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峰 《出版经济》2001,(4):45-47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的20多年间,是我国大学出版社迅速发展的时期,大学社从恢复和新建的四家已发展到今天的一百家,发展势头迅猛。我认为这一发展时期可以大致划分为这么几个阶段:80年代应该算是第一阶段,即大学出版社的成立、成长阶段,这一阶段各社的出书品种规模、发行码洋的差距不是太大。90年代应该算是第二阶段,即大学出版社的分化阶段,所谓分化,就是出现了一批码洋过亿,甚至码洋达2-3亿元的大学出版  相似文献   

2.
对标管理对中小出版社快速发展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有关出版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73家.对其中数据齐全的554家出版社统计分析,发行码洋在1亿元以上的出版社143家,占25.81%;5000万元到1亿元的出版社122家,占22.18%;而5000万元以下的出版社285家,占51.44%,即比一半还多的出版社码洋在5000万元以下.其中码洋不足1000万的还有40家出版社,占7.22%,这40家出版社的码洋仅占总码洋的0.41%.  相似文献   

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发展与创新始于20世纪90年代,她的快速成长尤其是90年代后期的增长令整个出版界惊叹不已,其出版规模从1998年的不足5000万元,发展到2003年3.5亿元,出版码洋、销售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例增长,平均年增长率在60%以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总编辑杨西京介绍说,轻工社之所以有今天的巨大成绩,对外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地方中小出版社靠"船小好掉头"的灵活性,借着改革大潮,如鱼得水,普遍取得较大发展.可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央大社、大学社的发展,加之地方社的种种局限性,地方社开始在市场上处于劣势,徘徊不前.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地方中小出版社从去年开始,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发行码洋骤跌,退货剧增,回款困难,许多出版社开始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作为全国重点大学的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20多年来一直以工科电子信息类大中专教材以及学术专著出版为主,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年码洋还徘徊在几百万。自1996年(九五规划)以来,销售码洋由1650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5500万元,平均每年递增25%,2003年一举突破了7000万,年增长近40%,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以出版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教材和科技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让业内外人士不禁刮目相看。这其中有什么  相似文献   

6.
齐峰  徐莉 《编辑之友》2006,(5):20-23
我国的大学出版社绝大多数成立于 20世纪 80年代,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出版业的重要力量,占据了出版业的一席之地.据不完全统计,"到 2002年,大学出版社共有员工 8428人,占全国出版社总人数的不到 20%,年销售总码洋 66.44亿元,出版图书 34 322种,实现销售利润 11.02亿元,占全国出版业总利润的 21.66%.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有五百多家出版社,发展规模极不协调.如果按一般发行码洋是否过亿的标准来划分,中小出版社占据了出版社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出版社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长壮大,不少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的已成为年销售数亿的出版大户,并朝着股份制、商业性、集团化的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但是,毕竟还有80%的高校出版社尚停留在年销售几千万元码洋的规模上,尤其是理工类高校出版社(除清华大学出版社外),大部分发展艰难。目前在面临转制风潮中,又承受着严峻形势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小型科技类出版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有大量的销售码洋在 5000万以下的小型科技类出版社。规模小,资金少,是制约这类出版社发展的瓶颈。作为专业分工的历史产物,小型科技类出版社主要是一些小型地方科技出版社和一些理工类大学出版社。在过去严格的出版管制下,这部分出版社由于所出图书的发行范围有限和出版社成立时的角色定位不同 (如理工类大学出版社是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他们的经济实力在一二十年间赶不上其他类型出版社 (如教育社、少儿社 )那样壮大,家底不够殷实,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资金和规模成了…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出版业在一定时期均衡发展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图书市场一直采取均衡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为地区均衡,大多数省市都有6-7个出版集团(过去为出版局)直属出版社以及数量不等的大学出版社;另一方面表现为出版社规模均衡,个头都不大不小.1999年全国实际独立核算的出版社530家,年平均造货码洋8232万元.年平均出书品种250种.[1]由于规模小,难以获得规模效益,技术上也处于劣势,只能低效生产、粗放经营,从而失去大国大市场之优势.这种均衡发展的模式长期而合理存在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11.
大学出版社从80年代初相继创办以来,20年间走过了从创办到成长的历程。最近五年来,大学出版社已成为我国出版行业的重要的生力军,有些出版社已跻身全国先进出版社的行列。从成长性来看,在大学出版社的满园春色中,明显地呈现大社与小社、强社与弱社的分化。有十多家大学出版社已经形成规模和特色,有四五十家出版社已经崭露头角,另有三十来家出版社仍徘徊于起跑线旁。纵观大学出版社的成长过程,虽然各个大学出版社所秉承的先天资源有  相似文献   

