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因此,要重视探索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规律,将幼儿科学素质教育渗透在全面教育中,培养幼儿对“身边的科技”的广泛、持久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其潜能,促进科技素质的提高,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蔡荔 《成才之路》2014,(20):94-9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科学小操作、小活动有了兴趣,才能主动投入活动。教师该如何来培养幼儿科学活动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呢?通过以班级特色活动进行探索,是一个好形式。根据幼儿园的课题内容,再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与生活经验,将班级的特色活动的活动内容定为—初探区域游戏中的科技小操作活动。通过区域游戏的形式来设计多样化的科技小操作活动,培养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要让幼儿进行有价值地探索,就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丰富的可操作材料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动起来,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同时也要注意这些材料投放的位置以及顺序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都将影响到幼儿参与科技小操作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区域游戏活动中对活动的目标定位来发展幼儿的科技小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要通过分层创设环境,有选择的来投放材料。给予幼儿充分探索的自由以及让他们去积极主动地感知、发现的权利。要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将自己感知到的事物现象、特征以及是通过怎样操作、发现、推理的过程,与同伴进行交流,大胆地进行科技小操作活动。要通过区域游戏活动来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对科学的认识以及操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生活,或是开展其他活动。"教师要注意观察孩子,发掘孩子的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发展幼儿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与情感,力争逐步形成纸浆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主题活动总设计意图 炎热的夏天来临,光脚穿凉鞋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们开始注意自己和他人的脚,有意无意地观察、触摸脚的现象也开始产生.为了延续并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我设计了"我和小脚玩游戏"主题活动,旨在通过"探索小脚"、"体验小脚"、"复印'小脚"等活动,通过集中活动、混龄活动、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在丰富的体验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郑蓓丰 《幼儿教育》2012,(34):17-19
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往往会用符号、图画、文字等来表现自己的学习经验,这些稚嫩的记录其实就是幼儿前书写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这些前书写来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从而引导幼儿更深入地开展主题活动,帮助幼儿积累更多前书写经验,促进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发展。在开展主题活动"神秘洞"时,幼儿联想到了蚂蚁洞,萌生了极大的探索热情。教师顺势引导幼儿将探索过程记录下来,通过仔细分析幼儿的作品,逐步把活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孩子的感官是非常敏感的,任何有响声的玩具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在孩子们的游戏和生活中,他们也总喜欢通过自己的动作让物体发出声音来,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本次活动以“玩声音”为线索,引导幼儿在玩中学习,自由探索,模拟发声,充分发挥想像力,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7.
一、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活动 教师要做的不只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取得经验.在区域活动中,我有意识地提供多种美工活动材料,让幼儿选择最感兴趣的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探索、成长.根据幼儿的需要与兴趣隔一段时间更换材料,引导他们主动投入到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2.引导幼儿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心中的木偶。3.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心中的木偶。活动难点:制作出不同样子的木偶。  相似文献   

9.
幼儿科学教育是以激发和培养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幼儿教师担负着教授幼儿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科技探索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的任务.基于此,幼儿园开展科技启蒙教育活动时,可从创设教育环境、引导幼儿多方探究、利用家长资源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幼儿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大班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在我班孩子已有听说新闻的经验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电视新闻”这一情境,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听、说、想象的自由空间,让孩子们在模仿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会性情感。目的:1.通过听新闻和编播新闻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说兴趣。2.引导幼儿用语言和绘画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3.让幼儿学会关心周围发生  相似文献   

