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一定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小就形成喜欢学习的倾向,实现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华章》2007,(Z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对它有兴趣,就能达到预期目的,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在学习中产生极高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去主动寻求知识和参与学习活动。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张艳丽 《成才之路》2009,(24):I0008-I0008
兴趣是成功的前导,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因此,要想让学生“乐学”数学,首先做到的就是要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产生兴趣,学习就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也就产生了求知欲望,学生才乐意学习,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的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乐意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下面,就本人十余年来的数学实践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翟晓飞 《新疆教育》2013,(7):152-153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一定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大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去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巧妙地把一些课本知识同我们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其实我们身边的好多事情都是和数学在打交道,让他们慢慢地去接受抽象的数学知识,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乐此不疲”。就是说: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有兴趣,愿意去干,这是干好事情的前提。试想一个人本来不想干这件事情,你却勉为其难,很难设想他能干好。同样,对于语文的学习来说也是如此——兴趣第一。要想激发差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必须启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入迷,才能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引发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8.
培养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最重要的手段,有了兴趣学生才乐意走进数学,才愿意品味学数学的乐趣,才会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才会有展现自我能力的欲望。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才能够愿意听教师讲课,才能够主动去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因此,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在兴趣主导下进行,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数学,这一令人"头痛"的学科,令莘莘学子望而却步,有人甚至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而影响前程,遗憾终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决定一切,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每个人对数学都有强烈的兴趣,哪有学不好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直是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下面笔者就工作中的几点成功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王小芳 《考试周刊》2014,(37):61-61
<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强弱。一、渗透数学思想科学愈发达,需要的数学知识就愈多。哪里有"形",哪里就有"数",哪里就少不了"数学"。可以说,当今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吴新慧 《成才之路》2009,(35):50-5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变得更加重要。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就最清晰。思维活动也就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如果打好数学的基础,就能够为一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便利。小学生由于年纪小,对学习的持久力不强,所以教师要有耐心,想方设法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在课堂里安静地坐下来,让他们乐意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让他们能够快乐地主动参与整个知识的获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往往是辛苦的,更是数学学习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兴趣较低,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学习数学,把数学学习看成是一种压力,很少有学生去主动学习数学,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怎样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呢?根据几十年的教学数学经验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孙改芳 《新疆教育》2013,(11):33-33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一定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大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我尝试在保留传统教学的工具性的同时,把举例子、多媒体教学多种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融入其中,将生活哲理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使学生能更轻松愉快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小学教师现在最头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下降。农村小学生由于学习年段逐日上升,面临的数学内容的难度加强,且学习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农村条件的限制,很多器材和教学设备不齐全,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不能够跟上课堂的需要,导致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不愿意花心思去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愿意参与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与学习乐趣,从而使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们主动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某项活动,是兴趣使然。具体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也是如此,教师要想让学生热爱数学学习,并且自觉主动地学习数学,就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然而,数学这门学科集系统性、逻辑性和抽象性于一身,常使学生感到学起来困难重重,而且,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也证明,当前的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愈发降低,这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如何更好地激发、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9.
赵丕锋 《师道》2009,(5):26-26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思维的催化剂。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谈几点看法。一、重视导入环节鼓励主动参与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此变得更加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