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刘大椿,马书春一、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和进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二次大战以后,现代科技革命更是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变迁,社会主义的演化,都与现代科技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恩格斯对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给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带来的不同影响,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规律认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技革命与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一样,造成了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由此而造成的新的物质生产方式的作用下,20世纪中叶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分层发生深刻而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改革是成正比和同时期的,科学革命与社会革命存在巨大关联性。现在看来,库恩新科学观虽然漏洞百出,但他对科学社会学的推动作用就像科技革命对社会结构的重要作用一样大,文章试图用社会革命的眼光来解读库恩的新科学观,并从中推出社会变革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5.
科学社会主义自诞生以来,其科学性已为一百多年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和历史发展所印证。但是,当代社会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现代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处在相对稳定的发展之中,而社会主义事业则在经历几十年高歌猛进的辉煌之后陷入低潮。现实向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课题,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到底还是不是科学?具体地说,科学社会主义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是否发生了动摇?所主张的革命道路和所依靠的革命力量是否已不合时宜?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大趋势是否已经改变?只有正确回答科学社会主义在现代科技革命中面对的新问题,才能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认清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一、知识经济没有动摇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对知识的依赖以及知识价值的凸显,使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的剩余价值学说受到了冲击。一些人认为: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知识不仅具有价值,而且能够创造价值,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难以说明知识经济形态下商品价值的形成与本质;以劳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技革命对整个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不能因科技革命而否定社会革命 ,用科技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 ,抹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同时也不能只看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而动摇我们发展科技的决心。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7.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核心科学之一,化学革命是现代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的发展对社会进步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并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化学家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确认识化学与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自觉地协调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全面把握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的互动规律.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一度引发了生态环境恶化和人类本能丧失、心理恐慌等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现代科技革命负效应的危害、特征、扩大化原因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加强生态文化和人文关怀教育.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科学发展观,是抑制现代科技革命负效应扩大化,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战后科技革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革命。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段时间内的“快速增长”,引起了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物质生活的深刻变化,对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必须对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生的科技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科技革命向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动力观提出了挑战。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并不是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否定,它和西方的科技决定论也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技术并非现代社会进步的唯一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的观点是对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技革命是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巨大革命力量,科技革命既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社会主义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革命决定社会主义的兴旺发达和兴衰成败,社会主义要战胜和超越资本主义,必须和科技革命紧密结合起来,以科技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壮大中超越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 1.第二次科技革命爆发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 ) A.文明时代 B.蒸汽时代C.电子时代 D.电气时代 2.垄断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B.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3.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C.生产社会化 D.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社会矛盾 4.中国历史最伟大最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主权范围、主权特性和主权实现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科技革命对传统国家主权观念的影响。在现代科技革命影响下,国家主权范围大大地扩展、延伸了;国家主权的绝对性出现了某种弱化的趋势;国家主权的实现方式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让渡与共享,由此,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同时,现代科技革命并没有影响国家主权的存在,国家主权并没有过时,它仍然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基础,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考察现代科技革命对国家主权的影响,旨在认识科学技术的国家主权功能,重视用科技实力确定自己的主权地位,并建立和拓展新的主权权利结构,以便更好地维护当代中国的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无产阶级用革命暴力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了资产阶级专政,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了资本主义的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的双重身份特征,决定了他们是缓和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因素,但中产阶级被雇佣的特性使他们最终成为促使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中产阶级自我管理的内在特性,也正在推动着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论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科技革命究其实质,是生产力革命,是管理革命和知识革命,同时,也是人类解放最重要的物质条件。生产力革命近400年来,人类社会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首要表现是生产力获得了空前发展,而这一发展的首要根源则来自科技革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将科学技术视为推动“历史的有力杠杆”和“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科技革命促使现代科技并入生产,直接转换为生产力,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近代科学革命与现代科技革命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思想的大解放、大革命,后者则体现为对生产力发展的直接推动。科技与生产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与乌托邦有着本质的区别。毛泽东着眼于中国落后的生产力 ,着眼于中国社会的历史现状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 ,深刻地论述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作用 ,阐明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特征 ,并成功地处理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 ,促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而乌托邦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是简单的批判和摈弃。  相似文献   

18.
《中学文科》2006,(1):53-56,92-93
识记: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工业革命的含义。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特点。第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 理解:概述历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活动:收集有关报道、资料,证实当代资本主义闰家的性质没有改变,并以此为内容,练写脚本,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在班上展示。收集俄国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马列主义曾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到社会主义建成这一历史时期看成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时期。众所周知,我国没有经过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而只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发展了资本主义。我党在建国前所领导的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目的是在全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政权,然后不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张闻天以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为工具,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系,形成了自己的资本主义经济观.土地革命战争之前,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认识持完全否定态度;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从理论上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关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概括,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新中国建立后,他对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