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毕业生能否在保证完成学业的前提下,顺利就业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保证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从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与学业的关系入手,结合教育实践,提出了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时间差"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毕业生就业事关学生和高职院校的切身利益,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的质量,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模式为"一主多辅"型,随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逐步深入、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化和就业能力的增强,"一主"型就业的学生比例正在逐渐降低,"多辅"型就业的学生比例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与我国实现技能强国的战略目标紧密关联,疫情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凸显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分析L市高职院校2015-2019年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中的学生毕业去向、就业企业结构和毕业流向等三个维度指标,可知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落地难"、高职学生升学意愿强但渠道不畅通、高职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够高等.为此,应从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建立产教融合有效载体等方面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与我国实现技能强国的战略目标紧密关联,疫情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凸显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分析L市高职院校2015-2019年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库中的学生毕业去向、就业企业结构和毕业流向等三个维度指标,可知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落地难"、高职学生升学意愿强但渠道不畅通、高职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够高等.为此,应从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建立产教融合有效载体等方面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6):192-193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毕业生求职无疑将会面对更多的风险,这与高职毕业生个人安全意识匮乏、网络技术手段欠缺、维权意识能力不足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鉴于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该仔细研究"互联网+"环境的特点,认真遵循高职毕业生心理需求,进而提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高职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路径,构建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技能培养+氛围营造"三位一体的求职风险防范模式,从而有效推进"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学校推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制度的实行及各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容,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实施机构改革,企业减员增效,职工下岗分流等原因,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难就业的困惑。面对这些现实,优化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育,积极培育校园就业市场,帮助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强化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存在"错位",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社会认可度不高并存。通过对广州地区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实证研究,全面了解并分析新形势下广州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相关情况,力求为改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近期社会出现的"用工荒"现象的原因作出客观综合分析,认为"用工荒"现象并不代表目前就业市场供求发生了根本变化,而只是一种局部现象和阶段性的问题,并对"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原因作出解释.结合我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是很高,就业满意度较低,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在进一步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毕业生提出一些建议,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工作在黑龙江省开展三年了,得到了一定的社会认可。如何通过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工作正确引导优秀高中毕业生向高职院校分流,为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带来优质的生源。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非专业就业能力"不强这一短板。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并加强对学生"非专业就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本文通过对"非专业就业能力"的内涵及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非专业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