其进行反思,势必会影响到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运用抽象思维、借助理论语言而进行的旨在把握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学术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方法,要求对本学科重要概念进行学理锤炼,辨析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对本学科重要命题进行学理阐述,既系统阐释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相关重要命题,又根据学术研究而概括形成新的理论命题;对本学科理论体系进行学理建构,形成和完善本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对本学科研究成果进行学理叙述,以分层叙述方式达到环环相扣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吉林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也是一位小学语文教育家。经过28年的实践、探索,由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李吉林老师为中国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课程改革乃至基础教育的改革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先说对语文教学的贡献。一、提出并不断丰富情境教学思想——这是理论层面  相似文献   

9.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小学语文教育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涌动着一股巨大的改革浪潮。十年来,语文教育领域各种问题的争鸣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了民主参与的平台,不断推动语文学科建设向公开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一、语文教育"百家争鸣"的背景探析当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无疑对一些敏感的问题展开讨论,免不了产生思想碰撞、观点交锋。学术争鸣成了语文课程改革中一道新景观。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中概念术语的模糊和歧见,引起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诸多纷争,导致语文教育实践操作的摇摆不定。辨析和建立语文教育的概念术语,明确和累积语文教育的专业知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奠基性工作,必将有助于语文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推进。我们设置“语文教育概念术语辨析”栏目,希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投入,认真进行理性思考,正确、清楚地陈述语文教育及其与内外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对语文教育中使用的重要概念、术语达成一致理解,保障语文教育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已三年有余,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许多理论问题以及实施新课标中出现的种种潜在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与关注。纵观2004年语文教学改革,特点多多,难以尽述,现摘其要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已三年有余,向我们昭示着素质教育已经进入课程改革的攻坚阶段。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许多理论问题以及实施新课标中出现的种种潜在问题,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思考与关注。纵观2004年语文教学改革,特点多多,难以尽述,现摘其要简述如下。重点:课标中出现的新理念引起人们深层次思考一、关于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当今语文教学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整个语文课标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十多次,“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第一理念。“语文素养”是什么?它包含哪些要素?有关专家的解释,说法…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进入高原期的今天,语文课程改革的出路问题又重新摆在我们面前,国外的母语课程改革在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母语教育的民族性以及母语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对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术语是教育理论的基本表现形态,也是教育实践界交流的重要载体,其含义清晰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命题、原理的严谨程度,影响着中小学教师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与实践。对教育术语的甄别尤其是对相近术语的辨析,对于理清思路、明确相应的教育现象、深化对教育活动的把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文艺学理论研究脱离语文教学实践,造成语文教学缺乏理论指导,带来诸多问题。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基础教育者们已经有意识地向文艺学寻求教学的理论指导。本文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涉及的文艺学知识进行梳理,旨在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科领域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试验田和主战场,其学理的建构和教学范式的转换具有更广泛的扩散场和辐射域。在某种意义上说,其改革的成效影响着整个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发展。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情境中,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造成的流弊和困境,诸如“语文教材政治化、教学方法程式化、课文分析概念化、学生作文公式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传统教学理论日渐乏力。在这样的形式下,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面对课堂实践,如何凸显语文教学的生动性、鲜活性,如何构建语文文本在本真意义下的情趣性,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理论所急需回答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赵多 《四川教育》2012,(7):71-7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为培养和培训中小学语文教师开设的一门主于专业课程。教材的选择直接决定课程的质量,我们国家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教材已经出了不少,但其中一些教材满篇都是拗门的理论以及难懂的术语,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隔着一堵厚厚的墙。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引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于2001年和2003年相继颁布实施.这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集中体现了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对我们正确贯彻新课改精神,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明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志成 《教育学报》2008,4(2):33-40
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对教育的看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我们通常所使用的一些教育术语,在不同的国家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其含义有很大的差异。该文主要对一些常用的教育术语如教育、教育理论、课程论、教育哲学、教育思潮等概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从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到教育是一种人权;从教育理论的建立,到课程论的扩展;从教育哲学的思考,到教育思潮的涌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教育术语已不再是我们以前所认识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教师论文写作的理论意识蕴含着三种含义:一是对相关理论的借鉴与运用,二是对个人教育教学理论的提炼与生成,三是对个人教育教学理论的分析与论证。然而,当下有些教师论文写作的理论意识却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具体表现为:有经验事实而无理论框架的平面写作,有理论术语而无实质嵌入的装饰写作,有理论命题而无分析论证的操作写作等。因此,增强教师论文写作的理论意识至少须带着问题遴选理论,让论文写作因理而明;澄清语境、嵌入理论,让论文写作事理会通;界定概念、展开析证,让论文写作富有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