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年九旱,严重制约了吉林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的粮食增产。吉林省西部现有耕地面积大约220万hm2,约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50%,但水资源总量却仅占全省的18%[1],严重影响了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因此,在该地区发展多渠道节水农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青海可可西里西部1:20万区域化探”是计划项目“西南三江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的子项目之一。项目通过开展区域化探扫面,查明测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浓集特征,为资源、环境评价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在发现各类区域性或局部地球化学异常的基础上,查证具有重要找矿意义的异常,对全区进行了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同时,进行了区域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分配及富集特征分析,为基础地质及其他领域应用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该项目工作起止年限为2007~2010年,实施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单位为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项目成果获得青海省2012年度地质勘查成果三等奖。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拥有4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资源,是全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地区,介于东经121°11′至135°5′,北纬43°26′至53°33′,黑龙江省的亟待开发的旅游项目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极地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工业观光旅游、森林度假旅游、民族文化风情旅游等。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东部地区是山东省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带动全省发展的关键区域.近年来,随着区内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源开发强度、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大,土地资源环境发生了变化.为全面掌握土地环境质量基本状况,加快环境保护治理,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山东省地质调查院于2006年承担实施了"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项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省财政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利用矿产资源补偿费,安排的农业地质调查项目较多。由于目前尚无统一的工作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差别较大。主要表现在:工作比例尺、采样密度、采样方法、检测项目、评价依据、相关性研究和图件制作等方面问题,急待建立工作标准和规范,否则严重影响了成果报告的使用价值。本人根据与农业专家合作项目的体会,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和前人的工作经验,就上述问题提出粗浅的认识,和大家一起研讨。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以北沙泥质海岸带地区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是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启动的地质大调查计划项目“我国重点海岸带滨海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的一个工作项目,起止时间是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调查区选定在长江口以北至青岛近岸滨浅海区,包括两个工作区,即青岛近岸滨浅海区向南至江苏海岸带地区和长江口滨外区,其地理坐标分别是33°45′~36°00′N/119°00′~121°45′E和30°50′~32°12′N/122°00′~123°24′E。  相似文献   

7.
金忂盆地位于浙江中西部,包括:金兰衢盆地、常山盆地、江山盆地、南马盆地、东阳盆地、浦江盆地、墩头盆地和诸暨盆地一部分及其周围的山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120°47′,北纬28°15′—29°41′,面积约1.5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4.8%(图1)。它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红色盆地之一,是浙江丘陵盆地中最大的一个,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丰富,是浙江省一个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在各省相继完成浙江、江苏、上海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以后,为进一步深化调查成果,组织实施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系列图编制”项目,进行长三角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系列图编制,为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提供基础图件和资料,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环境和卫生等领域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整个地质普查勘探工作越来越困难和复杂的形势下,勘查地球化学的成就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矿藏地球化学通过已知矿床或矿田的研究,查明与矿体、矿床或矿田有关的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确定地球化学异常评价准则和标志,提高找盲矿的地质效果,本文笔者通过时已知矿床上的勘查地球化学研究,对于总结不同类型矿束地球化学异常的元素组合和分布规律,建立相应的地球化学普查准则,深入认识成矿和控矿的地质一地球化学规律和条件,以期解决矿床成因、矿质来源.  相似文献   

10.
“沿海经济带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系列图编制”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国家专项“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下属预算项目“全国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一项工作内容,工作项目编号:1210820508,属于基础调查工作性质,主要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项目通过对我国沿海8个省(市、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数据处理,编制了我国沿海经济带近岸海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系列图件和成果报告。通过相关数据与相关图件,总结了我国沿海经济带(包括环渤海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近岸海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对我国近岸海域和四大经济带生态环境进行了宏观评价,初步建立了我国近海海域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就化探异常评价时对异常元素组合、规模、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带性、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异常所处的地球化学场以及异常所处的地质背景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旨在从诸多方面对地球化学异常进行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科学、真实地体现出异常存在的价值,以取得更理想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在1999年开始实施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是针对第四纪覆盖区开展的基础性调查工作,是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评估和预警的基础。陕西省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国家基金项目,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主持承担,自2006年至今已完成“西安市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陕西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宝鸡地区)”及“陕西省多目标区域地区化学调查(铜川地区)”3个项目的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共计515538个。  相似文献   

