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赛前减体重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赛前减体重能够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身体机能和营养健康造成影响。笔者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减体重的研究资料,详细的对这一影响进行了概述,并认为在减体重时应用身体成分、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代谢以及身体免疫能力等数个指标进行科学检测。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法,对备战第29届奥运会的国家男子拳击运动员冬训期大强度训练周CK、BUN、T、C、T/C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大运动量训练对国家男子拳击队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CK、BUN在大强度训练中期显著性升高,训练后期下降至训练前水平;T、C变化不显著,T/C比值在训练后期显著性低于训练前.提出:冬训期间,大运动量训练可使运动员血清CK、BUN显著性升高、T/C显著性降低,机体机能状态产生适应性变化;经过积极性恢复,可改善或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  相似文献   

3.
高原训练对我国优秀男子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子足球运动员在一个完整高原训练周期内的身体机能变化特征。方法:以11名国家男子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高原训练期间各阶段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机能测试。结果:1)RBC、Hct、Hb氧转运指标在高原训练期间未发生显著性变化;2)BUN与CK会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逐步增大;3)C值在高原训练期间较为稳定,T与T/C表现出高原训练第1周增大、第2、3周逐渐减小的特征。结论:1)4周高原训练未改变运动员血液携氧能力;2)CK与BUN对运动负荷反映较为敏感,可作为日后进行机能评定的重要指标;3)血睾酮水平受负荷的影响较高原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舞狮运动对提高身体机能能力的影响,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舞狮运动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对16名舞狮男学生(实验组,训练周期3个月)、16名普通体育男学生(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组进行舞狮规定套路的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体育课;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测试两组的心肺功能、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机能指标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舞狮组学生的肺活量以及速度、爆发力和下肢力量明显优于普通体育大学生。本研究认为舞狮运动可有效的增强身体机能和心肺功能,是一种极具表演性的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综述国外对残疾人体育行为模式的研究。认为:残疾人体育行为理论模式(PAD模式)阐明了残疾人体育行为、影响因素以及身体机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增强对残疾人体育行为的理解,以及确定哪些影响因素更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的身体机能,降低残疾水平,更适合于作为干预手段提升残疾人体育行为。  相似文献   

