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原文化发展紧密结合,构建具有郑州古都特征和现代都市特色的中原生态文化体系,是美丽郑州建设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必然要求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年计划",空前地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文章首先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及其特点,提出构建"美丽中国"的苏北画卷,然后描述了苏北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并进行了分析,最后为苏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构建巴木通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核心理念。兴隆林业局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与巴彦、木兰、通河三县联合,建设"巴木通生态文明示范区",构建林业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践行,是生态文明理念现实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实现了对"生态文明"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升华;强调"突出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进"三大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路;构建"三大格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体现;增强"三大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加强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这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教育使命与时代诉求。与环境教育不同,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致力于使受教育者逐步成长为一个有益于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并且具有变革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雄心抱负与精神气质。在教育内容上,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包括生态认知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生态审美教育等五个方面。为了使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在实践中顺利推进,我们亟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立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构建一套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必须深入践行的重要内容。为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总战略部署与国策,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建设与理论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本文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提升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深入践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10.
公民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公民生态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民的新生素质。与其他素质相比,公民生态素质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强调人对自然的伦理道德情怀,体现了人类素质的进步性,突出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系统性。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公民的生态素质具有特定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健康和谐的生活、社会物质基础、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国家正面国际形象的构建等众多层面。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系统地阐述了今后五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本文研究了老子生态哲学的主要内容,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各复其根",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难题,即如何利用资源、科学技术和如何组织消费,并以老子生态哲学当中的一些观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2.
和合,是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和要素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以和合思维方式把握不同的现实主体,并整合中国优秀生态道德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和合各种教学手段,才能够培育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现实的人"的生态人格。拥有生态人格的现实个体,能够尊重作为有机整体的自然,在把握人与自然和合的内在根基基础上,能够关爱自然和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诠释了"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阐述了"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教育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提出教育生态文明视阈下实施"生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确立"追求生态文明"的目标价值,充实"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内容,构建"契合生态文明建设诉求"的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以学生自身生态道德建设带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这是高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内在要求。本论文将立足学生生态观念培养,从"生态道德观念"入手,阐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生态文明现状的全面分析,提出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建立生态政治、发展循环经济三方面的有效路径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需要从其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进行探究。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制度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践行理性的生态文明行为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是搞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了解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掌握情况,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目前仍然存在于领导的讲话中、学者的研究空间里。虽然有环境保护部门的倡导,却没有在普通的人民群众中形成"气候",也没有形成新的文明范式。在STS视域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明确"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概念;其次,要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性",坚持生态自觉,形成生态文化。第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理性共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作为文化存在展示自身无限超越潜能的新阶段,是文明范式实现生态转型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伴随生态危机的多发及党和政府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建设生态文明已在我国达成共识。然而,这种认识的转变并不意味着生态文明形态的唾手可得,科学合理的建构途径应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其中,培育科学的生态意识,设定合理的战略举措,创设有效的监督机制及建构持续的环境修复与保护机制,是实现美丽"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建设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一个全新命题,在举国上下引起了持久而广泛的热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乃是继黄色文明、黑色文明之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党和国家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再次得以凸显。作为武陵山脉主峰的梵净山素有"贵州第一名山"之美誉,尽管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但近年来也面临着一些新形势、新挑战。从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生态建设等方面,以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相结合为视角,着重探讨梵净山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路径,对梵净山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