13.
彭立华  王晖  王晓云 《科技风》2012,(16):150-151
区域化探会发现大量的异常,某些矿致异常具有相近的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已知矿上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分析总结,建立化探找矿异常模式,异常筛选评价及指导找矿。本文以1∶20万索伦军马场幅内已知的典型矿(化)点为例,对矿(化)点的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背景、异常特征结合异常查证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该地区找矿异常模式,总结了地球化学和地质矿产找矿标志,对该地区异常筛选评价、异常查证及找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医髋关节康复的特点和需求,研究一种基于嵌入式和传感器监测的脚踏转过的角度实时显示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下肢康复训练器的脚踏角度监测模块、嵌入式终端和手机实时显示脚踏转过的角度两大部分组成。以感知膝关节角度活动为例,根据临床数据设定不同身高、不同体型患者与训练器对应的距离以及不同的座位,患者使用下肢康复训练器进行康复恢复,通过对膝关节屈15°~30°,髋关节屈45°~60°活动度的原始数据进行监测,实现社区中医髋关节患者康复疗效判定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吉林省地质调查院于2000年至2005年间先后承担完成了多巴区幅、帕度错幅、昂达尔错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填图总面积47176平方千米,在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方面均取得重大地质成果,成果验收均为优秀级。其中昂达尔错幅、多巴区幅在2011年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中分获一、二等奖;多巴区幅荣获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同时这三个项目作为“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项目一同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吉林省地质调查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奖。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承担的“吉林区域地质调查片区总结与服务产品开发”项目是全国地质构造区划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子课题之一,其目的是系统总结第一代《吉林省区域地质志》以来吉林省区域地质研究的新成果,针对重大地质问题,开展地质调查与专题研究,编制吉林省系列地质图件,编写《吉林省区域地质志》。目前,已经完成1:50万吉林省区域地质编图、1:100万吉林省航磁异常(△T)图和布格重力异常(△g)图的编制;初步完成1:100万吉林省地质构造图、第四纪及地貌图、变质岩图和岩浆岩图;编写《吉林省区域地质志》文字报告100万字。补充采集大量微体古生物化石,重新厘定吉林省地层划分系统;获得了一大批新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合理划分了构造岩浆事件,建立了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分析讨论了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构造事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的现状、成就与问题陕西省大部地处黄土高原,农业历史悠久。全省土地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980.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96.43万人,占总人口84%;耕地面积5,663.04万亩,占总面积的18.4%;林地面积6,800万亩,占22%;草地3,800万亩,占12%;  相似文献   

18.
王明珠 《资源科学》1987,9(4):26-36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北纬24°30′—30°6′,东经113°24′—118°30′之间,是一个三面环山向北开口的红色盆地。它以鄱阳湖为中心,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呈阶梯式抬升,构成湖区一阶地平原—丘陵岗地—山地的半环状地貌。山、丘、岗、平的比例约为3.5:4:1.5:1。境内气候暖湿、土壤资源丰富,是我国粮食及亚热带经济作物林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因此,进行全省土壤资源质量评价和数量统计可为江西大农业布局和农林牧配置提供土壤条件方面的科学依据,进而对整个中亚热带红黄壤地区的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详细分析了四门子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条件和地球物理条件,并以此为基础评价了外围预测区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金华市孝顺、澧浦两镇农业"两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调查研究,发现该区土壤养分单指标含量丰度不一,差异较大,特别是大量元素N、P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尤其N元素缺乏明显;区内土壤环境质量较好,无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土地,建议后期对Cd元素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的土地进一步开展周围环境、农产品等跟踪调查,查明原因;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以二等(良好)、三等(中等)为主,极少分布四等(差等)土地;灌溉水环境地球化学等级为一等;大气干湿沉降物环境地球化学等级为一等;今后,建议加强土地保护,科学规划,安全利用好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