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疯子     
你们是否听说有个疯子,他在大白天手提灯笼,跑到市场上,一个劲儿地呼喊:“我找上帝!我找上帝!”那里恰巧聚集着一群不信上帝的人,于是招来一阵哄笑。其中一个问,上帝失踪了吗?另一个问,上帝像小孩迷路了吗?或者他躲起来了?他害怕我们?乘船走了?流亡了?那拨人就如此这般又嚷又笑,乱作一团。  相似文献   

2.
传媒小幽默     
《今传媒》2004,(5)
奇妙的汉文有位美国人访问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报纸上登的‘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属于你们。” 不是剽窃“你写的长篇文章,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是不是剽窃别人的?”“这怎么可能呢?”“肯定一样,我可以把那篇文章给你找出来。”“不用找了,署名就不一样嘛!”商人赴宴一位商人的朋友应邀赴一位教授家的晚宴。席间,一位当记者的客人问他是否喜欢莎士比亚。他回答:“喜欢。但我更喜欢威士忌。”众人哑然。回家的路上,他的朋友说他:“你真蠢!干吗提威士忌?谁都知道,莎士比亚不是酒,而是一种奶酪。”独家新闻一个记者抢先向报社发回一条关于煤矿事故的报道,开头是这样写的:“上帝看到这幅惨景,他落泪了。”编辑回电:“不要去管什么矿井了。立刻采访上帝。”买书架甲:“啊!你的书架多漂亮呀!只可惜上面一本书也没有。”乙:“以前我倒是有很多书的。可为了买这个书架,我把书全卖了。” 惊人的发现两位朋友在一起聊天。他们谈论小说、诗歌。其中一位说他发现俄国小说家和诗人有一个共同点,这共同点在每篇作品中都体现出来了。“哪是什么呀?”另一位问。“他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上帝     
“噢,上帝,我仁慈的主啊 !请赐予我金钱与力量吧 !”一位教徒虔诚地祈祷着。上帝 ?上帝在哪儿呢 ?  一位作家,他年轻时想描写的一个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人物形像。于是他便来到了乡下寻找他的写作素材。当他正漫无目的地走在田间时,一个身影映入他眼帘,只见那个人坐在一把破旧的椅子上,一条腿搭拉到了地下,一副穷困颓唐的样子,一只手拿着锄头正在锄脚边的小块白薯地,身后是一座仍旧很破旧的房子。这个作家高兴极了,他恨不得马上跑回家去,将他听看到的一切写下来,当他绕过旧房子时,不知是什么原因或是说意念、力量,他又回头…  相似文献   

4.
按摩麻辣烫     
“异性的吧?”9月30日,也就是“十一”长假的前一天晚上,戴晓蕊跟几个朋友在咖啡馆坐到11 点半,12点,敲开家里的门。母亲来开门的速度很快,且没有像往常一样嘟囔她为什么不带钥匙。“张骥呢?张骥回来了吗?”戴晓蕊一边脱鞋一边问。母亲马上凑上来,神秘兮兮地说:“他呀,他去找小姐按摩去啦!刚走。”“什么找小姐呀,妈你别乱说。”“大半夜闹个女的摸来摸去,有什么好啊!你太相信他啦,傻闺女,我看张骥早晚要学坏!”对  相似文献   

5.
忙碌高手     
“最近读什么书?” “无书可读啊!” “听说那部新出的小说……” “中国人写的小说我是从来不看的。幼稚,浅薄!” “有一部哲学新著……” “中国有哲学家吗?恐怕还没出世吧。” “……”“唉,我再不出手,文化的园地真要凋零了。有时,我真有天之将降大任于……不说了,有点惊世驻俗吧,哈哈,不过我总会写一部的。” “那你为什么不赶紧把大作写出来,让人开开眼呢?” “忙啊,太忙了。你看,日程都满了。抽不出时间啊!” “那么,明年……” “看吧,看吧,明年也未必……忙啊!” 请耐心地等待吧,等待忙碌高手有空时,精品会有的。诗曰: 推手为琵却手琶, 先生胆气实堪夸。 大阳不出天先亮, 孩子没生就做妈。  相似文献   

6.
我有一种很荒诞的感觉,《双层大巴为何从宜昌出走银川》一文见报后,我突然想到了《皇帝的新装》这个童话故事:一个皇帝在街上赤身裸体地招摇过市,大伙却一个劲地喊:“这个皇帝的衣服真漂亮啊!”还是一个小孩子讲出了真话:“他什么也没穿!”可笑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童话故事却一再地在上演.作为一名党报记者,难道我们真的连一个小孩子都不如?  相似文献   

7.
我是中国人     
在露天咖啡座里,有好的阳光,有好的咖啡,有好的歌.邻座的德国人问:你是日本人吗?我说不是.又问,你是台湾人吗?我说不是,我是中国大陆人.那人点头致意,说很少能够看见大陆人在休闲.我问那么中国大陆人在做什么?他说在中国餐馆里打工.他说中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钱?我说我在中国时,常听到人说德国光头党的事,是不是德国人都是光头党,全民都在复兴纳粹?  相似文献   

