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8年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徐升国老师发表了一篇(《名刊的软肋——给(故事会)、(女友)、(读者)挑刺》的文章,一时引起轩然大波,当时很多期刊巨子均对此文不以为然,而8年过后的今天,《读者》、《故事会》等依旧还在,有些杂志的发行量也许还并不见少,但它们的广告经营,从来就没有上得了台面的业绩;它们在这个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却在不经意间一减再减……  相似文献   

2.
2005年5月各城市畅销杂志上榜率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读者>、<知音>、<故事会>、<家庭>、<青年文摘>、<人之初>、<爱人>、<家庭医生>、<女友>、<小说月报>等10种,这些刊物发行量都在百万份以上,可谓是期刊界的佼佼者,他们的卖点值得我们去研究.杂志的卖点就是能抓住目标读者的消费心理,吸引目标读者的眼球也就是杂志的主导思想.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上榜杂志的主导思想,也就是他们的卖点.  相似文献   

3.
张泽远 《传媒》2005,(2):24-27
本世纪开年,期刊出版界曾经有一个流行的疑问:上个世纪中国产生的几个"期刊恐龙"在新世纪出版生态里还能是保持优势的种群吗?这几个"恐龙"指的是期发行量超过百万的<读者>、<知音>、<家庭>、<半月谈>、<故事会>.因为前三者在刊物定位上有类似的地方,因此,笔者最近通过对比这三本杂志的发展态势,对<读者>的发展做了调研采访.  相似文献   

4.
引言:从一个有关中国期刊业发展的预言说起 大约三年以前,曾有人预言,像<知音>、<读者>、<家庭>、<故事会>这样的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最多只能再撑三五年,替而代之的将是蓬勃兴起的时尚、财经等全彩杂志,即所谓高端市场的期刊.然而今天,无论是高端市场的期刊,还是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都有了长足发展,如<读者>杂志的月发行量比三年前增长了50%以上,<知音>杂志从2003年起,月发行量结束了连续几年徘徊在430万份左右的局面,目前月发行量达到550万份.  相似文献   

5.
杂志全球化趋势下,版权合作成为时尚 纵观中国期刊200多年的发展史,五四时期,<新青年>杂志和<科学>杂志的创刊使中国杂志发展呈现出第一个高潮;时隔60年,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时代,中国的期刊业再次步入繁荣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读者>、<知音>、<家庭>、<女友>、<故事会>成为中国杂志市场上的主流杂志,但是1993年随着<时尚>杂志的创刊,它以铜版纸全彩色印刷,采用国际开本、充满国际名牌的精美广告和图片,使中国人的眼睛为之一亮.5年之后,<时尚·伊人>与美国著名女性杂志进行版权合作,再次将<时尚>送上了又一个高度,以后版权合作成为了期刊界的口头禅.之前,<世界时装之苑>、<瑞丽>等杂志都是版权合作成功的范例,但不如<时尚>那样在品牌扩张上给期刊界以巨大震撼.  相似文献   

6.
在林林总总的综合性期刊中,有一类十分显眼的杂志,如<读者>、<女友>、<深圳青年>、<少女>、<交际与口才>等,以其鲜、活、跳的风格,吸引了众多的年轻读者,近几年来一直保持旺销的势头.我想将它们归为青春类杂志,它们以青年读者为对象,包装靓丽、选题时尚、文字精致、写法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青春气息.  相似文献   

7.
叶凯 《编辑学刊》2006,(3):26-27
21世纪,对于商业财经类杂志而言,目前的市场状况还停留在群"熊"割据的春秋战国时代.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商业财经类杂志有近800种,在上海发行的就有300多种,处于一线位置的主要是<理财周刊>、<证券市场周刊>、<环球企业家>、<商务周刊>、<商业周刊>、<财富>、<环球财经>等20来种.虽然杂志种类很多,但是却没有一个能够成为公认的老大,或者说,没有形成品牌杂志,而且目标受众基本上还是以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来看待它们.从业绩与品牌资产方面来讲,这些杂志都没有得到读者的品牌认可.即使是国外的著名杂志--比如<福布斯>、<哈佛商业评论>等,在落地中国之后,同样面临着水土不服、消费者不买账的尴尬情况.所以纵观整个市场,中国的白领中坚力量还是缺乏一本必读的商业财经杂志.  相似文献   

8.
2004年9月,<读者>(原创版)创刊号成功问世.<读者>杂志社目前主要编辑出版有<读者>(半月刊)、<读者>(乡村版)、<读者欣赏>、<读者>(盲文版)、<读者>(维吾尔文版)等系列杂志.作为<读者>杂志品牌新的延伸,<读者>(原创版)首期发行68万册并实现赢利,目前已经出版发行6期,期平均发行量为60万册.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5月 17日 ,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第二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 ,由读者投票产生了全国“读者最喜爱的 11种杂志” ,分别是《读者》、《知音》、《家庭医生》、《女友》、《家庭》、《故事会》、《青年文摘》、《当代歌坛》、《妇女之友》、《演讲与口才》、《少男少女》。它们几乎都是全国性有重要影响的品牌杂志 ,其中因有 2种杂志并列第 10名 ,因此共有 11种杂志入选。这 11种杂志大多都是读者喜闻乐见的综合文化休闲杂志。调查人员认为 ,这些杂志的入选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在全国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与价值 ,…  相似文献   

10.
从民间说书人到章回小说,从代代相传的口头故事到野史文献,都在昭示着一个道理:故事,具有永久的魅力.中国期刊界有个长盛不衰的杂志<故事会>,它1963年创刊,至今还拥有着数以万计的读者群,曾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五.电  相似文献   

