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沿海经济带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系列图编制”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国家专项“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下属预算项目“全国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一项工作内容,工作项目编号:1210820508,属于基础调查工作性质,主要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项目通过对我国沿海8个省(市、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数据处理,编制了我国沿海经济带近岸海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系列图件和成果报告。通过相关数据与相关图件,总结了我国沿海经济带(包括环渤海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近岸海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对我国近岸海域和四大经济带生态环境进行了宏观评价,初步建立了我国近海海域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农业地质调查”项目是服务于吉林省大农业的基础性、应用性项目。2003年3月22日吉林省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4300万元,由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具体实施。调查区地处吉林省中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1°38′~127°45′,北纬42°36′~46°18′,包括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松原市、白城市、辽源市所辖19个县(市)区,占全省总面积的50.8%,农业耕地面积为49623k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1.4%。项目组从2004年至2010年分阶段开展了吉林省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吉林省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吉林省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吉林省农业地质环境总体综合评价工作。提交成果报告4份、专题研究报告15份、成果图册7册、地球化学参数表2册,出版地球化学图集1册,发表论文45篇。  相似文献   

3.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在各省相继完成浙江、江苏、上海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以后,为进一步深化调查成果,组织实施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系列图编制”项目,进行长三角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系列图编制,为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提供基础图件和资料,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环境和卫生等领域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4.
“湖南锡田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勘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7年批准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所属计划项目为“南岭地区锡多金属矿调查评价”,是2002~2007年度实施的“湖南诸广山-万洋山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简称诸-万项目)的延续,项目工作主要包括1/5万矿产地质调查、矿区评价、勘查示范、靶区验证、综合研究等五个方面。其中,勘查示范工作在“五方协议”重点勘查区“湖南省茶陵县锡田矿区锡矿普查”项目探矿权范围内开展,由湖南有色锡田矿业有限公司出资,累计投入勘查经费约5000万,工作起止时间为2008年至2011年,勘查单位为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  相似文献   

5.
青海温泉兵站地区I46E014008等六幅1:5万化探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实施,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承担完成,项目起止时间为2012年至2014年. 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综合物探大队郑向光等人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提出温泉兵站地区分布有较大规模中基性火山岩,存在有一定规模的中酸性侵入岩,雁石坪断裂、布茸断裂、温泉兵站断裂等为导岩、控岩的较深大的断裂,楚多-查琼日断裂带为导矿、控矿断裂带等认识.认为该区域铁铜多金属成矿与中基性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具有形成铁铜多金属矿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采用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及归纳前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选择24个元素对祁连山玉石沟超基性岩带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以区域化探异常为主导,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建立了区内区域地球化学模式,对区内乃至祁连山区的区域化探异常筛选和评价及其地质找矿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把握地方和院校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情况,引导和促进其“建实建强”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重点工作.本成果是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委托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的“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项目为依托,由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牵头,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及六大区域调查中心(西安地调中心、天津地调中心、沈阳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参加共同完成的专题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专题研究总报告;评估总结及案例汇编;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研究相关论文及调研报告汇编;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能力建设评估数据库.该项研究历时三年,三十余位专家参加了相关工作,主要完成人有王文、韩英哲、张润丽、姚震、王小华、刘纪选等.  相似文献   

8.
“湖南桂东地区矿产远景调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5年批准的矿产远景调查项目,于2005年以“矿调〔2005〕12-8号”任务书下达给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2006年3月正式启动。调查面积2640平方千米,野外工作年限为2006~2008年。为明确下一步调查任务,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又下达了“矿调〔2006〕12-8号”任务书。总勘查费用740万元。项目在桂东地区开展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通过开展1:5万矿产地质测量(1660平方千米)、1:5万矿产地质修测(980平方千米)、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2190平方千米)、1:5万高精度磁测(2640平方千米)、1:5万遥感地质解译(2640平方千米)工作,查明区域控矿地质条件,圈定物化探异常和矿化有利地段;利用大比例尺地物化遥等手段,配合地表工程,开展系统矿产检查,提出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  相似文献   

