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而且变化极为丰富,儿童在开始学习时往往都会产生不少困难.利用示意图来帮助儿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利用示意图来拓宽儿童的解题思路,可以收到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分数应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凭借题意,列出正确算式,如果给它们配上示意图,题中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就能清晰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同时,示意图还能促进学生积极想象,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养成解题先作图的习惯,借助图形理解题意,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儿童学好这部分知识,我们在教学中加强了“作图市题”和“看图分析”的训练,让示意图发挥出多  相似文献   

4.
有些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确实比较抽象,乍看题目常常无从着手,难以解答。那么怎样才能使题中朦胧的数量关系形象、清晰地呈现出来呢?画线段示意图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解题途径,而且还可以一题多解,开拓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国勤 《教师》2012,(16):94-94
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应用题的解答如果仅靠小学生通过抽象逻辑思维去完成是有困难的,教师如能借助恰当的示意图进行分析和化归,利用示意图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再通过添设适当的辅助线,提出恰当的辅助问题(如一些中间问题),那么学生便能利用辅助问题的解,最后完成对应用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6.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一、画解题示意图,展示物理情景,变"抽象"为"直观" 画解题示意图,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帮助理解物理情景,丰富空间想象.通过对示意图各部分的分析,理顺解题思路,把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统一起来,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来说,单纯文字形式呈现的问题相对比较抽象,仅凭文字叙述有时很难直接看出图中的数量关系。在"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这一课中,通过审题、画图、看图、分析、解答、反思六个步骤,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画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深刻体会示意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要重视示意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邹庆云(奉新县冯川一小)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借助形严生直观效果,形又力数的抽象提供形象支持,二者的密切联系点是示意图。教学时,利用能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示意图,能使数学知识化繁为阎,化难为易,灵活应用,尤真在一些较抽象...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示意图"在解决数学问题中起到"桥梁"作用,能实现从纯文字解决问题到算式解决问题的过渡,通过"纯文字解决问题→示意图解决问题→算式解决问题",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解决问题中各个数的意义以及数量关系,直至整体把握题意,构建数学模型。掌握了应用"示意图"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还能发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2.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  相似文献   

13.
示意图作为主要的画图方法之一,能将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快速地进行转换,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拓展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而且能为学生理解算理以及分析数量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示意图能直观清晰地展示物理情景,可将抽象复杂的物理问题变得形象具体,它能帮助解题者准确地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实践证明解题中画示意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充分把握题意的思维过程,许多物理习题只要正确画出了示意图,待求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现结合几例谈谈示意图在解题中的作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使学生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16.
跳绳能促进儿童健康发育跳绳是一种全身性活动,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又能使情绪兴奋起来。跳绳能确定儿童数学观念不少儿童会数数,但往往是背书式或机械式的,他们并不明白数的真正含义。而跳绳活动能使他们把抽象的数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儿童能初步理解数的实际含义和形成数的概念。跳绳能提高儿童记忆能力由于在跳绳过程中不断数数和跳绳次数所建立的“对应关系”,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数字变成了具体形象的事物。这样,使儿童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并提高儿童的兴趣,因而将抽象记忆转变为形象记忆。跳绳能促进儿童…  相似文献   

17.
赵志红 《早期教育》2011,(12):26-27
数学是抽象的,它反映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存在于物体的外部,而是建立在人脑中的一种抽象联系。皮亚杰认为:"数学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真正理解数意味着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或能动地建立关系。"因此构建初步的数的概念应以幼儿对物体探  相似文献   

18.
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画图分析     
在数学中,“数”与“形”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亲兄弟,几乎所有的数量关系或数学规律都可以用生动形象的示意图来反映。当数学题中的数量关系所包含的规律比较隐蔽、不易理解时,应当恰当地画出示意图。请看下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简单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是教学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存在失误有些教师重关键词语分析,喜用严密的语言进行逻辑推理,虽分析得头头是道,殊不知成人式的思维语言,学生实难领会,亦无法实现抽象数量关系与具体数量的沟通;有些教师只从个别具体事实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而重学生死记硬背,其结果学生虽能背得滚瓜烂熟,应用却只能是依样画葫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