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感觉,《北京档案》这些年总的来看,是上升的趋势.我这些年不怎么教书了,可还有不少的学生经常问我这个问题呀、那类文章的,所以我还经常看些档案报刊什么的.我是比较愿意看《北京档案》的,我过去给研究生开的参考书目里面,选自《北京档案》上的文章比例相对来说比较大,这个刊物确实办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北京档案》的时效性叫好杨玉昆我要为《北京档案》的时效性叫好,因为她以最快速度在第七期上刊登了由江泽民主席签署的经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这标志着改月刊后的《北京档案》在新闻的时效性上有了新的突破。众所周知,刊物从发稿、编校、付印到发行,...  相似文献   

3.
猛然间,《北京档案》已15岁,发行一百期了。从一株幼苗成长为今天在档案界和京城期刊界颇有影响、颇具实力的一本刊物,其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令人瞩目。作为档案刊物的一介同仁,我们为《北京档案》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感到鼓舞。《北京档案》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恢...  相似文献   

4.
1992年《北京档案》征订发行工作会议于去年10月15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区、县档案局的领导和部分局、总公司档案部门的负责人。会议对1991年《北京档案》的征订发行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向征订发行工作先进单位颁发了奖状和奖金。市档案局王国华局长就做好明年《北京档案》的征订发行工作讲了四点意见:一、领导要重视运用《北京档案》指导档案工作。全市档案系统的会议不可能开得很多,要及时指导全市档案工作,提高档案干部的思想、业务水平,只有通过刊物来做这项工作。有些业务指导性的文件也在刊物上发表。我们做领导工作的同志,要善于运用刊物指导工作,这也反映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5.
海淀区召开《北京档案》征订工作座谈会海淀区已连续四年列各区县《北京档案》订阅之首。为推动本区档案事业的发展,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海淀区仍反订阅1997年度《北京档案》等专业刊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向全区各单位推开。10月28日海淀区召开了《北京档案》...  相似文献   

6.
《北京档案》在1996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后,蒙编辑部的惠赠,每月我都能非常准时地收到一本,这使我非常感动,由此也使我对《北京档案》多了一份特别的感情.《北京档案》成了我案头常读的一本杂志,朝夕相见的老朋友.我读《北京档案》,理解了《北京档案》,在《北京档案》杂志上我看到了她的一种特殊魅力.  相似文献   

7.
杨玉昆 《北京档案》2007,(8):11-11,15
《北京档案》创刊于1984年.回顾《北京档案》20多年来的变化,她紧跟共和国前进的步伐,每个五年计划期间都有新的突破.想当初,《北京档案》1984、1985两年试刊,1986年即以双月刊正式出版发行,从此首都档案人有了自己的刊物.  相似文献   

8.
为了把《北京档案》办成反映首都档案工作特点,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的刊物,加强通讯报道工作,市档案局年初发出建立《北京档案》通讯员队伍的通知,向  相似文献   

9.
遥祝百期     
欣悉《北京档案》出刊100期,可喜可贺! 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期刊欣欣向荣.在林林总总的档案期刊中,对《北京档案》我却情有独钟.真的,我爱《北京档案》.这不是我对《北京档案》有什么偏爱,而是《北京档案》确是越办越好,每期都很有看头.《北京档案》栏目设置越来越成熟;"精品"文章越来越多;装帧越来越精美.  相似文献   

10.
《浙江档案》即将迎来创刊第300期,这是浙江档案界乃至全国档案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喜事,作为她的一名忠实读者和作者,我谨表示热烈祝贺。与《浙江档案》结缘已经整整20年。早在安徽大学档案专业学习期间,我就知道《浙江档案》是一份质量较高的档案刊物,每次阅读,总有收益。1990年,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其间开始涂鸦一些文字,投寄给包括《浙江档案》在内的档案刊物并得以发表,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从事档案学研究的信心,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职业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浙江档案》就是引导我开展档案学研究的启蒙老师,是…  相似文献   

11.
今年四月,《北京档案》迎来百期庆典,作为该刊的忠实读者和热心的关注者,我的心情也是很不平静的.《北京档案》从1984年试刊到今年4月的第一百期,从最初的机关内部刊物到今天跃升为在全国档案界具有一定影响的少数月刊,且有后来居上趋势.这当然首先归功于北京市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北京档案》编辑部的人、财、物实力雄厚,是许多地方刊物望尘莫及的.  相似文献   

12.
梅佳 《北京档案》2016,(11):6-8
一、《北京档案史料》的基本情况 1986年,北京市档案馆依据党和国家开放历史档案的决策,呼应学术界和社会对档案文献的迫切需求,创办了《北京档案史料》季刊.《北京档案史料》是一份兼跨档案界与历史界的学术性、资料性刊物,以"发掘史料、公布档案、提供利用、推进研究"为宗旨,以刊登有关北京地区的档案、资料和发表相关史学论文、文章为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北京档案>杂志是我所喜欢的档案专业刊物之一,我感到这个刊物当中凝结着办刊人的许多追求.<北京档案>在这些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我归纳了一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致读者     
为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北京档案》与大家见面了! 《北京档案》是北京市档案局和市档案学会联合主办的专业刊物.它以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探讨档案学理论,交流档案工作经验,介绍档案学、文书学、秘书学知识,公布档案史料,报道首都档案工作为主旨,将多登载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始终关注《浙江档案》的成长。如今,《浙江档案》已办刊三十多年,发行出版373期。作为一种专业期刊,这种坚持非常不容易,透过这个简简单单的数字,我们看到的是:历任省档案局领导对刊物的重视和指导,几任期刊编辑部同仁的心血和汗水,长期以来读者、作者的信任,以及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的大力支持。对于《浙江档案》的不断成长,我感到由衷的欣喜。作为一名始终关心刊物发展的老档案人,我要谈谈我对刊物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今天能来参加这个会,我很高兴。本来我没准备讲话,可听了总编辑的报告,尤其是听了人民大学两位教授的发言之后,我有不少的感想。说实在的,我现在的心情就是非常的羡慕你们这个刊物,《北京档案》能办到这个程度是很不容易的。我原先也办过刊物,就是现在也还在跟刘国...  相似文献   

17.
给《北京档案》的朋友们车丹军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北京档案》创刊已十年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京档案》从蹒珊学步到逐渐成熟,其间几经沧桑几经磨练。我曾在《北京档案》做编辑6年,现在虽已离开了,但心里依然挂记着《北京档案》,挂记着《北京档案》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18.
从走上工作岗位给铁路局自办的小报《京铁工人》写稿子,到近年应聘担任《北京档案》、《档案工作》、《铁道文秘档》等几个刊物的通讯员,整整三十个春秋了。其闻风风雨雨,品尽了业余爬格子的苦与乐。  相似文献   

19.
祝贺与希望     
作为一个老档案工作者,我由衷地祝贺《贵州档案》创刊20周年。 《贵州档案》作为贵州省档案局和贵州省档案学会主办的一个专业刊物,它为贵州档案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在举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档案》杂志怡逢创刊60年,从我个人参加工作起即与《中国档案》(原《档案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回想起第一次在刊物上看到登载自己文章的情景仍历历在目。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刚刚成立的辽宁省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工作。报到的第一天,时任副所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大学培养的第一批档案本科生许晶老师在与我谈话时就特别指出,国家档案局主管的《档案工作》是档案界最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专业刊物,要搞好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