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在学生对审美内容经过充分感受和鉴赏的基础上,利用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一条提向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两种我在教学中以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做法。一、启迪想象创造美的意境。教材中一般体现自然美的课文,均以其美的意境而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中,凭借这类课文,在学生对课文中美的因素有了充分的感受后,可以启迪他们的再现性想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和欣赏美的能力。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描绘了一幅幅大自然的美丽图景,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对美的憧憬。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些作品时,应注意充分挖掘作品的审美功能,使学生能够激发审美直觉,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目的。一、通过听觉,诱发学生去想象美、欣赏美语文教学中不少作品文质兼美,教师应该诱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体会课文所包含的自然美、生活美、形象美和艺术美,产生积极心理反应,激…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掘和利用课文中的美育资源,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一、发掘和利用课文中的自然美资源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一...  相似文献   

4.
美术欣赏课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学会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以及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的课程,美术欣赏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同一堂欣赏课,不同的教师因教学理念、审美理想、知识修养、学生状况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翻阅中学语文课本,我们发现,其中有不少文章文质兼美,读来令人陶醉。这类文章具有丰富的审美内容,诸如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细细品读,慢慢欣赏,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教师若能在教学中抓住这些审美因素灵活开展教学,那么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下面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相似文献   

6.
张卫香 《文教资料》2009,(35):53-54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中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结构关和语言美于一炉。因此,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阵地。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语文教师所公认的事情.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评价自然美、艺术美及其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激起学生的爱心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其创造美的能力一那么.敦师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该呢,基于语文情感美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除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之外,最重要也即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本文从理解主题,感受社会美;借助形象,感受自然美;展开想象,感受意蕴美;欣赏语言,鉴赏艺术关;激发学生,大胆创造美等方面阐述了语文审美化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臧绪琴 《教师》2014,(26):59-59
小学语文课文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美,又要使其发现和欣赏美,更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课文中欣赏到文字的语言美、情景刻画的意境美、表情达意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10.
施菁才 《宁夏教育》2012,(11):56-56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欣赏是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对其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学生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特别是美术欣赏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上,是最重要的一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明确了学美术不是为了培养"大画家",更重要的是提高整体素质。在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美术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美术教学中,提高欣赏教学的地位,在广大教师的教学实施中又如何呢?据不完全调查,大部分教师非常重视绘画课的教学,手工课则选择较容易的内容教,对于欣赏课,大部分教师则是一跳而过,理由是:一、教师本人也不知怎样欣赏或不知道该怎样让学生欣赏;二、欣赏反正不重要。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才能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如何在欣赏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达到欣赏教学之目的?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已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认识。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评价自然美、艺术美及其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激发起学生的爱心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那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课文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地理风物,表现了祖国锦绣河山的雄奇壮美.多姿多彩,新美如画。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笔财富,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绚丽多姿的自然美.提高学生认识和欣赏自然美的能力.进行审美教育;同时.借助教材中的自然美,陶冶、锻造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才能。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笔者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中,注重发掘和利用蕴藏在初中语文中的美育资源,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提高了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一、发掘和利用课文中的自然美资源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一切美的东西,包括自然景观美和人工景观美。初中语文课文中的自然美,真可谓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敕勒歌》写平川,写大山,写苍穹,写四野,写风,写草,写牛羊,令人感受到草原苍茫富饶的美;《春》之作者把美的情致注入了春…  相似文献   

15.
自然美,是客观自然界中自然物的美。诸如傲然挺立的白杨树,郁郁苍苍的松树,修直挺拔的井冈翠竹,清幽空灵的小石潭,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风光旖旎的醉翁亭等都属于自然美。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诉诸读者的想象而显现的,并非能亲临其境的自然景观。但是,语言符号的表现性和审美属性以及教师形象化、审美化的教学艺术,却能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增强他们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力,陶冶性情,砥砺品行,培养高尚的情操,唤起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  相似文献   

16.
《第一场雪》描绘了胶东半岛入冬以来第一场雪的自然美,以及作者由这场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的情感美,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理想教材。一、突出词语教学,图文结合,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 (一) 教学开始,我就让学生思考:下雪时的情景怎样?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1—5节。读完后我用投影仪放映出“瑞雪图”.让学生图文结合观察想象。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教学是整个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欣赏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欣赏教学是一种以听觉的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是在教师有计划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除了一般的欣赏教学程序之外,教师还应该根据音乐作品的声态、动态、情态去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课文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地理风物,表现了祖国锦绣河山的雄奇壮美,多姿多彩,新美如画。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笔财富,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绚丽多姿的自然美,提高学生认识和欣赏自然美的能力,进行审美教育;同时,借助教材中的  相似文献   

19.
“欣赏·评述”是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课程标准》指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欣赏教学,学生不知道怎样欣赏,更不知道怎样评述。  相似文献   

20.
宋设 《考试周刊》2012,(48):180-180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用语言、文字等表达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从中不难看出,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