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刊讯本刊较早报道过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结合”改革经验。9月16日,人事部、教育部在伊通县的上级市吉林省四平市联合召开现场座谈会,推广这种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新模式。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吉林省副省长陈晓光,教育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李卫红以及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事、教育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了现场座谈会。四平市所进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最早从2004年10月在伊通县开始试点(关于伊通县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的长篇通讯《沃土春潮》及“评论…  相似文献   

2.
伊通满族自治县开展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改革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受到了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的充分肯定。此项改革办较好地解决了教师职务评聘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行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他们的工作经验在2004年12月27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3.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破除束缚教师专业发展的消极因素,创建有利于激发教师积极性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对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改革,是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试点工作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得到了国家人事部、教育部领导的肯定,值得关注。“评聘合一”,把教师职务评聘的权力交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克服了过去“评”、“聘”主体之间相互脱节的弊端,进…  相似文献   

4.
9月16日,吉林省四平市在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中成功试行的“评聘结合”模式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人事部、教育部联合召开现场座谈会,积极评价这种中小学人事评聘改革新模式,并向各地进行推介。教育部人事司司长李卫红出席现场座谈会并讲话指出,加快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国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迫切要求。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切身利益,进而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社会牵动面非常大。同时,加快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只有不断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事制度,才能不断吸引优秀教师从教,激励教师不断进取,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5.
2005年2月25日,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就中小学教师“评聘工作”到吉林省伊通县调研时指出,职称制度改革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中小学校职称制度要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伊通县的“评聘合一”工作“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评聘合一’的制度创新,对于解决中小学用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是很有成效的”,“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在2004年底教育部召开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上,伊通县教育局应邀作了经验交流。教育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李卫红对伊通的改革经验给予了肯定。教育部人事司已向各省转发了吉林省“评聘合一”改…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25日,国家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就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合一”工作到吉林省伊通县调研时指出,职称制度改革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中小学校职称制度要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伊通县的“评聘合一”工作“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评聘合一’的制度创新,对于解决中小学用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是很有成效的”,“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在2004年底教育部召开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上,伊通县教育局应邀作了经验交流。教育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李卫红对伊通的改革经验给予了肯定。教育部人事司已向各省转发了吉林省“…  相似文献   

7.
按照吉林省人事厅、教育厅《关于在四平市中小学教师系列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我市从2004年10月中旬至2005年4月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改革工作。在国家和省人事部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经过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和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吉林教育》2006,(11):4-6
从2004年开始,在国家教育部和人事部的亲自部署和指导下,我省针对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开展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试点工作。这次改革,取消了任职资格评审,实行评聘完全结合,通过以“一评三考”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考核确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强化了学校责任和教师岗位聘任,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和合同管理,在转换中小学教师任用机制上迈进了一大步。这次改革,确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探索出了新的用人机制,调动了学校加强师资建设的积极性,重新分配和调整了教师资源,社会反响很好。  相似文献   

9.
信息动态     
不久前,国家教委针对个别地区在评聘中小学教师职务工作中不再承认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一事,下发了《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工作中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对不具备国家规定学历的中小学教师建立的一种考核制度。经与人事部商量同意,鉴于中小学教师是经过严格统一出题考试后颁发的《专业合格证书》,人事部《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若干问题暂行规定》(人职发(1990)4号)中所指的“专业证书”不包括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因而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仍作为评聘教师职务的参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李军 《吉林教育》2005,(10):4-5
我省四平市从2004年10月开始试行中小学教师取务评聘结合,试点工作率先在伊通县开展,随即在全市铺开.一年来,这项改革取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我省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结合试点已经扩大到通化,白山两个市,并将于明年在全省推开.今年9月16日,人事部、教育部在四平市联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结合试点工作现场会,积极评价这种改革模式,并向全国进行推介.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我省副省长陈晓光.教育部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李卫红出席现场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11.
广州铁路中学刘静等老师来信询问,在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时,《高中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是否与本科学历等效?就此问题,我们请国家教委职称改革工作办公室答复如下: 根据国家教委、人事部《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工作中有关问题的通知》[教人(1990)8号]的规定:“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是国家教委对不具备国家规定学历的中小学教师经过严格统一考试合格后颁发的一种证明”,在评聘教师职务时,“视  相似文献   

12.
我省四平市从2004年10月开始试行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结合,已经取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受到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四平市的改革率先在伊通县开展,效果比较理想。本刊已在今年第4期刊登了伊通县教育局局长申运江的署名文章,对此进行了宣传。今年我省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结合改革的试点已经扩大到通化、白山两个市,并将于明年在我省全面推开。人事部、教育部还在四平市联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结合试点工作现场会,积极评价这种改革模式,并向全国进行推介。现场会召开后,本刊记者就改革的有关问题专门采访了四平市教育局局长牛立坚。  相似文献   

13.
总结经验,坚持和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制度———辽宁省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十年回顾辽宁省教委人事处张学广李庆才关键词: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制度经验回顾自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以来,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以坚实...  相似文献   

14.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蒋全龙,舒子佳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是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广播电视大学人事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直接关系到电大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本文拟结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谈谈评聘...  相似文献   

15.
记者从日前青岛市教委举行的人事制度改革会议上获悉 ,青岛市市区7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开始缴纳失业保险 ,同时全市教育系统开始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去年4月 ,青岛市启动了全市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推行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 ,试点教师全员聘用合同制 ,把教师多年的“铁饭碗”变成了“泥饭碗”。但“下岗”教师没有缴纳失业保险 ,就束缚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手脚。为此 ,青岛市开始从今年1月为教师办理失业保险 ,总缴纳比例为工资的3% ,其中学校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 %缴纳 ,教师按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  相似文献   

16.
日前,河南省职称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今年职改的亮点是确定了农民技术人员和民间艺术人才的职称评定条件和办法,对卫生、社会科学、艺术类职评政策作了适当修订.教育系列职评基本政策不变,省里将继续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直接认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试点,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试点工作,探索中小学教师职称考评结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本省     
《吉林教育》2007,(7):1-1
我省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人才支援农村教育项目”;我省慈善组织斥资千万帮贫困考生圆大学梦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模式和机制初探王卓,吕贵,王宏亮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是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责任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学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9.
建立规范化的考核体系实现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科学化王卓,张晓冰,王宏亮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是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责任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学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校教...  相似文献   

20.
在各地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召开这次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交流总结各地在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经验,部署下一步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一)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为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