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作过程是由动力情感、主体情感、体验情感、对象情感共同作用而完成的一个系统工程。动力情感具有偶发性、持续性、变化性、自控性的特征;主体情感具有稳定性、倾向性、理智性的特征;体验情感具有实践性、本真性、多样性、深刻性的特征;对象情感具有审美性、自主性、感染性的特征。动力情感推动主体情感和体验情感的活动,主体情感一方面融化在对象情感之中,一方面又跳出来,从理性角度对对象情感进行价值判断。在判断过程中,相互冲突,相互搏斗,相互突进。体验情感是主体情感和对象情感的中介。对象情感一方面接受主体情感的渗透,一方面反向刺激主体情感。  相似文献   

2.
情感体验是钢琴艺术的首要。本文阐述了情感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化技巧为情感、观察积累情感、有物引发情感、自作转移成情感、得法生成情感、知识充实情感等方式,使情感体验回归到钢琴艺术之中,促使钢琴艺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但操作情感也是一种智力。它包括多种能力:观察情感的能力,理解情感的能力,评价情感的能力,预见情感的能力,体验情感的能力,表达情感的能力,调控情感的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理解情感能力、评价情感能力、体验情感能力、调控情感能力对阅读教学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正确解读文本、确定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有很大影响。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情感能力或许可以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情感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师应培养爱国情感、审美情感、天伦情感、爱情情感、博爱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触和体验各种情感经验和情感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形成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素质。  相似文献   

5.
道德情感作为一种生成性的情感,与人的自然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情感是道德情感生成的基础,道德情感是自然情感涵育的归宿。自然情感的自发性、盲目性与多变性以及大学生情感的丰富性、多样性与不稳定性决定了道德教育应采取情境引导、知育教化、美育熏陶等理性方式以化育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6.
数学情感的培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厚积薄发的过程。通过分析情感培育因素的渗透性和增润性、融通性和传递性、自洽性和发展性,有利于把握儿童情感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儿童数学情感的培育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通过情感铺垫、情感碰撞、情感交融、情感升华,构建儿童数学情感培育教学范式,体现课堂文化的应有内涵。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大学生情感教育现状分析,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从个体层面的积极情感体验、人格层面的积极情感构建能力、社会层面的积极情感适应三个层面确立了大学生情感品质的培育目标,并从课程情感目标设定、创设情感场景、情感传播等方面给出了情感品质的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情感传播为视野分析“纲要”课程教学,立足传播传递观和仪式观阐释情感传播赋能“纲要”课程的理论意涵,认为“纲要”教学本质上是知识、信仰、价值传递与仪式共存的情感传播,发现新时代“纲要”课情感传播面临情感表达呼应学生情感需求不足、情感符号唤醒情感不足、情感情境汇聚情感能量不足的问题。提出情感传播赋能“纲要”课,主要表现在情感元素增益、教师情感素养提升、呼应学生情感需求等方面;在情感呈现方式上,创新叙事,促进学生情感唤醒;在传播渠道上,以沉浸、即时、多元三要素贯穿互动场景,促进情感共鸣,强化情感实践,汇聚课程的情感能量,从而优化现有“纲要”课程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获得感、温度、效度。  相似文献   

9.
卢南 《成才之路》2014,(14):62-62
正情感是人与生俱来的特征。人时时刻刻对外界事物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如悲伤、欢乐、憎恶、爱恋……人没有了情感,也就没有了动力。人要想做到真正的感知事物,必须调动情感。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略、轻视情感的交流。这恰恰违背了人性,更偏离了教学的原则。人认识事物必须调动情感,才能建立深刻的感受。可以说,情感是人赢得成功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所以教学成功,情感是命脉。语文教学更是离不开情感,特别是教材本身就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教材能激发情感、巩固情感、升华情感、抒发情感。教师善于  相似文献   

10.
情感因素是区分艺术与非艺术的标志之一,本文试图从情感的形式化、情感的倾向性、情感与理性、情感与气场、情感与客体、情感与意象、情感与文化等角度出发,体认绘画艺术中情感因素的特质与多元性,试图为绘画创作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1.
李彩 《山东教育》2009,(6):51-52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体验、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培养。”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其特征就是情感抒发、情感宣泄、情感交流和情感审美。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音乐情感的这种特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期是一个人情感发展的黄金期。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是人的重要品质之一。幼儿园作为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站,也是他们人生情感培养的启蒙学校。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创设感性的情感情境,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引导、激发幼儿美好的情感,让他们通过切身的体验,在与人、物的互动中感受情感、培养情感、表达情感,鼓励他们将情感迁移到  相似文献   

13.
借鉴布卢姆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的分类理论,参照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制定的写作情感维度层次分类评价标准,主要分为前自我情感、自我情感、审美情感、理性情感、道德情感七个层次标准。按照这一分类标准对4000多名八年级学生的作文进行抽样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处于“自我情感”状态,情感表达品质有待提升,但审美与理性情感已作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呈现。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让学生学会反思自我情感,追求审美与理性情感,并适当关注道德情感,要理解真情实感之于写作的意义,并以之作为作文情感表达不变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朱丹 《新疆教育》2012,(21):43-44
本文从情感角度来谈论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有奉献爱心,唤起学生情感体验、情真意切,开启学生情感大门、正确引导,激起学生情感波澜、妙用体态、进行情感交流、善用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5.
陈德建 《考试周刊》2011,(65):166-167
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实施情感教学,进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认真分析每课道德情感教育因素和内容,规划每课道德情感教育目标,进行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通过情感引发、情感体验、情感深化和情感投射等有效情感教育方法实施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情感教育策略简单而杂乱、缺乏整体性等问题。为此,根据中学生情感发展特点和情感教育层级目标,分析和筛选优秀语文教师情感教育策略,提出三个方面的语文情感教育策略:激发情感策略、感悟情感策略、内化情感策略,试图建构整体性的情感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情感计算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语音情感识别作为情感计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关注。从情感描述模型、语音情感特征、语音情感库、语音情感挑战赛这4个方面对语音情感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给出目前语音情感识别技术存在的挑战,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本科生的情感教育是高校教育内容之一,情感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情绪情感自我调控能力、帮助学生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情感的特点:情感需要的多元性、情感体验的矛盾性、情感取向的浅显性,高校应加强对本科生情感教育的具体措施:设立至少两年的情感教育课程;在基础课、专业课的授课中,渗透情感教育;建立情感协会,纵向系统发展,将情感教育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19.
<正>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目的。一、在情感教育的阶段性上探究支柱性情感陈海宁老师认为,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情感场,培养学生的情感应该在支柱性情感的培养上下功夫。根据情感的不同层次,情感可分为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教学是对学员的情感、认知、动力、记忆等不断刺激的过程。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基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目前教学中具体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应包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积极情感因素,形成良好情感氛围;调动学员积极情感,控制课堂焦虑;增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构建和谐师生情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