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社会资金涌入这个领域,紧随而来的交通建设领域腐败问题也呈现多发、易发态势。文章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积极探索防治交通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的新途径、新办法,作出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国有施工企业腐败问题高发,全社会对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频发深恶痛绝。笔者认为当前形势下推进国有施工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刻不容缓。通过剖析当前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的特点,分析发生腐败问题的危害,提出加强国有施工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日益突现,成为社会和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对扶贫工作的重视以及项目和资金投入增多等,给贫困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利的同时也使得腐败在扶贫领域蔓延滋生。当前,扶贫领域腐败日益成为国家工作人员腐败的重灾区,根源于该领域监管力度不强、金钱诱惑大、公民维权意识低等。本文从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从完善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加大政策宣传,政策深入民心等方面着力治理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长期被社会视为"一方净土",然而,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力和规模的扩大,办学经费和可控资源的增多,腐败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产生腐败的因素是多元的,其中权力腐败是重要根源。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监督、制约权力的有效机制是遏制腐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惩治和预防腐败事关国家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人的自由发展,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腐败问题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国土资源系统已成为腐败高发、易发部门,探讨和研究如何有效治理国土资源系统腐败问题在反腐败领域具有全局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房价的持续上涨以及全国各地房地产行业中腐败案件,尤其是大案、要案频发,腐败问题已经渗透到从土地批租、银行贷款到工程检查验收、公租房分配等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环节,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和腐败的易发、高发领域,腐败行为也更具有投机性和隐蔽性,此行业的腐败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也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秘书腐败问题越来越受关注,秘书利用自己是领导者的"参谋助手"身份进行腐败,已逐渐成为一种较为隐蔽性的腐败形态,它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性。文章主要从秘书腐败的特点出发,分析秘书腐败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防治的措施,对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工程建设领域因其掌握大量政府资金的流向,成为腐败行为的易发高发频发之地。如何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干部队伍建设,寻求符合工程建设特点、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防控体系?经过认真调查研究与探索,笔者认为,深入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加强惩治和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体系建设的创新之举,是工程建设领域源头治理腐败工作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干部腐败问题现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反腐败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导致腐败的主要原因有: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权力监督机制的虚弱。要彻底遏制腐败,一要清除封建思想流毒;二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三要构建强有力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校基建领域的腐败问题及成因,并详细阐述了行政伦理与高校基建腐败问题的关系,最后提出基于伦理视角的规避高校基建领域腐败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在近期查处的腐败案件中,35岁以下干部已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人称"35岁现象"。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腐败已经成为危及高等教育公平、教育质量与教育未来发展的国际性、共同性问题。由于不同国家制度、民族价值观、民族文化心理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各国不同程度、不同表现形式以及不同影响的高等教育腐败问题。文章重点分析国际教育腐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主要表现,主要探讨了目前高等教育中的反教育腐败的发展趋向,希冀为我国加强高等教育的教育廉政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腐败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存在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腐败是颗毒瘤,非铲除不可。本作主要从法律制度、人民群众、监督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惩治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工》2014,(6):46-46
《广州日报》评论指出,近年来,交通系统官员密集落马,交通领域已成为腐败高发区。据不完全统计。最近20年来全国已有14名省级交通运输厅厅长落马。交通厅长成为“腐败高危人群”,腐败高发区是怎样炼成的?恐怕还得向制度求解。好的制度让坏人变好,  相似文献   

15.
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最大威胁.解决腐败问题需要标本兼治,其前提是找准病源.外部(客体)的体制、封建遗存以及不良文化环境因素,内部(主体)的不重视主观世界改造、放松个人修养,二者共同作用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治理腐败的斗争中必须重视从文化角度着手.  相似文献   

16.
腐败问题,深恶痛绝,国家也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干部队伍的廉政素质建设是抵御腐败的基础;加强制度建设是防治腐败于未然的有力手段;深挖细查、严惩腐败分子,是防止腐败现象滋生的重要措施;公开办事过程,增加透明度,规范议事程序,对权力进行适当的分解,引入制约机制、实行干部异地交流,重点岗位轮换制度,公务员回避制度等是防治腐败顽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基础建设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基础建设领域的腐败行为时有发生,发案率居高不下,形势不容乐观,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本文列举了高校基础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成因,说明这种腐败行为所带来的危害性,并提出几点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建设工程招投标是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腐败问题的关键环节,而推行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有利于维护建筑市场秩序,推动招投标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通过电子化招投标的创新,使评标更加公开、公正、公平、科学合理,较好地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的发生,进一步优化了建筑市场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9.
腐败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最大威胁。解决腐败问题需要标本兼治,其前提是找准病源。研究者对腐败的产生原因有很多深入而独到的见解,我们认为外部(客体)的体制、封建遗存以及不良文化环境因素和内部(主体)的不重视主观世界改造、放松个人修养的共同作用,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治理腐败的斗争中就必须重视从文化角度着手。  相似文献   

20.
管理伦理化是高校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视阈下,高校管理作为社会生活的特殊管理领域,美德和善行是高校管理干部道德之应然取向。"仁爱"、"良心"、"正义"、"节制"是高校管理干部必须具备的个人美德,更应该成为高校管理干部的道德责任。我们要从管理干部道德教育和管理干部的个人道德修养与实践两个方面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