11.
《读者文摘》的品牌拓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新  李鹏  樊文静 《传媒》2007,(1):49-50
立足品牌,多种经营 在实现了强大的品牌价值之后,<读者文摘>进行了有效的品牌延伸和多种经营.除了英语原版之外,<读者文摘>在美国出版了好几个版本,包括西班牙语版、方便阅读的大字体版,还授权在美国出版了盲文版和录音版.另外,<读者文摘>还推出了公司网站和各杂志网站等,不仅提供数字版本让读者下载阅读,通过电子邮件和互联网推销杂志,与读者在线交流并提供服务,还延伸到音频、图片、文本、视频领域,也包括用互动讨论加强读者参与度.  相似文献   

12.
陶亢德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期刊界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办刊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生活>周刊时期;<论语><认间世><宇宙风>时期;<宇宙风乙刊>到抗战结束.其办刊思想集中于一句话,"办杂志则只能办杂志,取之于作者读者还之于作者读者",包含着三层意思:清晰的编辑角色意识,真诚的作者至上理念,细心的读者服务思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者在《故事会》品牌发展与延伸上作了一些探索,利用《故事会》的品牌优势,深层次地开发了相关图书产品——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书刊互动、立体发展的出版理念一、书刊互动是以依托品牌杂志为前提的。《故事会》品牌在读者中的广泛认同度,是历史巨制《话说中国》得以问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师永刚跟踪采访八年,遍访与<读者>杂志相关的几乎所有的人,试图站在人文的立场上揭示这本杂志的真相.书中首次客观地纪录了<读者>杂志从创刊之初到现在的每个令人无法置信而又奇特的发展历程.著名作家贾平凹、余秋雨联手作序,更为本书增添热点.这本书将告诉你一个由两个理科生在中国西北角创办的杂志,如何历经风雨成为发行量近千万,出版四个不同版本,年收入过亿元杂志的传奇史.首度权威诠释与美国读者文摘官司内幕,胡耀邦批示肃清<读者>精神污染事件,三次遭遇停刊的政治事故,<读者>杂志如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大发行量杂志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5.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一律称其为<读者>)杂志的发行量在国内排名第一,2004年11月份月发行量达874万.正因为树大,所以招风,正因为引人注目,所以有各种各样的议论.<读者>杂志的发行量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四,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所以她不仅仅属于甘肃人民出版社,也不仅仅属于甘肃省,而属于中国.所以,人们对<读者>的期望值就越来越高.这些议论是否正确,这些期望是否切合实际,为弄清真相,笔者在中国编辑学会第九届年会在兰州召开期间同<读者>现任主编彭长城交谈了整整一个上午,并一口气读完了他赠送给我的师永刚著的<读者时代>,同时拜读了许多研究<读者>的论文.通过仔细分析,笔者对<读者>杂志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战略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为了辨明是非,笔者把几种典型的议论和期望作为反方的观点罗列如下,同时笔者以正方的身份通过对<读者>发展战略的解读为<读者>辩护.  相似文献   

16.
叶新  孙雁楠 《传媒》2004,(8):52-53
出版界人人皆知,品牌延伸和品牌联合(或称为品牌共有)对一个杂志的成功至关重要.现在,所有的杂志都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拥有自己的网站,还有不少美国杂志已经涉足广播和电视.与之相对,许多成功的出版品牌也来源于电视节目,比如:、<人生>、和<奥普拉杂志>等等.诸如<马克西姆>、<她>、<人车志>和<大都会>等美国知名杂志,很快就会让读者将有关星座占卜和汽车评论的信息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创刊于1981年的<读者>杂志,已成为中国期刊业的翘楚.而作为<读者>杂志社在扩张之路上创办的第一份子刊,<读者>乡土人文版自2000年创刊以来,沿袭了<读者>主刊的营销策略,但在面对各种市场挑战时依然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杂志的封面文章是一份杂志的"门脸",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因此,办好一份杂志必须先做好封面文章.1998年4月创刊的<财经>杂志在我国现存财经类媒体中具有较强的特色与个性,<基金黑幕>、<银广厦陷阱>、<庄家吕梁>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是该杂志成功的一大因素.而封面文章正是这类财经深度报道的载体.本文以2002年至2003年10月的<财经>杂志封面文章为例,从其报道思路和报道组织方式两个层面对其特色做一番研究.  相似文献   

19.
董岩  徐利 《传媒》2004,(3):20-23
2003年10月21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曾经在京城报界沉浮达8年之久的<生活时报>,这一天黯然退出了竞争的舞台.在它的终刊号上这样告白:"8年前,伴随着改革的浪潮,<生活时报>应运而生.经历了一段探索,付出一份努力,现在向读者朋友挥手说再见了.我们衷心地感谢读者朋友多年来对<生活时报>的关心支持."这一期的<生活时报>还登载了郑直(现为<北京青年报>执行主编)、张捷(现为<南方周末>编辑)、李新(现为<北京晨报>编辑)、马雄鹰(现为<北京青年报>编辑)专门写的告别文章:<生活时报的碎片>、<记得对我的好>、<爱弥留>及<生活时报的"杂拌儿汤">.面对它的终结,这些曾与<生活时报>共荣枯后来又纷纷离去的编辑记者,心绪复杂--  相似文献   

20.
喜爱恐怖小说的读者都知道"773"这个诡异的数字,随着<我遇见了我>、<三减一等于几>、<天惶惶地惶惶>、<三岔口>、<阿丝地狱>、<后湖鬼戒>等一部部恐怖悬疑小说精品面市后,773系列丛书也成为了中国本土恐怖小说的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