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细节知识1】封建经济是一种二元经济 中国古代经济并非一种一元的、封闭的、没有商品交换的经济。其实,“中国的封建经济是一种二元经济。无论是地主经济还是小农经济,都存在着自给自足生产和追逐利润生产的两种倾向,存在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两种成分,不存在纯粹的自给自足经济”。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现行统一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页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一语;第8页有“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等语。有的学生对此不能理解。以下对“自然经济”与“封建经济”两个概念加以辨析,以供参考。一、“自然经济”与“封建经济”两个概念是不同的1.从纵向的角度看,“自然经济”较“封建经济”存在的时间更长。就中国而言,“封建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随着封建经济的形成,中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3.
宋静 《快乐阅读》2012,(15):121
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分析自然经济的特点,明确其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解兴民 《考试》2010,(10):33-35
1.封建自然经济 特点:(1)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2)具有分散性、封闭性和保守性、是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态;(3)是晚清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5.
课本第47页:“无条件地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这段叙述的是雅各宾派颁布法令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根据课文内容情境,这句应改为“无条件地废除一切封建义务”。即使坚持说“废除封建权利”,也应该改为“无条件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不明确的“废除”$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叶德季  相似文献   

6.
“黜奢崇俭”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推行的正统经济思想和基本国策之一。它是一种维护自然经济、敌视和排斥商品经济发展的理论和谋略。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实际和思想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封建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出现了与封建经济相对立的资本主义经济。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为求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必然同上述等陈腐思想展开斗争。  相似文献   

7.
论汉代地主田庄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初统治为了巩固封建政权,采取了诸如“复故爵田宅”、奖励军功等各项政策措施,培植了大批豪强地主。豪强地主通过侵夺民田、接受封赏等各种方式主动或被动获得大量土地,并最终形成地主田庄。由于田庄具有经济自给自足、拥有各种手工业作坊、劳动生活有所保障、有利于田庄所在地区的社会稳定等许多特点,使得汉代地主田庄得以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近现代的经济形式1.封建自然经济特点:自给自足,闭塞迟滞。性质: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是封建剥削经济。地位:在近代占据着主体地位,也是清政府、北洋军阀政权的经济基础,是近代中国社会最落后的生产关系,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源。瓦解过程:①鸦片战争促使中国的  相似文献   

9.
造成中国古代和近代分裂割据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那么如何理解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呢?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新的剥削方式——封建生产方式:地主把自己的土地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农民向地主交纳一定的农产品。封建生产关系是指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要向地主交纳一定比例的农产品,而封建王朝的政府财政收入也是来自剥削农民,政府与地主便存在利益冲突。当一个新王朝建立后,统治者都要将以前因战乱等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10.
自然经济就是小农经济吗?否!小农经济一定是自然经济,但自然经济不一定是小农经济。因为,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后者包含了前者。为什么呢?小农经济,强调的是个体农民在固定的土地上自我生产、自我消费的经济形式。主要特点是:①在中国,它是生产力发展到铁农具普及、自耕农大量出现程度的产物。换言之,自耕农的出现,是小农经济产生的前提;②以小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④自给自足,很少交换;⑤是封建国家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⑥商品经济只具有从属和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董建石 《历史学习》2001,(10):11-12
现行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课本多次提到封建领主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但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无论是人教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还是其他教辅材料都没有明确完整的阐释。所谓“封建领主经济”亦称“领主制经济”,它是在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直接生产(农奴)的基础上,以劳役地租来剥削直接生产无偿劳动的经济形式,是封建生产方式的一种类型。“封建地主经济”也称“地主制经济”,地主将拥有的土地分租给农民,以地租来剥削生产的经济形式。这是封建生产方式的另一种类型。两的区别主要是:  相似文献   

12.
邵长峰 《新高考》2008,(1):28-32
一、全面认识专题知识 (一)全面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多元复杂的近代中国经济 (1)自然经济:鸦片战争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长期居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封建的自然经济逐渐消亡。  相似文献   

13.
一提起小农经济,人们很容易想到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法国大革命对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了改造,采取的是分期付款、分散土地的方式,“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这样农民获得的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造成法国小农经济的发达。那么,法国的这种小农经济等同于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吗?首先明确,法国的小农经济不是封建经济,而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确切地说,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富农经济。其具有的资本主义因素是十分明显的,即采用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劳动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粮和经济作物的需要量较以往有明显的增长,于是在永佃…  相似文献   

14.
秦汉商法规范了商业活动,就其实质而言,商法服从和服务于封建自然经济。商法贯彻了“重农抑商”政策,通过贬低商人地位,以期达到“驱民还田”的目的,通过征末业税,轻田租,以巩固地主制经济。商法保证商业朝地主制经济轨道发展,土地买卖的合法有利于地主制经济的发展,地主、农民合法商业活动促进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这段时期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产生、发展 ,到完全形成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具有二重性特征的现象总领中国近代史全局 ,如何认识、理解这一概念以及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二重性现象 ,是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关键。本文就此试作分析。一、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共存社会经济性质是判定社会形态的最重要因素 ,近代中国经济的半封建性决定了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前 ,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中国是…  相似文献   

16.
专题指导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种经济形式: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建国后中共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探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建国后中共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探索,是重点。几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原因及经济发展趋势是难点? 鸦片战争以前,封建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这在客观上又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应注意的是,自然经济的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经济仍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缓慢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并存,是近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第11期发表了张金普、郭秀菊二位老师的《如何理解“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一文(以下简称《如文》),作者认为,由于土地兼并,使由政府控制的、有独立身份的农民变成了依附于地主的佃农,地主在经济上成为其控制范围内的统治者,这样形成了以地主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圈,全国因此被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圈所分割,这便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对此说  相似文献   

18.
课本第 97页《北洋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的名称是否妥当呢 ?众所周知 ,北洋军阀是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阀集团。 1916年袁世凯死后 ,北洋军阀分裂成直、皖两系。因此 ,课本中的命名容易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西南的滇系、桂系军阀 ,山西的晋系军阀等也属于北洋军阀 ,为了尽可能避免产生这种错觉 ,我建议将这幅图中的“北洋”改为“主要”而成《主要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如果为了让学生明确割据形势的不稳定性及可变性 ,最好将此形势图命名为《1916年主要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北洋”改成“主要”可否?$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吕光荣…  相似文献   

19.
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它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如氏族、封建庄园)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即自给自足的经济。自然经济与外界完全没有或基本没有经济联系,它的生产和生活都是孤立的、封闭的。它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以生产规模狭小、各个经营单位分散、生产技术因循守旧、闭关自守为特点。它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时间里占统治地位,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逐渐被商品经济代替。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自然…  相似文献   

20.
一近代社会代替古代社会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代替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资本主义是剥削剩余价值的商品生产;封建主义特征之一,则是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相对立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因此,资本主义的胜利,基本上首先取决于它对封建自然经济的破坏程度。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由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