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于晚清遗老的研究还不为学界所关注,特别是对于晚清遗老陈夔龙的研究更是稀少。利用现有的史料,对于晚清著名遗老陈夔龙,从其生平、得意的宦海生涯以及其思想作一分析,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陈夔龙。  相似文献   

2.
陈夔龙思想保守,性格忠厚而宽仁,处事谨慎而圆滑,才能勤敏而练达。甲申(1884年)入川获丁宝桢垂爱,得初步锻炼。丙戌(1886年)中进士为崛起的前提。甲午后厚积薄发,陈夔龙凭其杰出才能得到权臣荣禄、李鸿章的赏识与青睐,不啻为崛起肇端。戊戌经荣禄引荐,复为奕劻倚重;兼之陈妻许氏作用,其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庚子乱局的枪林弹雨中,陈夔龙的才能全然施展开来,出色的调处与表现,为人惊佩,深得慈禧、奕劻垂青与重用。辛丑后又加张之洞推重,督抚地方,开启辉煌疆吏人生和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3.
1902年由漕运总督陈夔龙创办于清江浦的江北大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江苏官方最早创立的四所高等学堂之一,也是当时全国最早创办的为数不多的官办高等学堂之一,1903年江北大学堂更名为江北高等学堂。之后,因漕运总督撤消,津浦铁路的通行,以及学堂内部管理不善等因素,一变而江北初级师范学堂,至民初,则演变为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4.
陈夔龙是晚清重臣,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一生诗作颇丰,但最为人所知的是他个人自述性质的《梦蕉亭杂记》,该篇自述其一生的经历和耳闻目睹之事,后由其儿整理成书。该书展现了陈夔龙自身的性格和政治立场,有助于后人对晚清重要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认识,也反映了清朝晚期的诸多弊病,对研究近代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面对危机,胡佛总统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结果使得危机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参加竞选,以绝对的优势击败了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上台后,大刀阔斧地在金融、工业、农业等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罗斯福"新政"。在罗斯福"新政"的一系列措施中,其中对工业的调整被认为是"新政"的中心措施,这是为何呢?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政"正式确立了近代教育体制,促使青年期现象在全社会迅速拓展,青年的近代含量剧增,青年的自觉自立意识形成,社会也开始正视青年的独立存在.因此,新政时期,是青年普遍化趋势正式形成时期.但由于"新政"教育改革弊端丛生,导致青年普遍化远未从趋势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寒山寺古钟去向之谜寒山寺以钟传名,到此游览的游客都想亲眼目睹一下张继诗中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古钟。但现在寺中所悬的是清人陈夔龙所铸的铁钟和日本人士所铸的一口铜钟,不但唐代张继诗中的唐钟早己不存在,就连明代所铸的铜钟也不知去向。唐钟早已失传,明代本寂禅师重铸了一口巨钟,唐寅《姑苏寒山寺化钟疏》中记载颇详。据传此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由于国家战略态势的变动,直隶成为战略敏感地带,亦是朝廷重兵集结之区。甲午战后,清政府锐意裁兵,直隶绿营的裁撤程序也随之启动,历经王文韶、裕禄、袁世凯、陈夔龙等人的裁撤,迄至清亡,尚未完成裁撤任务。直隶绿营的裁撤在不同的时段,裁兵诉求也迥然相异,映射出多重的政治信息,是观察晚清绿营裁军的窗口。通过对直隶绿营裁军的研究,为我们考察晚清绿营裁军提供了极好的面相。  相似文献   

9.
正"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不仅是史学研究的热点,也是中学历史课程的"座上宾"。笔者近来研读《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下面简称为美国课标)中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内容("美国史"时代8:"大萧条与二战","世界史"时代8:半个世纪的危机与成就)①有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在课程标准"大萧条与二战"的前言部分,美国课标研制者阐述了他们对"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理解。归纳起来有: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为了全面提升区域教育质量,近年来,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素质教育的总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新政"。"教育新政"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简政放权",减少干预,鼓励学校立足校情,主动创新,自主发展,自我超越,进而实现区域教育质态的整体提升,办人民满意的"美丽学校"。"教育新政"的出台,犹如给基层学校注入了一剂兴奋剂,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学校自主办学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