9.
“物化探及遥感技术标准研制与修订”是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实施的“地质调查标准化建设”项目的工作之一,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等。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物化探及遥感系列技术标准综合评价研究”工作任务,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参加单位为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北地区油气勘探面临勘探目标日趋复杂、勘探难度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油田企业增储上产压力大,松辽盆地作为东北地区的主力探区,探明率持续升高,难以实现“储采平衡”,迫切需要扩大油气勘探新区和增加资源量。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组织实施“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部署并实施“索伦-林西地区油气资源选区调查”项目(项目编号:1211302108019-2)。索伦-林西地区为油气勘查处女地,地质地貌条件极为复杂,确定盆地范围,查明地层展布,特别是火山岩覆盖层下的地层展布与含油气性,面临极大挑战。该项目在地质调查程度低的松辽盆地西部外围和大兴安岭周缘地区,以中生界、上古生界为调查重点,开辟油气调查新区,探索油气调查新层系和新领域,查明区域油气地质条件及资源远景;选择重点地区部署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调查井(参数井)工程,揭示盆地地下结构、获取油气地质参数,力争取得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11.
“湖南1:5万召市镇、红岩溪镇、咱果坪、洗车河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220510)为“湘西-鄂西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子项目。经过湖南省地质调查院三年的野外工作及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的质量监控,在基础地质、物化探及找矿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新进展、新成果,获得了优秀级评价。  相似文献   

12.
根据调查区土地利用遥感解译结果及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土地利用情况,以区域土壤主要类型为基础,进行适当整合,以黑龙江省宾县-延寿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TC、Corg数据为依据,将不同土壤类型分别进行碳储量估算研究。结果暗棕壤高出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单位储量平均值11个百分点,这与暗棕壤的形成过程和特殊的植被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中心(以下简称“成都地调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区域地质调查事业单位,主要承担西南地区的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任务及相关综合研究工作。中心长期立足于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区,以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为宗旨,充分发挥自身的业务学科优势,  相似文献   

14.
“青海可可西里西部1:20万区域化探”是计划项目“西南三江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的子项目之一。项目通过开展区域化探扫面,查明测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浓集特征,为资源、环境评价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在发现各类区域性或局部地球化学异常的基础上,查证具有重要找矿意义的异常,对全区进行了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同时,进行了区域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分配及富集特征分析,为基础地质及其他领域应用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该项目工作起止年限为2007~2010年,实施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单位为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项目成果获得青海省2012年度地质勘查成果三等奖。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部华东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实验测试中心)是直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的实验测试机构,成立于1962年,于1992年通过国家级计量认证。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建设成为集化学成分分析、地球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有机污染物)成分分析、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及年轻沉积物测年、矿物物相分析和岩矿鉴定等检测及非金属开发应用研究于一体,承担全国或地方区域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测试技术研究与实验测试的综合性实验室,曾在全国地矿系统45个实验室参加的地质样品分析质量考核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6.
"1:25万青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国际分幅编号:J51C004001)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国家专项"海洋地质保障工程"中基础调查计划的工作项目之一,工作项目编号:GZH200900501,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该项目开展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目标任务是用现代地学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在1:25万青岛幅海域范围内开展系统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海洋沉积动力环境调查.查明区内海底地形、地貌、海底沉积物类型、地层结构及其分布规律,环境地质因素分布特征,矿产资源类型和分布状况等基础地质信息.编制满足国家需求并达到国家当代科技水平的中比例尺海洋区域地质基础图件.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为适时全面更新和总结最新基础地质资料和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社会建设,决定并分批、分层次开展中国区域地质志编制项目,这就是计划项目“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是该计划项目的工作项目之一,该工作项目任务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9年2月17日下达到宁夏地质调查院的(任务书编号为基[2009]01-12-11,工作项目编码为1212010911031),工作年限3年(2009~2011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对闹牛山——巨里河一带自々大地构造、地层、岩浆岩(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基底地层是Pb、Zn、Sn多金属矿床自々主要来源之一,Cu成矿与地层关系不大,浅成侵入岩和中深成侵入岩分别为Cu、Ag、Mo、Sb、Ni和Bi、Pb、Ag、W、Sn等元素成矿提供了矿源。地球化学场受深部构造隆起(区)带和区域深大断裂控制,地球化学场大多反映矿带的存在。认为该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对预测找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是陆地区域地质调查在海域部分的自然延伸,是海域地质工作和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是项基础性、公益性和综合性的海洋国土资源调查项目."1:100万海南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系"十一五"国家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工作起止时间为2006-2011年,项目总经费6910万元,图幅面积28万平方公里,是依据《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9)》开展的全面、系统、综合的基础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项目.  相似文献   

20.
西藏和内陆地区相比,地质找矿工作面临诸多的困难。一方面,西藏地理条件特殊,一些在内陆地区行之有效的传统找矿方法用在西藏,效果并不一定很明显。另一方面,西藏自治区的后备勘查基地看上去很多,但哪些点能真正实现突破,并不很清楚。作为西藏找矿突破战略实施的主力军,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充分发挥基础性地质工作对找矿突破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过在重要成矿带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