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人类社会的演进,大多是由渔措到畜牧,再由畜牧到农耕。这些先民们生产与生活的情状,在甲骨文中也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比如“渔”,甲骨文从鱼、从手、从线,意为用鱼杆钩鱼。“逐”,甲骨文从鹿、从足,意为追逐野兽。“摧”,像人手持木棒击鸟。这些文字反映了先民们在渔猎经济时代的生产、生存方式。“采”,甲骨文像以手摘野果之形,反映了先民以草木的果实根茎作为食物的原始生活。“牧”,甲骨文像手持皮鞭放牧牛羊之形。  相似文献   

2.
上古神话传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民创制汉字的重要材料.以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和历代典籍为依据,坚持文字、文化、神话互相求证的原则,对炎帝、黄帝神话中的文化精神进行解读,以期对炎黄神话中隐藏的汉字文化现象进行更为深入的多元解析.  相似文献   

3.
斯瓦迪士(W.Swadesh)的《百词表》(实词部分)在甲骨文中有较为充分的体现。无论从词汇还是文字看,甲骨文所涉之核心词是最接近先民的社会生活的词汇,体现了核心词的性质。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可知汉语中的核心词在殷商时代就已具备了。在众多的甲骨文核心词的研究方法中,语义场的研究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是一部从文字训释视角,来阐释中华文化的汉字宝库。它不仅详实地展现了先民的生活状态,而且充分展现了汉民族作为农业民族所独有的思想认知。本文主要通过对《说文解字》中部分文字训释的分析,探讨了在许慎的文字训释中表现出的先民对待农业及其相关事物的认识,以及文字训释中所体现出的农业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字形是汉字三要素之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价值。由于汉字形体总量巨大,加之汉字具有以形表意的性质,因此,汉字形体隐含了古代社会众多方面的信息。依据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体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先民们所处时代的风俗与文化方面的一些内容,例如当时的饮食起居、生产劳动、刑罚战争、神话传说等。  相似文献   

6.
甲骨文是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服饰”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甲骨文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有关于“服饰”的文字.文章通过对这些文字的探究来解读其功用,并进一步解读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有成熟体系的汉字,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从甲骨文构形,人们可以看到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殷商社会面貌。"姓"、"妻"等汉字的甲骨文字形明确地反映出殷商社会群婚、抢婚的习俗,"葬"、"官"等汉字的甲骨文字形,客观地体现了殷商社会天葬、船棺葬的习俗。这些婚丧礼仪是先民生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有成熟体系的汉字,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从甲骨文构形,人们可以看到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殷商社会面貌.“姓”、“妻”等汉字的甲骨文字形明确地反映出殷商社会群婚、抢婚的习俗,“葬”、“官”等汉字的甲骨文字形,客观地体现了殷商社会天葬、船棺葬的习俗.这些婚丧礼仪是先民生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四千多年前就已出现的甲骨文被认为是一种经过了几千年发展历程的比较成熟的文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本文主要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语言研究方法,对甲骨文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来分析说明"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以及其成熟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0.
正如悠久而漫长的农业文化成就了房屋与土地的价值一样,农耕经济使得"牛"这种牲畜在华夏民族的生活中变得不可或缺。然而农耕却不是"牛"在先民生活中的唯一社会功用,我们在先民的文字训释中可以看到"牛"所扮演的各种角色。  相似文献   

11.
巴马是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借助文化生态学的有关原理及研究方法,结合田野调查资料,解析了巴马长寿现象的文化生态,认为巴马长寿现象的存在有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生态和精神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口承语言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心理情感等在民俗中的反映,民俗的口头创作不仅是一个民族民俗文化的传说,也是人类有文字记载前,先民文化生活的总汇,维吾尔族口承语言民俗是维吾尔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具体的表现。重视和研究维吾尔族口承语言民俗文化发展的特征,在了解维吾尔族过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等方面,不仅能为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理解、丰富人类生生不息的民俗文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和材料,而且也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就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而言,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要求。在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与要求,是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化生活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看,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化的发展,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瑶族信仰中,雷神是具有复杂社会职能的神,其关键职能就是生殖功能,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国即为繁衍生命和丰饶农业。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诸神中雷神在瑶族中占的地位十分重要,瑶族先民把生殖的祈盼寄托于雷神,雷神的生殖功能通过许多文化形式来体现,如洪水神话、祭雷仪式、禁忌等。  相似文献   

15.
禁忌化深深地植根于各国的本土化之中,体现着它们各自不同的化背景、社会心理和演变发展,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本拟从禁忌化的特点及其分类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阐述。从而为外语教学提供现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记载了众多的祭祀方式,酒祭是其中之一.酒祭体现了先民的酒崇拜,同时,频繁的酒祭也反映了商代发展比较好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稻米作为花腰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产品,日常饮食也多是围绕稻米展开的。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稻米注重的是其使用价值,但在岁时年节、人生礼仪、社会交往等特殊的时间和空间,稻米的历史文化价值则凸显出来,成为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载体。具有符号和象征的作用,与“花腰傣”文化情感、群体认同具有密切的联系。文章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入手分析,比较直观、系统地呈现“花腰傣”社会中稻米的历史文化价值,整合分析了稻米在花腰傣社会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18.
明代中后期以来,在珠江三角洲地域社会变迁与珠玑移民南迁故事的演绎进程中,良溪地方精英成功运用民间社会广泛认可和实践的文化策略来建构自身的祖先记忆与社区记忆。良溪的“圣地化”,是在充满文化竞争和文化权势博弈的过程中逐步发展、逐步为地域社会所广泛认可的文化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文化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心理学以理解人类心理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为起点,突出了文化脉络、社会生活、历史背景等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文化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文化转向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科学心理学关注文化问题的必然结果。文化心理学的发展,体现了心理学中文化的重要性,也体现出继续探讨文化与心理学关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