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言不仅仅是语言类工具性学科,语文更是具有人文价值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多与人文素养、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等内容相关,其目的在于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丰富学生文化涵养。下文笔者就试着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析中职语文教学,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高职学生人文素养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徽州楹联,完全可以弥补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徽州楹联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和学生应分别发挥各自在利用徽州楹联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中的主导和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文森 《科教文汇》2012,(20):96-97
地域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将地域文化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促进地域文化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为我国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提出了提高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人文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人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之后逐步形成的品质与素养。一般而言,人文素养可通过人的价值取向、文化品位、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习惯以及理想追求等反映出来。对中职学生而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人才,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到重要位置,在教学各个环节渗透人文精神,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一)树立正确的三观目前,社会文化思潮正处于相互碰撞状态,人们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是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关注地方文化的价值,做好地方文化的传承,借用语文教学媒介有效整合地方文化资源,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好语文,使他们深切地体会到本地文化的底蕴,培养对家乡的感情,最终提高文化素养。整合地方文化资源,植入初中语文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种积极鼓励,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进而在教学中独树一帜;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传统,理解家乡文化内涵,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文化依然有无穷的魅力,这需要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将传统文化的营养引进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让学生们读古文,吟古诗,吸取古文化思想的精髓,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辟,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郑伟丽 《科教文汇》2012,(20):95-95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通过课堂教学、书法教学、开展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等方式,努力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人文素养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中职教育不可获取的重要一环,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在中职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的文化水平不足、理想信念缺失、对文学素养的认识程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就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尝试探索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江小林 《科教文汇》2011,(22):188-189
新时期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积极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大力弘扬航海文化,形成有航海特色的大学文化精神和海洋文化竞争力。从航海文化建设、海洋文明传播、航海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航海文化资源开发等方面探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全面推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在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应以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实地考察法等方法,从人文素养的内涵入手,分析人文素养培养对发展学校教育的作用,针对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现状,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平台来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1)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2)提升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自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3)教师应加强人文素养,采取适应网络发展的教学模式;(4)加强人文学科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建设,形成合理的考核机制等,实现线上培训和移动学习的有机整合,营造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氛围,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学生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过程中能有效增强德育教育的人文内涵和底蕴。本文着重探讨了融入传统文化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实效意义及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当代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及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西医融入中医,而中医也逐渐走向世界。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对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凸显出来。鉴于中医院校人才培养专业性和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现状,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兼具人文功能,以大学英语课堂为载体,结合医学专业特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一个学生乐意学习,理解,主动表达的渐进式文化渗透教学模式,即:LCE模式(Learning,Comprehension, Expression),帮助学生构建在人文教育观下的主动学习能力,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西医融入中医,而中医也逐渐走向世界。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对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凸显出来。鉴于中医院校人才培养专业性和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现状,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兼具人文功能,以大学英语课堂为载体,结合医学专业特色,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一个学生乐意学习,理解,主动表达的渐进式文化渗透教学模式,即:LCE模式(Learning,Comprehension,Expression),帮助学生构建在人文教育观下的主动学习能力,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曹冠琼 《科学中国人》2014,(4S):185-185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呼唤着国民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中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人格形成的时期,又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可塑性极强,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合点。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挖掘学科中的人文因素,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人文素养的培养。下面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人才的人文素养要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教育在注重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我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行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本文探讨如何通过生活化教学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如今,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广大中学教师越来越多的倡导素质教学,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理念。同时,由于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学生不同的个性化与自尊自信的情感交织,需要中小学生教师适当把握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整体性。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本文将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的意义,并研究了人文素养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作为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吸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具备开放的世界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所以,在课堂上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古诗词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更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将着重探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