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单独二孩生育政策于2014年正式实施,但近一年现实表明,二孩申请远低于预期。本文认为,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存在"东亚现象"可以作为这一现象的理论解释。同时,决策前期的生育意愿调查受政策的逆反效应、舆论的助推效应和"搭班车"的社会心理效应的影响使得二孩生育意愿调查结果偏高。本文利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在北京市东城区进行的三次生育意愿调查中双独家庭的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对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适用群体的生育行为进行了预估,并对生育政策进一步调整方向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5):114-122
近四十年来,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生育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人口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利用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检测数据对女性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普遍较低;年龄、户口性质、一孩性别等人口特征因素,均会对女性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社会和家庭双重角色之间的冲突,也会影响女性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社会公共服务的享受程度,也会极大地影响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因此,应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完善职业女性二孩生育制度、加强"全面二孩"政策的宣传。  相似文献   

3.
2016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对"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中国人口政策进入一个新阶段。文章通过收集了近几年中国人口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人口现状,认为"全面二孩"政策能够有效缓解我国人口结构矛盾的问题。此外,借鉴于其他国家实行的鼓励生育措施,我国也应尽快建立相关社会福利政策来鼓励生育,提高人民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4.
论文在新的生育政策背景下,以贵州省多个高校的已婚青年教师生为样本,调查分析高教已婚青年教师的二孩生育意愿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政策因素对高校教师的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比较弱,而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对高校教师的二孩生育意愿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7,(1):44-48
通过对南阳市H镇农村女青年的生育意愿的调查发现:其理想生育年龄段为26~30岁,理想子女数以2个为主,性别偏好于"男女都一样"。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养育成本和计生政策是四个显性影响因素,其中养育成本是制约"全面二孩"政策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因素。"全面二孩"政策激发了部分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较大的实施空间,因而政府需重构和谐的家庭伦理体系,着力消除就业歧视,健全整体性配套制度,以促进"全面二孩"政策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面二孩政策下漳州地区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助力漳州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方法:采用自制问卷《漳州地区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就漳州市区县随机调查和筛查获得的539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①漳州地区二孩生育问题得到大学学历和事业单位人员的更多关注(占73.1%、44.5%));②总体上看,有二孩生育意愿的人群占多数(57%);③性别偏好上看,认为"男孩女孩都喜欢"的人群占多数(84%);④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生育二孩(占64.9%),并且生育二孩能够增强家庭幸福;⑤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的强烈程度在性别、婚姻情况、是否是独生子女、配偶是否是独生子女(未婚者不计)、年龄和月收入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sig=0.024、P<0.05,sig=0.000、0.007、0.001、0.000、0.003、P<0.01);⑥年龄、抚养照顾孩子的精神压力、周边朋友生育二孩的影响对育龄人群二孩生育具有显著影响(Sig=0.042、0.038、0.039,P<0.05)。结论:本次调查突出的有六大发现。资政参考:在助推漳州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和构建生育文明上具有多方面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使用中山大学2014年CLDS(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微观数据构建Probit模型,采用分样本回归法研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流动意愿与二孩生育意愿的关系,结果显示流动意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二孩生育意愿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将社区是否有老年活动室和医院或诊所两个变量作为工具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投保将使二孩生育意愿下降19.9%,流动意愿每上升1个单位,二孩生育意愿降低4.78%;进而提出了优化养老保险产品以提倡多元化养老模式,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减轻农民的生计成本及负担,提升生育者的个人综合能力以增强其对生育成本的负担力,积极创建安全社区以增强邻里关系和谐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从2016年开始我国实施"全面二孩"的新的人口政策,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至此拉开"全面二孩"序幕。然而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两个指标同时出现下降,政策导向收效甚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首先阐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进,通过二孩政策推出后对人们生育意愿的影响的调查,分析二孩政策实施的困境,最后提出将"全面二胎"政策真正的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下简称"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然而,在寄望"全面二孩"政策缓解我国低生育率、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重视"全面二孩"政策引起的人口变动对我国教育领域产生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影响。因此,"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后,亟需对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10.
生育政策是影响人们生育观念、优化人口结构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人口的稳定、合理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应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对杭州市“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80后的生育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80后的生育意愿增强,对孩子性别偏好不明显,生育二孩的间隔大约为3—4年。基于此,杭州市政府应通过提供优质的生育服务;加大基础教育资源的供给;根据不同年龄段及生育间隔,及时做好应对生育高峰的准备;加强对“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的监测力度;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的扶助制度以及提高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等措施来正确应对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先后出台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全面三孩”的生育政策,以应对“高龄少子化”社会的趋势进程。渐进式放松的生育政策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取决于目标人群在婚嫁、生育、养育、教育方面的观念及行为反应。本文基于“七普”数据,从“流动人口”跨区域迁徙特征、适龄人群婚育意愿及决策比较等维度进行分析,阐释政策变迁与社会行为的互动效应,就完善与“三孩”生育配套的“政策篮子”提供政策建议。研究认为,要尊重适龄人群的“类差异性”,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要“均衡化”城乡资源配置,科学引导适龄人群理性流动;要积极培育生育友好型文化,协同营造良好的婚育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专版要目二孩政策对教育有何影响?全面放开二孩,教育咋"接招"?专家话二孩支招教育编者按:"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的新政一公布,立刻引发社会热议。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虽然专家认为,全面放开二孩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但因一方面是经济压力加  相似文献   

