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吴玲 《中国广播》2013,(4):96-96
新闻舆论监督是实现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监督是动力,监督是支持,监督是爱护。作为公众决策的主导者、公共管理的行使者,必须适应在媒体关注、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确保事件真相和工作进展等信息第一时  相似文献   

2.
媒体多杀几个"回马枪",将公众视线重新拉回那些被遗忘的"旧闻",推动舆论监督持续发力,有助于打消相关部门侥幸心理和投机幻想。但热点新闻不烂尾,不能只靠媒体的外部监督,必须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调查问责及信息披露机制,确保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尽快水落石出,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代。首先,建立第三方调查。很多热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与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人大监督、党派监督、公众监督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监督途径.舆论监督具有传播快、影响大、收效好的优势.正确地使用舆论监督可以帮助党委和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干群关系,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一种独特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国家广电总局之前曾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的要求》的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机构要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加强监督,改进监督。但是地方媒体要进行舆论监督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地方报纸和电视媒体的编辑记者因为舆论监督而遭到漫骂、威胁甚至殴打事件屡有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与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人大监督、党派监督、公众监督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监督途径。舆论监督具有传播快、影响大、收效好的优势。正确地使用舆论监督可以帮助党委和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干群关系,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公众监督是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而新闻舆论监督则以其特有的公开性、可靠性、直接性、权威性而成为实现公众监督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对舆论监督特别是党报舆论监督的研究,应成为我国新闻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这里,我想结合我们舆论监督部的工作实践和亲身体会,对党报舆论监督的主体、方法、风格、特色作一些初步  相似文献   

7.
网络新闻报道是网络媒体展开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它主要通过相关新闻报道影响公众舆论,进而对事件当事人或相关责任人形成舆论压力,促使事件的解决。此类新闻报道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以新闻网站,包括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监督报道;另一类是个人网站或主页、论坛、社区特别博客等自媒体的监督报道。在这样的新闻报道中,新闻价值取向问题也必然存在。本文所研究的网络舆论监督事件是指始发于网络的舆论监督事件,因此新闻传播主体指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舆论监督已成为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新闻监督与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人大监督、党派监督、公众监督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监督。正确地使用舆论监督可以帮助党委和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干群关系,同时,也可以弘扬正气、鞭挞丑恶,起到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赵黎 《新闻知识》2012,(3):90-91
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实行的监督。在舆论监督中,新闻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新闻媒体作为一种舆论手段,是社会的利器,它能够捍卫真理和  相似文献   

10.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12月下发了《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借以规范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求人民法院应当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为什么政府(合法院)要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众所周知,统治我们的政府不是天使.“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②正因为政府不是天使,因此需要来自各方面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对某人某事发表批评和揭露性的意见,它包括工作监督、政策监督和道德监督。尽管目前的舆论监督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是在一步一步向前进,笔者从我国目前的舆论监督状况,从“一个依据、两个结合、三个行为主体”这三个方面出发论述,以求寻找我国舆论监督的“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实行的监督.在舆论监督中,新闻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借助大众传媒形成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得以表达公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对国家、社会事物实行监督.注释: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对某人某事发表批评和揭露性的意见,它包括工作监督、政策监督和道德监督.尽管目前的舆论监督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是在一步一步向前进,笔者从我国目前的舆论监督状况,从"一个依据、两个结合、三个行为主体"这三个方面出发论述,以求寻找我国舆论监督的"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新闻报道是网络媒体展开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它主要通过相关新闻报道影响公众舆论,进而对事件当事人或相关责任人形成舆论压力,促使事件的解决。此类新闻报道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新闻网站,包括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监督报道:另一类是个人网站或主页、论坛、社区特别博客等自媒体的监督报道。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在我国的社会监督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依靠科技发展提供的快捷平台,成为社会监督的新形势。尤其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网络舆论的"双刃剑"效果愈发凸显,它既可能为事件当事人解除公关危机,也可能将事件的隐患扩大化,演化为公众事件。本文集中探讨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和问题,寻求可行性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代靓 《青年记者》2012,(8):18-19
舆论,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引起公众普遍关注的人物、事件等的态度及意见总和,一般都会对社会及相关事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就舆论监督而言,西方的文献中是没有这样的词语搭配的,美国是以媒介监督或媒介批评来到达到类似效果.在中国,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舆论这种方式对党务、政务和一切公共事务,对国家机关各级公务人员的施政活动,以及对社会公众人物自由表达看法的行为.从中美舆论监督来看,我国的舆论监督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即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进行监督,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指公民通过新闻媒介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公众人物的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所做的批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担当着艰巨的任务,笔者多年从事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对舆论监督的艰难深有体会:舆论监督不难,难的是如何应对那些反舆论监督的招数。遭遇舆论监督的时候,被监督单位的领导常常会以"影响大局"、"不利于稳定"、"容易引发群体事件"、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公共事件频繁发生,数名官员引咎辞职或被罢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新闻传媒第一时间传达事件发生的原因、进展和处理结果,对负面事件的有关责任官员开展行政问责、反映舆论、调控舆论,充分体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行政权属于公权力中重要的施行权力,是新闻舆情监督的重点对象。美国第三任总统Thomas Jefferson认为,政府的权力务必受到公众的监督,以遏制其迈入腐败,而公众监督政府通常是运用报纸来实现的。我国的报纸先行者梁启超把监督政府作为报刊的重要作用,新闻专家徐宝璜也曾经提出报刊能够"代理人民而监督政府"。  相似文献   

20.
叶峰 《新闻传播》2013,(12):211
舆论监督是指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现象进行的监督,它既是人民言论自由的体现,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实现形式。公民通常通过新闻媒体对公众人物(尤其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涉及公众利益的事件进行监督,对不合理的情况发表批评建议,并对违法犯罪的行为予以揭露谴责。1987年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舆论监督"的概念,伴随着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高速发展,舆论监督取得了从无到有,从小心翼翼到犀利锋芒,从单一平面媒体到电视、广播、互联网、平面等多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