11.
泥塑是幼儿美术活动的一个分支,我园选择从幼儿认知能力范围和生活经验中感兴趣的事物入手,给孩子提供彩泥、橡皮泥、黏土、陶土、瓷土等各种泥塑材料和陶艺制作工具,并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创设相关活动情境,把幼儿泥塑活动整合于幼儿园一日课程之中,使幼儿在玩泥巴中,学会主动探索,自主发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设计意图 幼儿园科学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儿童去观察、发现身边的“为什么”,让儿童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在与环境、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对各种现象的感性经验,并且通过这些感性经验来建构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认知结构。因此,我们选择了“平衡”这一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为探究活动的内容,设计开展了区域化学习活动。我们选择的几个小实验简单易懂、容易操作。同时,为了帮助孩子活动后能较好地与他人交流,我们设计了适合大班幼儿的活动操作记录纸,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操作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 炎热的夏天到了。一天,罗拉高兴地向我介绍她穿的漂亮的吊带裙,引得周围的孩子纷纷说起自己的衣服,并与同伴互相比较着。他们发现,夏天服装颜色鲜艳、款式多样,兴趣就更浓了。结合我班近期的教育目标,为了培养幼儿乐于发现、乐于探索的精神,我们以幼儿感兴趣的夏天服装为载体,将娃娃家、认知区、美工区结合起来,请幼儿收集各种衣服、布料,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寻找夏季服装的规律。 娃娃家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感知夏季服装的特点,并找出  相似文献   

14.
幼儿手工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利用手工材料,借助辅助工具,发挥一定的想象,并通过手的操作,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成型作品的一种活动.时下,人们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关注,只有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多动手、动脑,让身体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才能把传授知识、发展智能与培养创造力有机统一起来.由此可见,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孩子在手工方面的操作和练习,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制定一系列幼儿感兴趣的项目活动计划,以此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科技教育是幼儿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科技探索的兴趣;引导幼儿学习简单技能,锻炼科技操作能力;注意在科技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帮助幼儿累积直接的科学经验,培养科技素养;调动家庭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学科技学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利用科技活动培养幼儿的成功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定工程,它不仅能使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知识,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在科学活动中能增强幼儿对事物的探索精神,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我园利用科技活动这一形式在培养幼儿的成功感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一、选择操作简单、有趣的实验,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刚开始科技实验时,我每次都选取那些操作简单,且表现出有趣现象的实验让幼儿操作。如“做汽水”实验,幼儿在操作这个实验时,只须将柠檬酸和小苏打放入水中,就能做出汽水来,幼儿没有失败的体验,幼儿做出的…  相似文献   

17.
沈骎骎 《家教世界》2022,(33):15-16
<正>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教师可以借助游戏任务,使孩子增加动力,产生探索动机,提高专注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语言游戏、益智游戏等对幼儿进行专注力的培养,借助游戏材料的投放,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专注力是指人专心于某一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幼儿阶段的孩子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开始发展,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喜爱游戏,  相似文献   

18.
设计思路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弱,如让他们直接用笔去描画房子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此活动中设计引导幼儿以拼搭形式为主来表现自己心目中的房子。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认识及表现房子,教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丰富孩子的经验。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如木头积木,自制的几何图形粘贴片,彩笔,纸等,给予幼儿更多的选择余地,体现自主性,更有利于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另外本活动还注重在延伸部分,将幼儿的作品在教室的一角展出,并继续提供材料,满足幼儿继续创作表现的需求。活动目的在观察感受的基础上,了解房子的基本构造,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一位教育家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这种教育就是种失败的教育。”而幼儿科技小制作活动.就是让孩子们利用一些学习工具,把某些材料进行组合,制作出一种形状物.这种从无到有的建构过程,对幼儿而言.就是一种发明创造的过程。幼儿科技小制作活动给每个孩子提供了创造的机会,可以很大地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科技小制作活动。我们教师又怎样为孩子创设创造的良好时机,让他们有创造的自信,有创造的机会,有创造的时空。笔者通过以下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通过不同的方法让儿童获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幼儿从小热爱科学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望也得到很大的激发,而科学教育活动能满足幼儿这方面的要求,因此科学教育活动也最受幼儿的欢迎。在一次次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不断积累经验教训,实践告诉我,要提高科学教育活动的质量,必须抓好活动的设计。 一、抓好活动的准备过程,即环境和材料的设计。 幼儿具有直觉行动性思维的特点及好玩、好模仿的本性,因此采用直观教学法是很适合孩子的。在准备材料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材料的可操作性。准备材料的数量要保证幼儿操作活动得以充分展开。例如:让幼儿认识梅花,除了示范用的以外,我准备了人手一份的梅花小树枝,这样幼儿可随时利用自己的梅花,闻闻它的香味,摸摸花瓣有何感觉等,同时,我也注意室内环境的布置,如墙上贴有梅花生长过程的图片等。2、注意材料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