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从逐步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到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中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始终注重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巨大政治优势;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坚持通过从严治党,永远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上个世纪末由学界倡导、媒体呼吁、渐次成为政府认同、国家意志的一个目标和理想。从实事求是到以人为本,从与时俱进到小康社会,从和谐之路到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些年已经逐渐结构成一个系统、磨合成一种共识、凝聚成一种力量和价值观,为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国家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背景深厚、内容丰富、前景广阔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3.
<正>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回望历史,中国在近代饱受屈辱,人民大众挣扎在生死线上,党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经历了从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更是创造了奇迹,用少量土地,养活了世界上最多人口。  相似文献   

4.
1953年到1957年,中国人民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計划,使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41%,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5%,使现代工业在国民經济中的比重,从1952年的26.7%提高到1957年的40%。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計划大大超额完成的时候,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同时,以水利为中心的农业基本建投和以铁路为中心的运输建設都取得很大的成就。我国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也随着生产的發展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是个笃信宗教的国家 ,有着悠久的宗教传统。公元 988年符拉基米尔大公将东正教由拜占庭传入俄国 ,并定为国教。从此 ,东正教在国家生活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促进了伟大的多民族国家俄罗斯的统一 ,对俄罗斯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而且广泛地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特别是对俄罗斯的文化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促进了教育、文明的发展 :俄罗斯文学、教堂艺术及圣像画艺术在俄罗斯生根、发芽并迅速成长起来。作为俄罗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对俄罗斯国家及其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 ,俄罗斯社会及人民也…  相似文献   

6.
唐太宗登基后,开始一段是较有作为的,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可是,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日益巩固,国威远扬,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要讨论的国有企业学校,不包括近20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冲破国家包办教育的单一格局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各种社会力量办学中的企事业单位办的学校,仅指上个世纪50年代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陆续办起来的子弟中小学校。共和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教育也极待复兴,然而国家财力有限,为解决本企业职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于是国有企业学校应运而生。半个世纪来,国企学校在缓解政府教育经费困难,满足人民群众受教育的需求,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随…  相似文献   

8.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再到先进高速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每一步都体现了一点:中国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建设必不可少,他们是中国未来的花朵和希望,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为国家贡献力量。1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学校的体育投入不够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在展望未来时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纵观历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生活幸福而进行了有接续的抗争、革命、建设、改革。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才使帝国主义没有灭亡中国;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到广大民众生死跟随中国共产党而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最终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从以“一五计划”实施为开端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艰难起步到“两弹一星”科技成就的取得,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如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使中国城乡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起来了。这是伟大的中国人民书写的奋斗史诗。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人民所秉持的爱好和平、威武不屈、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改革创新的品质。作为中学生理应握好历史的接力棒,为民族复兴而读书,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用爱国志、报国行去书写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历史。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是江泽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辩证逻辑。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强起来”,三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逻辑联系;先进生产力、先进化和人民利益这三个“代表”之间,也具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共和国50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出现了五大巨变:1.战略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社会发展由封闭转向开放;4.国家管理由人治转向法治;5.人民生活由难以温饱到步入小康。  相似文献   

12.
族“尔比”与格言、谚语基本相似,但是其适用范围比格言与谚语大得多。“尔比”是彝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与积累起来的人生哲理,它凝聚着彝族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尔比”的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实际生活中,自觉用“尔比”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彝族人民的一个共同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公文的产生是国家进行管理工作的需要,公文文种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并不但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新中国的公文正是在旧有公文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研究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代意义,为提高公文水平提供可靠的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邓小平文选》的出版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一文献是我们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真实纪录,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新成果。在这部著作中,对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从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到改革的重点、需要防止的偏向等,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概括起来,就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问题不仅是一个关乎其自身“党运”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关系到老百姓生活幸福和国家繁荣昌盛的“民运”和“国运”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稳定关系到人民生活的稳定;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满足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大背景去观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试图把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文本解渎与对它的直接的理论背景的分析结合起来,说明马克思在手稿中的主题思想不是要解决市民社会和国家谁决定谁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它同时也是对现代国家的批判…来表达在“人民成为国家的原则”的基础上,重建人民生活和国家生活的同一性的实践诉求。这是青年马克思在政治领域中探求消除理想与现实、普遍与特殊的二元对立,和实现人类的普遍解放的客观形式的重要体现,也是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必然环节。  相似文献   

17.
ROYAL TRIVIA     
《海外英语》2011,(5):4-4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皇室作为凝聚国家力量的象征发挥作用,并不具备实质性权力。但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已故的戴安娜王妃,再到即将大婚的威廉王子,这个家庭吸引了全世界人民太多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社会民主党的经济思想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到综合新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从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到强调国家与市场的平衡,从主张国有化到强调"新型的混合经济"的演变过程。社会民主党经济思想的演变和实践,表明执政党的经济思想必须反映经济形势的变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巩固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由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共同组织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从集中连片试点到全面启动实施,截至今年年底,工程建设几近过半。如何避免这些由国家巨额投资建造起来的远程教育设施不被束之高阁,而是普遍地用起来,持续地用下去,深入地用好,从而使工程真正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治生活》关注学生的政治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生活,采用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的方式组织教科书内容,基本上遵循了公民→政府→国家→政党→国际社会的路径,具体分为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当代国际社会四个单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政治生活》的核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贯穿教材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