6.
张婧 《精武》2014,(36):31-32
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中,少年儿童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必然会面临身体生长发育及提高运动能力的压力。但是他们身体各器官及系统还在发育中,如果训练不当必然会影响身体机能,因此怎样解决专项训练而又不影响身体发育,是该类运动员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些研究发现,对少年儿童进行乒乓球专项化训练对他们的身体机能及素质都有巨大影响。本文就从某体育学校和某实验学校10——12岁的学生中抽选男女运动人员各20名,分成对照组与测试组,进行专训一段时间后比较他们身体指标,探析该训练对身体机能及素质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视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全民健身视域下,从"快乐体操"的背景、概念界定及发展认识出发,通过对儿童少年身体形态发育、身体机能发育以及体能发展的特点进行研究,旨在为"快乐体操"在校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快乐体操"对促进儿童少年身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如培养其正确的身体形态,养成良好身体姿势;促进儿童少年体能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身体素质;提升机能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对疾病的抵抗与预防能力,增进各环境适应性。建议:根据生长发育规律,统筹安排快乐体操的练习内容;掌握体能与机能发育特点,合理安排快乐体操的运动负荷;通过身体的成长规律,加强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跟踪测试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普通青少年和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认为:不同形态机能与身体素质指标的发展均具有不平衡性;同一运动素质受多个形态机能指标的影响;形态机能变化与运动素质的改变有先后性;相对于普通青少年,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变化与运动素质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在国内的运动生理及运动医学的研究中,对于外呼吸的研究极为少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人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外呼吸对人体的运动能力影响不大,笔者认为不尽合理。外呼吸机能主要指肺通气机能和换气机能。诸如肺活量、呼吸频率、呼吸深度、通气量和换气效率等。这些机能对吸氧量有一定的影响,国外一些学者曾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本文着重探讨呼吸深度对吸氧量的影响。改变呼吸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台阶试验法对中等专业学校30名男生的身体机能状况进行探讨。测试身体机能指标台阶指数、功率、最大吸氧量值分别为100.30±17.21、972.93±117.78kgm/S、3.511±0.452L/S。研究表明:多数受试者身体机能状况良好;有关机能评定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2名国家竞走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进行身体机能监控,综合分析其高原训练期间血清睾酮(T)、皮质醇(C)、睾酮/皮质醇比值(T/C)和血尿素(BU)变化特点,探讨赛前高原训练中运动员体内物质代谢调节与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第1阶段T水平上升,后3个阶段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C整体呈上升趋势;T/C值逐渐下降,且运动员a较运动员b下降明显;BU水平呈先下降后明显上升趋势。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受运动负荷控制、运动员个体差异和高原饮食的影响,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能力,对机体物质代谢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运动医学工作者曾对径赛中各个项目的训练作了大量的医务监督研究,认为训练和比赛均可引起运动员心血管、泌尿系统及其他机能的变化,24小时即可恢复。但是,他们的研究大多数是以短时间观察为主。而对于女子短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作较长的、连续的、系统的身体机能观察的报道还不多。为了探讨冬训及比赛对女子短跑运动员身体机能影响的一些规律,从而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进行合理训练,提高运动水平。我们从1977年12月初至1978年6月中旬对上海市田径队女子短跑组进行了冬训及比赛前后的医务监督观察研究。本文拟就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供教练员、运动员及队医训练实战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女子柔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慢速减重与快速减重相结合的方式,对运动员赛前减体重训练期间的身体机能、生化指标进行跟踪监测.探求这种减体重方式下运动员身体机能、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采用慢速减重与快速减重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强脂肪的消耗,而且不会影响运动员的心血管功能:在减重训练期间,运动员体内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血清钙、铁等的含量下降.而血清尿素含量和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4.
健美课对男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期一年的健美课教学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 ,为在高校开设健美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发现健美课对男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这样既影响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发展,也极大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我认为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体育工作者通过几十年的研究,运用骨龄和一些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指标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速滑选材方法,但这些方法在"提前量"和"准确性"上还不够。目前遗传学的研究突飞猛进,采用追踪前沿等方法,并将现有的遗传学理论和方法同以往建立的速滑科学选材方法有机的结合,论述了遗传因素对速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选材的影响,并指出就遗传因素对速滑运动员选材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将有助于当前速滑运动员的选材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实验,探讨了掌握式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针对不同年龄学生,进行与个体身体机能相关性强弱有差别的教学内容时的教学效果。结论认为,掌握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是可行的,教学内容与个体生理机能相关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要高于年龄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住 《新体育》2022,(2):21-23
为深刻调研乐动体育给初中生身体机能素质形成了哪方面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将乐动体育与旧教学模式下对身体机能产生影响统计结果展开研究,结果证实:乐动体育对于身形体态、肺活量、身体机能的改善是显著的,给初中生身体机能素质提高带来的影响是正面的、深远的。提议:乐动体育渗透到中学体育授课中是切实可行的,助推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但是也应合理设置增强体能方面的练习,以实现对初中生综合素养有效培植。  相似文献   

19.
储亚娟  张惠春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6):103-105,120
为了探讨健身秧歌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影响,研究选取了60名大学生进行16周的健身秧歌锻炼,对锻炼前后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各项指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健身秧歌锻炼能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其中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改善更为明显。健身秧歌锻炼还能提高大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提高人体的柔韧性、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的比较研究江汉大学体育系夏云建,刘晓阳江汉大学体育系陈绍艳,郑保华近年来,对大学生体质方面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报导。但国内尚不多见对不同民族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及体质状况的研究报导。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