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专业认证已被提到我国高教建设事业的议事日程,分析借鉴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成功经验以及分析总结我国建设类专业在专业评估与认证中的实践经验,对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质量认证是保证和提高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美国国际商学院联合会基本情况、认证程序及认证标准的介绍,引发了对我国专业评估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受到各国关注。荷兰在借鉴别国的经验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符合自己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教学、研究质量评估机制。另外,荷兰还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里引入认证计划,在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里建立起一套认证框架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荷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的考察与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在保证和提高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各高等院校开展评估工作之际,认识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发展、组成和特征,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敏 《教学研究》2008,(1):19-23
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在保证和提高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各高等院校开展评估工作之际,认识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发展、组成和特征,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姚春霞 《职教通讯》2018,(23):73-79
美国网络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网络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保障了美国网络高等教育的质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高等教育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网络教育质量相关的保障制度仍需完善。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美国网络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发展背景、认证制度体系及其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美国网络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具有"权力分配合理,制度实施灵活""机构层级鲜明,认证机构多元""认证机构专业,重视教育元评估"等特点,并得出对我国网络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建设的启示,包括"增强质量意识,健全质量保证制度""鼓励多方参与,发展中介机构"和"细化认证标准,合理分配权重"。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校评估和专业认证是各国高等教育评估的主要方式。文章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性质、类型、机构、标准及程序,并就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规模、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有赖于其内外因素构建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监督体系,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基于行业自治而发展起来的社会认证和评估机制,对我国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监督体系极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中北部高等教育会的认证在美国具有很高的地位。本文介绍了美国中北部高等教育委员会开展的对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质量改善项目"和"学生学习评估工作坊"两项认证活动,阐述其认证体系的内容、认证过程以及特色。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在形式上要重视高校的自我发展;在内容上要考虑社会需求,重视"人"的价值;评估活动要着眼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等教育认证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等教育(机构或专业)认证是一种高等教育评估和质量保障机制,近年来,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高等教育认证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第四种重要的质量保障机制,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关国,经历了从区域认证到专业认证的过程。二战后,政府开始介入教育认证,促使教育认证制度化、法定化和社会化。其主要渠道有两条:对教育认证机构的评估的认可和政府对被认可的学校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加强了对高等教育认证机构再评估和再授权的工作。高等教育认证过程主要包括:认证申请、现场考察、初次认证和后续考察等。高等教育认证的特质与优势表现为:教育认证的动机来自教育机构;教育认证是一个全覆盖、全过程的发展性评估过程;教育认证不仅有“标准”,而且也就各院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进行认证评估;教育认证由社会专业中介机构实施;教育认证具有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着深层次的变革,使高校对社会的教育贡献度有了新的更高要求,而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突出的引导和激励功能,从政策引领、专业指导和综合服务等多个方面引导高校实现其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价值。文章在回顾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发展历程和实现路径的基础上,阐述了审核评估的特点与内涵,并以审核评估为例分析了教育评估通过引导高校合理确定目标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密切联系社会等方面促进高校提升办学质量,推动内涵发展的主要表现,并从完善教育评估工作,建立学校自我评估制度和树立高校职能协调发展的价值导向等三个方面展望了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评价我国现行高教质量管理基本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高教质量管理政策的对策和建议:贯彻质量管理政策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构建、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系统,改进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工作,建立健全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时代,声誉越来越成为高校之间竞争与高校评价的关键因素。已有的高校社会声誉评价侧重主观的定性评价。因此,本研究尝试采用定量评价方法,以高校社会声誉内涵为基点,从高校社会声誉生成机制出发,构建一套量化测度高校社会声誉的指标体系,并以我国104所公办本科院校为实例,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完善我国高校评价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办学实力评价要坚持全面性与系统性原则、客观性与导向性原则、适当超前性与可持续性原则。结合国外发达国家、亚洲地区职业教育办学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实力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比较分析,参考我省高职院校的综合数据采集平台,最终构建了基于数据平台的高职院校办学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此同时,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强大经济实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改革和大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改革创新科学研究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大多方面的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并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其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本文试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出发,对制约我国高教评估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即评估中的行政本位与学术自由,评估中政府、高校与社会的矛盾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构建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主要是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为主。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并不是全面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目前亟待打破以教学评估替代质量评估的藩篱,改革现行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建立以学科和专业评估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从而为高等教育质量提供全面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专业质量的保障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通过分析英、美等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专业质量保障模式可以看出,外部行业协会介入的专业认证和同行学术评价的专业保障相结合模式对高等教育专业质量保障起了重大作用。我国的专业评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以来,在实践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提高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工程教育类专业认证的成功经验也为我国专业评估的改革开辟了道路。但是我国的专业评估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举步维艰。借鉴英、美的经验及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成功的范例,应建立我国的专业认证与同行学术评价相结合双轨并存的专业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9.
教育评估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学科。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经历了探索、试点、全面开展几个阶段 ,成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宏观管理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评估将使高等学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良好机制 ,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不断促进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评价的实质是治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多主体、多形式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评价还存在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单一、评价主体利益表达机制不畅以至利益冲突等问题。在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要紧紧围绕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目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促进管办评分离,明晰政府、高校和社会中介组织机构在高等教育治理与评价中的责权利,建立各主体间更加紧密和更加有效的合作对话机制,实现高等教育整体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