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报道已成为都市类报纸竞争的着力点之一.<北京青年报>历来重视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他们的策划、组织方式在都市类报纸中颇具代表性.2003年底,<北京青年报>发起倡议,全国13家纸质媒体组成"雅典奥运会报道联合体",此举更是引来业界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笔者去年前往京城考察学习北京报业的绩效管理,最后决定选取<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精品购物指南>和<财经>双周刊,并谓之"京城传媒四少".  相似文献   

3.
2000年10月19日,家住望京小区的李增泰拿着51年前的旧门牌、儿时与母亲的照片和北京青年报四次登载的<寻找"干部叔叔"这个国庆更想你>报道,来到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查找51年前北京第十一区辖界及当年在任区长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从今年元月1日<北京青年报>改版到现在已有半年,由"浓眉大眼"到"眉清目秀",面目焕然一新的<北京青年报>让读者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5.
聚焦"问责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官场来说,四月是个残酷的季节.2004年5月2日的<北京青年报>的一篇文章这样形容它所指称的"问责风暴".  相似文献   

6.
"口述实录"的体裁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述实录"最初出现在<北京青年报>.它以新颖的视角、特殊的叙述方式和人们所关注的情感问题吸引了许多读者,也使一些其他报纸争相仿效.  相似文献   

7.
自1997年<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先河以来,情感实录专栏便风靡大江南北.本文试图以<北青报><口述实录>为例,从文本特征入手,对此类报道的文本予以解读,并尝试对此文体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8.
8月20日,北京青年报B1版"国内新闻"头条是"据南方都市报"刊发的报道<河源市市委书记一年给网友回信3000封>.阅后感到这是一篇导向正确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报道不实"一词近来屡屡见诸报端,几乎可以获评2010年的传媒流行语了: <"炒蒜高手买百斤金条"报道不实> <"70%举报人遭报复"报道不实> <三年内免谈收房产税报道不实> <发改委称电价调整报道不实> <合肥女教师诱奸900男生报道不实> <西安成直辖市报道不实> …… 不实,不实!真是不一面足.  相似文献   

10.
4月15日,<北京青年报>刊登了长篇评论<"媒治"应成为法治的一部分>,评论中提到,媒体通过新闻曝光,舆论监督给有关部门施加压力,对于推动问题解决,敦促有关方面采取究责措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形成了"媒治".同时评论认为,社会可以期待的正常状态是,"媒治"作为社会治理和"权利监督权力"的形式,本身就是法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北京青年报>在2000年7月2日推出人才教育类专刊--"人才时代",其他京城的综合性媒体也相继拥有了这类专刊,如<北京晚报>的"人才周刊",<北京晨报>的"教育资讯",<北京娱乐信报>的"职场周刊",<新京报>的"学习公社",<精品购物指南>的"快乐职场",<京华时报>也在最近推出了人才类专版.这类专刊多以周刊面目出现,不具有日报拼抢新闻上的优势,所以在策划性报道上做好文章成为办好这类专刊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在灾难事件中,新闻以其极强的时效性为受众提供及时的信息,满足在恐慌时期受众对"发生了什么"的基本认知.而评论则在已有的新闻报道的基础上,通过其观点和态度引导受众的情绪和思考方向.本文选取了<新京报>、<广州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和<燕赵都市报>6家媒体在5月13~15日3天发表的共计57篇评论,探究灾难事件初期的新闻评论所呈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临沂日报>立足市情,始终把"三农"作为主要报道领域,不但在一二版要闻版上有较多篇幅的"三农"报道,并专门开辟<新农村>专刊.作为<新农村>专刊的编辑,笔者认为,做好新时期的"三农"报道,要做足以下三方面文章.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4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报道了浙江临海市(隶属于台州市)多所中小学在政府的推动下,不惜背债几千万元甚至高达数亿元,竞相攀比迁建豪华校舍陷入困境的现象.报道播发后,<人民日报>和台州市委机关报<台州日报>等60多家媒体予以刊登.然而,与临海百姓大声叫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该市的一位主要领导看到报道后,公然指责<台州日报>刊载新华社"这样的文章""不负责任",让临海不好的影响扩大;并指责有关部门"监管不严".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台州日报>刊登的是新华社记者的报道,而不是自己记者采写的报道.但即便如此,<台州日报>还是大受指责了.  相似文献   

15.
自<北京青年报>开办"口述实录"栏目以来,都市类媒体纷纷效仿,先后开辟了类似的栏目和版面.如<大河报>的"都市倾诉"(后改为"讲述")、<东方今报>的"男左女右"、<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楚天都市报>的"讲述"、<武汉晨报>的"非常人生"、<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申江服务导报>的"口述实录"等.  相似文献   

16.
报纸的"网事"版是报网互动的一种产物和表现.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地区的<宁波晚报>、<东南商报>和<钱江晚报>(宁波版)等3份报纸的"网事"版为研究个案,考察了"网事"版在期刊、版面安排、选题、报道模式和报道思路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以期对新闻实务界探讨报网互动的模式和形式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娱乐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研究准备 报纸的选择.<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这三家报纸不仅是所在城市晚报都市类报纸的杰出代表,而且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此外,2007年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结果显示:<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入围前20强,分别列第一、第六和第七位,并且都是其所在城市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18.
谈及2004年由北京青年报社控股的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业界至今仍津津乐道.作为中国内地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主流媒体--<北京青年报>,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也是改革开放的"同路人".回顾60年走过的历程,<北京青年报>在记录和见证新中国成长的同时,也牢牢把握住了时代赋予的四次机遇,今天的<北京青年报>已由当初的4开4版小报、两间木板房,发展成为拥有十报五刊两网、六家下属企业、总资产超过24亿元的现代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19.
董岩  徐利 《传媒》2004,(3):20-23
2003年10月21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曾经在京城报界沉浮达8年之久的<生活时报>,这一天黯然退出了竞争的舞台.在它的终刊号上这样告白:"8年前,伴随着改革的浪潮,<生活时报>应运而生.经历了一段探索,付出一份努力,现在向读者朋友挥手说再见了.我们衷心地感谢读者朋友多年来对<生活时报>的关心支持."这一期的<生活时报>还登载了郑直(现为<北京青年报>执行主编)、张捷(现为<南方周末>编辑)、李新(现为<北京晨报>编辑)、马雄鹰(现为<北京青年报>编辑)专门写的告别文章:<生活时报的碎片>、<记得对我的好>、<爱弥留>及<生活时报的"杂拌儿汤">.面对它的终结,这些曾与<生活时报>共荣枯后来又纷纷离去的编辑记者,心绪复杂--  相似文献   

20.
量变:国际报道"缩水" 这份名为<缩水的世界--英国纸媒国际新闻报道减少>的报告是由一家名为英国媒体标准托拉斯(Mediastandard trust)的研究机构发布的.研究人员选择四份具有代表性的英国报纸为样本:两份大报<卫报>和<每日电讯>;一份中等规模的报纸<每日邮报>;一份小报<每日镜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