8.
《出版经济》2002,(5):56-57
他砰地把门关上,吓得腿都软了。门外的王太太砸着门喊起来:“王小宾,你在干什么?你给我开门!开门呀!” 殷红从后面过来见王小宾吓成这样,很是奇怪,王小宾哆嗦着说:“我太太来了。” “啊?”殷红也惊跳了起来,赶紧手忙脚乱地收拾自己的东西。王小宾还在一旁惨叫着:“天啊!这次我惨了,死定了!……你快躲起来!” 殷红拎着自己的衣物,根本找不到可以躲藏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90年代初,应科长是某建筑公司的保卫科副科长,我是他们公司的法律顾问。应科长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干律师的料,但生不逢时干了保卫。一次他酒喝得有点高了,端着酒杯向我敬酒,说要跟我学律师。他的舌头已经有点发硬,摇摇晃晃地伏在我耳旁:“我这科长算个狗屁!我天生就是干律师的料,姓好啊,应(赢)律师!他就不能干律师——”他说着指指上司苏科长,“苏(输)律师,你说谁聘请他不是倒霉嘛!”我无言以对,扭头看了看老苏,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腮帮子上的肌肉在隐隐跳动,不知道嘴里是否在嚼东西。  相似文献   

10.
忏悔与偷窥     
据学者研究,西方文化是以罪恶感为基调的。举个例,一个人逛超市,“不小心”往自己口袋装了一条口香糖过安检被揪了出来,若他想的是“上帝啊,宽恕我吧”而不是中国人常有的“别人会怎么看我”,就属于罪恶感。  相似文献   

11.
近二年来,我先后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表小言论100多篇,有些通讯员同志见了我说:“你的小言论写得不少,我们怎么没有那么多题目呢?”我的回答是:“欲写小言论,应做多事人。”怎样做多事人?我的体会是:做多事人要多找争,多管事,多问事,多记事,多想事。多找事。就是要我们迈开双脚,到生活实际中去寻找题目。一天早晨,我闲逛集贸市场,发现一个光着脊梁,耳朵上别着烟卷的中年汉子,沿着一个个青菜摊收什么“地皮费”。我很奇怪,就问耶些卖青菜的人,他们说:“谁管他?该收的收,不该收的也收,这集还怎幺赶?”可巧,我碰到工商  相似文献   

12.
“我对着镜子说中文/一个公园有自己的冬天/我放上音乐/冬天没有苍蝇/我悠闲煮着咖啡/苍蝇不懂什么是祖国/我加了点糖/祖国是一种乡音/我在电话线的另一端/听见了我的恐惧”。  相似文献   

13.
吻公主     
杨嘉 《出版参考》2010,(2):16-16
我去北海休假。当天晚上,当我要喝一杯啤酒的时候,你猜我遇到什么样的好事?——慈善募捐晚会。“上帝啊!”我对坐在我旁边的一个面相尖酸刻薄、胖得象柏油桶似的先生说,“我想,这恐怕不是举行什么舞会,倒像是要剥人的皮了。这个晚会所募得的款子将会装进谁的口袋?”  相似文献   

14.
你的企业可能产值上亿,你以你企业的生产能力为荣,你很骄傲地对别人说,看看,麦当劳里的什么什么原料,都是我们生产的!通用公司的什么什么配件,都是我们生产的!你的公司确实很牛啊!可是,我问你,你们的利润率是多少?库存有多少?  相似文献   

15.
沈一冰 《新闻实践》2002,(11):48-49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运动开始崛起且日益蓬勃,它是以对非主流人群、弱势文化群体也就是小人物的关怀为发端的。今天,我们在马路上随便问一个行人,什么是纪录片?他的回答很可能就是:“纪录片?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中国新闻类节目与纪录片最本质的差别在于,一个是自上而下的视角,另一个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6.
监考     
有师曾套用一句很俗的话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监考;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监考。”当时,作为学生,我正梦想着自己有一天篡夺“监考”的宝座,那是何等快意啊!终于在实习期间,学校要期中考试,安排了我们实习老师监考。  相似文献   

17.
苍蝇的思想     
一只老苍蝇即将咽气。它的儿子问:“像我们这样生活在居室内的苍蝇,大都会在青壮年时身遭不测。爹啊,您一定要告诉我们,您活到寿终正寝的经验是什么?”拼了最后一口气,老苍蝇郑重地说:“我爱落在蝇拍上……”话音刚落,眼一闭,死了。  相似文献   

18.
吻公主     
《出版参考》2004,(12):15-15
我去北海休假,当天晚上,当我要喝一杯啤酒的时候,你猜我遇到什么样的好事?——慈善募捐晚会,“上帝啊!”我对坐在我旁边的一个面像尖酸刻薄,胖得象柏油桶似的先生说,“我想,这恐怕不是举行什么舞会,倒象是要剥人的皮了。这个晚会所募得的款子将会装进谁的口袋?”  相似文献   

19.
一名黑人对记者说:从这里我想谈谈我们美国的文化。总的来讲,美国文化是一种电视文化。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要受到电视的影响。可我们电视中都充斥着一些什么呢?是暴力。从事情的前面来看此案,整个事情好象是一个违法,执法,再违法,再执法,再犯法的问题,但问题的实质我想不是很多人所说的什么司法不公,种族歧视,不是,我想问题是出现在我们的社会道德上以及我们的暴力意识上。“在暴力问题方面我们警察的行为是很可怕的,他们常常是非常暴  相似文献   

20.
我时时刻刻都是一个快活的大苍蝇,这一生什么羞辱没受过?尚且仍是滴溜溜的大眼睛,头发不秃牙不掉,上楼下楼都是三台两台不含糊,要不是心脏换了零部件,还不就成精了!其实都很清楚,每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文艺界朋友叫我“铁蛋”、“大男孩”,说到底我也不“铁”,更不是“孩”,换个活法就是了。没心没肺能活百岁,问心无愧活得不累。其实真累!我还有一个优点,说改就能改,即使是口头语也能改。这来自我坎坷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