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如何更充分地体现出德育的时效性是每位教师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学科教材中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充分发掘教材本身具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在新课标九年级英语教材中渗透德育,可以采取"小组工作坊"、英汉语言对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以及开展课外英语实践活动等策略。只有既结合了学科的特点,又把德育同知识的扩大和文化养分的汲取有机联系起来,才能融德育与智育于一体,切实推进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陈涛 《宁夏教育》2010,(6):51-51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主,充分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掌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把德育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内涵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体育教学中加以渗透。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握学科特点行之有效地进行德育,语文学科有着明显的优势。多年来,我一直注重把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教材内的德育素材,寓德育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巧设开篇,注重德育渗  相似文献   

4.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的自然渗透,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思想因素,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实际找准文化知识和德育结合点,上课时找准德育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科教学和德育的有机结合,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历史教学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德育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功能,因而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是广义范围的,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历史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内容,只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社会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6.
肖相桥 《广西教育》2013,(29):81-82
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塑造学生心灵的活动。数学课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德育落到实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德育。一、钻研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并不突出,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课堂教学中。比如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有这样一  相似文献   

7.
数学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是实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思想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教师在攀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数学学科的德育因素并将德育渗透到知识裁体中去,把传授数学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的观点、信念、情操、性格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协调发展,成长为德艺双馨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课是对初中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它不仅在学科德育工作中,而且在整个德育工作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准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的德育资源,把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情感体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本人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依据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感恩父母教育进行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9.
魏燕妮 《甘肃教育》2014,(16):105-105
正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德育最丰富的学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把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把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挖掘教材,以德育情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阅读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解内容、学习知识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在于强化它的德育功能,达到以德育情,以教材内容助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反复推  相似文献   

10.
古代文学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乔显浩把德育工作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把德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即将德育寓于正常的学科教育中,使学编者按: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同时接受相关的德育,一方面可以让德育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贴近,发挥德育的激励功能,起到学校各项工作健康...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按照这一精神,教师应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德育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的途径与方法。教学中笔者注意强调德育渗透的三个原则:有意原则、有序原则、有机原则。“有意”:即教材与德育目标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同步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行德育的目标控制;“有序”:即对教学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优化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使一个观点、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有机”:即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契合点,找准某一知识或训练点为突破口。这样,教师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育人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2.
高中数学教材侧重知识的传授,思想教育的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相似文献   

13.
闫生杰 《甘肃教育》2014,(20):113-113
正小学科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解析教材、挖掘教材,在提示知识点的同时挖掘德育的内容,通过创设情境、适时引导,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德育,德育忌空洞说教,应该注重德育的实效性。所谓实效性,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目的性。实施的可行性是教育的创意、设计、理念,以及使其操作的可行性,而实施效果则是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证明,要想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渗透德育,教师只有掌握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紧扣教材,注意渗透的自然性德育渗透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把德育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科学性与德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讲授与德育的水乳交融。二、把握学科特点,注意渗透的生动性教师只有深刻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体系,把握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才能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在日常的教学中,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内容是各不相同的。这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15.
化学教学中有着极其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及其它思想教育内容,现从下述3个方面谈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把思想教育与化学教学结合起来。一、充分发挥教材德育功能,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在新编教材中充分注意了把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本学科的教学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着力于通过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不忘尝试着渗透德育教育。一、从教材中挖掘德育素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德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再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最后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  相似文献   

17.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好德育工作,除了建立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放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各学科的横向渗透,努力在备课上增强教学大纲、德育大纲的“双纲”意识,尽可能挖掘、梳理、提炼德育因素,并根据学科的特点,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突出题材中显性教育因素,挖掘教材的隐性教育因素,补充教材外的相关因素。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各学科教材所内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使德…  相似文献   

18.
深化德育,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这是我们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要做好这一工作,我认为,目前,我们应注意做好以下两项具体工作: 一、要充分发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历史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是我们历史学科开展德育工作的依据。离开这一依据,历史学科的德育工作就寸步难行,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也成了无稽之谈。所以,充分发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是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大纲里,把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因素,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德育有机地融为一体,主动地把德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数学教学和教研实践,谈谈自己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一、摆正位置,明确中心小学数学教学中,基础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是互相联系的,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教师要把握好“德育是首位,教学是中心”的关系,处理好知识点与教育点的关系,做到在教学中以教育点统率知识点,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使学生…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只有把德育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同时,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因素,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