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健 《现代语文》2009,(6):95-97
溧阳河南话是太平天国战争后移民形成的官话方言岛方言.由于移民固守祖籍地文化的强势态度,直接影响了溧阳河南话与当地优势方言溧阳话的接触,以至于溧阳河南话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后,依然能够以强势之态对峙于当地的优势方言.  相似文献   

2.
江苏丹阳的河南方言岛保留了很多源方言地区的文化特征和语言特征,同时又带上了诸多周边方言的色彩。丹阳市埤城镇西丰行政村下属的荒田里、汪家湾、土库楼三个自然村方言岛的源方言为河南光山话。文章从方言岛居民婚姻状况、词阶分布、亲属称谓等方面调查,来探寻河南方言岛的方言变迁。强势方言最终取代弱势方言需要经过双方言的过程,双方言的发展过程可分为萌芽、发展、融合、取代四个阶段;双方言地区的方言演变受到婚姻、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双方言现象对方言岛方言第一词阶的影响小于第二词阶;方言岛亲属称谓的演变与方言岛双方言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19,(3):73-76
合肥方言作为一种世代传承且较为稳定的文化,蕴含着该地区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通过对合肥方言中两类农业词语的研究:第一类是在农耕历史中形成的农业地理类词语;第二类是在农耕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农业工具类词语(在农业工具类词语中又包含耕作工具类词语、加工工具类词语、运输工具类词语、储存工具类词语),探索合肥方言和当地传统农业文化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河南方言中保留了不少北朝文献词语,文章通过北朝文献和河南方言材料对32个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互证,并考察了一些工具书的收录和释义,从而指出北朝词汇研究在方言词语探源和工具书编写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搜集了河南郑州地区人们口头使用的一些词语,从单音节词、形象化词语、反映风俗习惯的词语等几个方面对郑州方言词语进行了归纳总结,体现出郑州人直率、形象化、直观性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6.
贵州剑河方言归属汉语北方方言中的西南官话,其特色词语的来源主要有:传承古代通语或古代方言的词、借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创新方言词等三类。这些词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在不同地域发展的渐变与不平衡性规律,也体现了社会变迁、民族接触对语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成书于清乾隆年间。作者李绿园系河南宝丰人,他“用带有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写清初的河南社会生活,语言朴素而生动。”这部著作不但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发展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同时也是研究清初河南方言的不可多得的资料。栾星先生在校本中对其中的一些方言俗语作了注释,行家们咸称精当。但里边还有不少类似的词语没有人解释,一般的辞书也未收录,或虽见收录而释义不全、不确。本文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参照现代河南方言,对书中“擘画”等十五个词语作了初步说解,希望能对阅读《歧路灯》的人略有帮助,同时希望专家学者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毕节方言词汇的来源较为多元化,既有普通话转借词语;又有借自四川方言、贵阳方言、湘赣方言、吴方言的词语,还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和英语的语汇以及新造词语。它们共同形成了毕节方言词汇的来源系统。在这些来源中,又主要以普通话词语和四川方言词语为主。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移民的影响,文化教育及中心城市的影响,地域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地名作为日常生活用语,其读音变化非常缓慢,再加上语流音变的影响,因而,与其他词语相比,地名的读音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明清时期大量山西移民进入河南,使河南方言深受山西方言影响,这在地名中会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0.
地名作为日常生活用语,其读音变化非常缓慢,再加上语流音变的影响,因而,与其他词语相比,地名的读音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明清时期大量山西移民进入河南,使河南方言深受山西方言影响,这在地名中会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1.
长兴县地处浙北吴语区,境内方言状况呈错综复杂局面,除长兴土著方言外,还有源自安徽、河南、湖北、福建等地的方言。长兴境内河南话的语音系统源自河南信阳话,但由于长期受长兴土著方言及其他移民方言的影响,显现了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2.
衡水市虽然处于北方方言区,但是衡水方言的词汇有很多与普通话有明显的区别,有的词语表达有独特的特点.列举衡水方言的词汇和总结有关情况,可以有助于了解衡水方言的面貌,可以为衡水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词语提供快捷方法,可以为研究衡水方言的人们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3.
安阳县西南部地区由于高山丘陵的阻隔,当地方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独具特色,与河南其他方言以及普通话都有所不同。调查发现此方言点存在着许多特殊的程度副词,如"嗐/xai^33/、专/tsua^33/、可/k‘e^33/(碟)、瞎/ie^33/、将/tiaη^214/、□/saη^33/、大/t ^214/、端/tue^33/"等。主要从语义差别、语法特点以及语用功能等方面来探讨这些特殊的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4.
方言是每种语言必不可少的 ,汉语方言众多而且繁杂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力。近年来 ,随着我国人民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 ,特别是普通话在全国的普及和推广 ,方言的影响越来越小 ,其中的利弊众说纷纭 ,有语言专家呼吁“救救方言” ,代表了部分人对方言的态度。本文从逆序词、同形词、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等几个方面对寿光方言土语的语汇作了举例性的浅说。  相似文献   

15.
梅州市是客家方言最集中的地区。除了纯客县外,有些县既有说客家话的人口,又有说闽南话的人口,我们把这样的县称之为"非纯客县",把这样的地区称之为"双方言"地区。丰顺县是梅州市唯一的一个"非纯客县",隍、黄金、汤南和潭江等乡镇属于客闽"双方言"地区。通过多次对黄金、隍等乡镇客闽"双方言"的语言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特别是从客闽方言词汇特点的比较研究,我们看到一些现象:优势语言可以影响弱势语言,然而,弱势语言口语中的基本词汇仍然保留。即客家话虽受闽南话影响,但仍然保留了客家方言词汇的基本特点。闽南话同样受客家话的影响,其词汇特点又与潮州话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寿县方言属于阜宿方言区,受皖中江淮官话和皖北中原官话影响较大,县内语言差异明显。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对寿县方言进行例析,并将之与普通话进行比较,以期对寿县方言研究和学习普通话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安康是一个多方言区,不仅存在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而且还存在湘语和赣语,因此方言混合现象十分明显,而其中又以词汇融合最为普遍。其融合方式主要为:一是障碍性词语近于消失;二是强势方言词汇相互渗透;三是替代原有方言词;四是部分移民词语随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消失;五是词形更新、词义叠加和减少。  相似文献   

18.
南阳市地处豫西南,文章的豫西南方言指除桐柏方言以外的南阳方言。1982—2012三十年间豫西南方言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方言著作4部、研究论文50余篇,成果不菲。前二十年的研究,涉及南阳市辖区内方言的内部分区、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内容,研究主要聚焦在普—方的对比上和服务于推广普通话的层面上。后10年的代表成果是30篇论文,研究呈现新趋势,既注重内部差异的探求,也注重多角度比较。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汉语方言中已经融入了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众多世居少数民族的词汇。这些词汇就像冰山一角,反映出这些民族的生活习俗,也丰富了青海汉语方言的表现力。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不得不注意的是,这样的发展在带来语言活力的同时,也阻碍着普通话的推广,限制了更多读者的进入。因此,认真研究,作出探讨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20.
山西平遥方言作为"晋语"的典型代表,其中许多词语保留了古音、古义,在汉语词汇研究史上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平遥方言中的典型词语进行考释,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方言词语本字、本义的了解,有利于方言词汇的研究,也能对平遥方言的整理工作有所帮助和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