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家加大工业废污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的治理力度,点源污染对水环境质量恶化的贡献比例将逐渐变小。面源污染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带来的污染物将会逐渐成为影响水环境和水生态主要因素。欧美发达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治理经验。但是,农业面源污染的形成不仅与当地降雨、土壤等自然条件有关,而且还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充分利用现有的塘坝和沟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适当地调整相关政策并辅以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构建投资少生态环境效益高的面源污染生态防控技术体系是解决中国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锦州市凌河区农村面源污染状况进行调查,针对其污染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污染预防和控制的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并针对污染物影响现状,提出污染防护治理措施,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提供数据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2007年以来,昆明市植保植检站针对滇池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难点和重点,从控制农药使用量出发,开展了"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农药控制技术研究示范"课题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项目创新性地研究和应用了滇池湖滨农业面源农药监测预警技术、湖滨农药污染土壤生物恢复技术、滇池面源农药控制"IPM示范村"推广技术模式,经  相似文献   

4.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逐步成为流域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人工湿地技术、生态补偿机制和发展有机农业措施控制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减轻水体负担。  相似文献   

5.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已引起众人的关住,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养殖业、生产、生活污水排放是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结合农村面源污染现状,有针对性地确定治理措施,如制定地方性法规、作好面源污染监测和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发展循环型农业等,提出了保护与治理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田尾水是指施肥后赋存在田间的氮磷等物质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及灌溉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地表径流从田间流出来的水.农田尾水起源于分散、多样的区域,其产量和污染特征,与降雨和灌溉强度、施用化肥种类数量和施肥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地形地质及区域气候等密切相关.农田尾水具有污染发生随机性、污染机理复杂性、排放方式不确定性、污染负荷时空差异性及污染影响广泛性等诸多特点,识别和防治非常困难.随着对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以及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尾水面源污染已经取代点源成为水环境污染的最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桐庐县分水江流域面源污染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桐庐县分水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基本状况.从面源污染对水环境影响的角度人手,在考察桐庐县分水江流域土地类型的基础上,通过SCS径流曲线方程计算各种土地类型的产流能力和产流情况,进而计算各土地类型所产生的面源污染物量和污染负荷,分析了各行政区的面源污染状况.并与调查资料作了实证对比分析,结果较为吻合.最后以污染负荷为依据进行面源污染的整体评价,得出了各行政区的面源污染等级.提出若干污染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侯少西 《华夏星火》2000,(10):50-51
一、雨山湖污染物来源雨山湖位于马鞍山市中心,湖面积0.84Km~2,平均水深1.2m。在未治理以前,水源是降水和工业、生活污水,基本上属于半封闭城市小型湖泊,湖水自净能力弱。雨山湖污染物来源主要有两大类:①点源,来自沿湖四周的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染源排放,其污染负荷占全湖总污染负荷量的69%;②面源,四周降水冲刷地面入湖。1992年雨山湖污染物来源汇总见表1。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驱动因素分析中存在"少数据"和双向作用机制的问题,采用灰色扩维识别模型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驱动因素识别方法。首先,阐述经济发展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方式;然后,确定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测量指标——总氮排放量(TN),以及影响因素测量指标,建立基于灰色扩维识别的灰色关联度模型。通过分析各影响因素子序列与系统行为序列的灰色关联度,识别农业面源污染的驱动因素,为深入分析、有效治理和评价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以流域为单元,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将为流域的规划、管理和保护以及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基本框架、指标选择、指标的评价函数、权重分配、体系建构步骤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以“自然条件限制因子-流域生态健康指示因子-人类活动影响因子”评价体系为基础,选择了水质、植被、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湿地、土地利用、人口、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河流自然化、人均GDP、土壤、水文和生物第一性潜在生产率等20项指标,构建每个评价指标的评价函数,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滦河山区流域和北四河平原流域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滦河山区流域和北四河平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为76和46,年降雨量、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我国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地带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正滇池水污染是我国高原湖泊富营养化污染治理的难点,"十二五"以来,农业面源污染相对占比上升到入湖污染30%以上,成为湖泊治理的重点。面源污染存在隐蔽性、广泛性、滞后性、风险性、难监测性特点,特别是这类污染发生区域在农村,主导产业是农业,利益主体是农民,治理难度大,是我国乃至世界湖泊污染治理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英项目实施情况,利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及泾阳县331份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引导农户化肥施用行为在污染治理中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的正确引导会减少化肥量的投入,最终影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效果。因此,在构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微观治理机制时,要重视具有引导农户生产行为作用的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并针对目前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控制农化物质的投入、发展沼气等,为解决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江西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省农村环境的现状,阐述了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危害,指出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已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提出了我省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用生态理念统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响绿色品牌,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逐步实现从污染控制到生态建设、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从点源治理到片域和区域治理、从行政命令为主导的环境管理到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导的环境管理,最终真正实现了我县县域社会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选择了海城地区生活污水、畜禽粪尿污染、精养鱼塘污染、化肥污染等几种主要污染源产生的CODcr、TP、TN和BOD5等,进行污染负荷量估算,计算各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和"等标污染指数"等指标,确定了各区域的面源污染负荷和污染发生几率。充分了解了海城市各区域面源污染的情况及特点,对于制定控制海城市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管理策略、工程技术措施、产业结构调整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择海城市畜牧业畜禽粪便污染这一主要污染源为研究目标,计算出畜牧业年面源污染负荷量,同时采用等标排放量和等标排放指数等对污染源和污染物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明确了该面源污染发生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农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面源污染严重等水环境污染现状以及污染物收集困难等农村污染治理现状,提出加强生态农村的建设、污水治理方案、对生态农业建设和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以及对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污染物的发生机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点源式,一种是非点源式,从两者的广度来看,后者明显要大于前者,点源污染的控制达到了某一个水平之后,非点源污染也会成为水体污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本文主要分析了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与展望,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煤化工项目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地下水环境产生污染,而国内相关的具有针对性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煤化工项目组成一般包括厂区和厂外区,对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厂区生产区及场外灰渣场的固体污染物,和厂区生产区及厂外事故水池、蒸发池的液体污染物;污染源类型包括点源、线源和面源;污染因子包括盐类、重金属、氨、酚、COD等。正确识别煤化工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因素对开展地下水环境监测以及防治措施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