12.
一、大学出版社现行经营管理模式中的主要问题经过20多年来的探索和发展,大学出版社经营规模和实力大大增强,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和特色,涌现出了像外研社、清华社等一批在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出版社。但与此同时,大学出版社现行经营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多数社经营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较低。目前,全国有大学出版社近100家,占全国出版社数量的17%;年销售码洋120多亿元,占全国图书销售总码洋的13%左右。大学出版社销售码洋过亿元的仅有10多家,约40%的大学出版社销售码洋徘徊在5000万以下,其中约有十家出版社的销售码洋不足1000…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恢复建制20周年。20年来,北大社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办社宗旨,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出版规模从1980年的年出书13种、89万册、码洋105万元,发展到1998年的911种次、1094万册、印制码洋16亿、发行码洋14亿元,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3、1994、1998年北大社连续三次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优秀出版社,成为为数不多的“三连冠”社之一。二十年的简单回顾北京大学出版社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出版社。京师大学堂尚在酝酿之初即设…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书刊发行业协会于近期调查分析了全省13家出版社库存图书情况。截至2000年8月底,全省出版社库存书码洋27937万元。据省发协秘书长周一苇分析,其中滞销库存码洋6361万元,占库存总码洋的23%。在滞销书中可作降价处理的,约占75%;需作化浆报废的,约占25%。加上品种多、存量少的污损书,估计报废书码洋达1900万元,占库存书总码洋的6.8%。由于各出版社经济能力不同,不少出版社多年没有提取或很少提取呆滞损失准备金,要剥离这部分不良资产有一定困难。 浙江省发行协会出版社发行委员会最近一次例会讨论了处理滞销库存问题。宁波出版社发行科长刘祖乐介绍了加速存书流转、控制存书积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世纪90年代香港大学的数目从原来的2家增加到目前的8家,城市大学出版社及公开大学出版社也随之应运而生。迄今为止,香港已有5家大学出版社,但其规模、出版路线不尽相同。 世界最负盛名的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子公司在香港已有30年的历史,1997年香港回归后,为了适应这一发展变化,牛津大学出版社将名字更改为“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以统筹整个中国的业务。  相似文献   

16.
540万图书码洋的启示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谌洪第八届全国地方科技图书发行工作研讨会(即全国地科联图书订货会)于1997年12月中旬在长沙市降下帷幕。这次订货会规模较大,竞争激烈,全国有29家地方科技出版社、170多家书刊发行单位共450多名正式代表参...  相似文献   

17.
曾昭勇 《出版参考》2005,(8S):12-12
2005年秋季全国美术图书交易会于7月213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此次交易会有53家出版社参会,设展位80多个,会议统计订货码洋1.2亿元。这是全国美联集团所组织的秋季专业订货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订货码洋最高的一次。  相似文献   

18.
大学出版社作为中国出版业异军突起的一支生力军,从它步入成长阶段开始,就面临着中国出版改革起步阶段种种不公平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带来的挤轧,在困境中艰难而又倔强地前行。从20世纪90年代的各省发行集团的组建导致贸易壁垒的形成,到21世纪初各省出版集团的成立而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垄断,大学出版  相似文献   

19.
一、广阔诱人的市场浩浩荡荡的大军──每年上百万人迈入自学考试的门槛,孜孜不倦地求知和问鼎大学文凭,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20年来的最耀眼的景观之一。这背后孕育发展并成熟着一个广阔的市场──自学考试教材出版发行市场。粗略估计,每年此类图书发行码洋为2亿元;10余家高校出版社担负着教材出版任务。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其中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出版社,出版品种多,发行码洋高,发行地区广。新华书店、出版社、各省市区自考办则几方联手,将数以百万计的图书通过不同的渠道,迅速及时地送往考生手中。二、盗贼暗中肆虐有多大经济…  相似文献   

20.
谈报业集团的科学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业集团,即报业托拉斯,其主要形式有二:一种是跨不同新闻行业的大垄断公司,不仅拥有多家报纸,还拥有其他新闻媒体,如电台、电视台、杂志等;另一种是跨不同行业的超级联合企业,它不仅拥有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等传播媒体,也拥有与大众传媒无关的经济企业。报业集团最初出现于20世纪初,随着社会和报业本身的发展,报业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报业集团的发展,可归结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这一时期,报业集团的形成以母报派生子报为标志;第二阶段,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一时期,以各报拥有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