13.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作为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重要群体,体制内人员生育意愿的释放对中国人口结构、整体人口素质提升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Ols和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体制内身份对生育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制内家庭的平均生育数量比非体制内少生育0.19个,生育二胎以上概率比非体制内家庭低12.9%,体制内身份对生育数量选择影响是显著的;另外,户籍因素、教育程度、民族、初婚年龄都对居民的生育行为有显著影响。本文认为,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优化既要关注生育政策调整对人口数量的提升效应,也应重点关注生育政策对中国人口结构和人口质量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全面二孩"政策是我国根据人口自身的发展规律、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情况、人口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情况作出的科学决策。文章针对"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父母的二孩生育意向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68.3%的家庭有二孩生育意向,父母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孩子抚养方式以及城乡分布等因素对父母的二孩生育意均向有显著影响,文章据此从社会与家庭层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滨州学院学报》2018,(1):93-96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提高、社保基金收支平衡风险不断增大。"全面二孩"政策有望缓解老龄化程度及其相关的社会保险问题。"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由于婴孩增加,创造的就业机会的扩大,相应增加了失业保险的缴费,可以消化部分育龄女性失业保险的支付带来的负面影响,从长期看有望实现人口红利,利于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全面二孩"政策会增加生育保险基金的支出,但由于我国的生育保险基金仅占社保基金的1.1%,对政府财政的压力相对较小。"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将减轻我国的社会抚养比,降低养老保险中代际成本的转嫁。对医疗保险的影响,"全面二孩"政策在短期内由于就诊率较高的婴孩群体的增加将扩大医疗保险支出,但总体而言,医保基金对0~18岁人群的支出低于其缴费,与此同时,"全面二孩"政策提高了子女对老人照顾的质量和数量,降低了老人的就诊率,相对减少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疗保险基金的财务状况,减轻了政府的负担。总之,"全面二孩"政策对社保的影响短期内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长期看有利于社保基金平稳、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区老龄化、生育率低等问题的出现,国家逐步实施了二孩政策。本研究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法和观察法,对生育二孩这一事件造成的家庭教育的变化,即对家长家庭教育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大学生生育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调查了新时代华东、华南、西南、华中、华北、西北等六个地区地方院校大学生的生育观,重点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对国家严峻的人口形势有一定的认识,比较认同"全面二孩"的人口国策,生育意愿比较契合国家的人口政策。国家及时出台鼓励生育政策,社会及早摆脱节育惯性的制约,大学加强人口专题教育,联动实施"银发育婴"计划,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愿生、多生二孩。  相似文献   

18.
《家长》2014,(Z1)
正继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二胎的政策在中国实现全覆盖后,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被简称为"‘单独’生二孩"的政策一经公布,立即在社会各层面引起强烈震动。———摘自《中国妇女报》  相似文献   

19.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三十多年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一些研究认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是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学术界对生育政策放宽如何影响出生性别比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但这些观点缺乏实证研究的检验。本文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中部四个省的生育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政策调整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对出生性别比影响的方向是升高,但影响程度十分有限。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单独二孩性别比在多数地区高于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但单独二孩出生数占全部出生数的比重很小。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对控制出生性别比偏高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0.
正一、问题提出当前我国的生育政策由"单独二孩"调整为"全面二孩",女性的职业发展受到了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对职业女性的就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的职业女性的再生育会进一步加剧其职业困境,诸如其离岗后再回到职场所面临的自身适应问题和工作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等。二、女性职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女性在就业方面总量低于男性;并且女性就业多集中在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薪酬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