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迷城》是香港作家东瑞最新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虽然仅有13万字,但是却以无出其右的魅力征服了许多读者,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中年读者.广大读  相似文献   

2.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前人类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将文学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从而产生了生态批评文学。生态批评文学提醒人们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并激发人类的生态意识,促使人们自主积极的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文章主要对杰克·伦敦的小说《荒野的呼唤》和《白牙》中蕴含的生态意识进行解读,以期为构建当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左拉(1840--1902),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领袖。一生写成数十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为《萌芽》。他受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启示,创作了长达600万字、由20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巨著《鲁贡——玛卡尔家族》,反映了法国第二帝国时代社会各方面的情况。描写罢工斗争的《萌芽》和反映普法战争、第二帝国崩溃、巴黎公社起义的《崩溃》,  相似文献   

4.
崔薇 《教师》2014,(23):123-124
理性与感性在文学作品中时有出现,显示出人类成长的轨迹,启迪人类的思想也为文学舞台增添色彩。《儿子与情人》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小说中作者展示了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充满理性的米莉安和富于感性的莫瑞尔夫人。本文探讨了理性与感性在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体现,主要分析了两位女性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及她们悲剧的结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邵义强 《海外英语》2012,(19):202-203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和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潜鸟》都是以描写少数族群中女性生活为主题的。她们的生活都要面对三座大山,即种族歧视,父权主义和生活的贫困。然而由于环境和自身性格的不同,两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最后的结局截然不同。《紫色》的女主人公西莉最终获得了经济上,精神上,和情感上的独立,然而《潜鸟》的女主人公最后却葬身火海。笔者试图通过分析二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指出少数族群女性如何才能走向独立自由。  相似文献   

6.
周青 《文教资料》2012,(28):21-22
《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创作的总结,其中蕴涵了作者对人生的苦心追寻。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和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潜鸟》都是以描写少数族群中女性生活为主题的.她们的生活都要面对三座大山,即种族歧视,父权主义和生活的贫困.然而由于环境和自身性格的不同,两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最后的结局截然不同.《紫色》的女主人公西莉最终获得了经济上,精神上,和情感上的独立,然而《潜鸟》的女主人公最后却葬身火海.笔者试图通过分析二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指出少数族群女性如何才能走向独立自由.  相似文献   

8.
《范进中举》选自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收获。这部长篇小说,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中,称得上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深刻反映了封建科举考试制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和毒害。  相似文献   

9.
《暴风骤雨》是一部关于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小说是在作家周立波深入尚志市元宝村半年多的基础之上写成的,具有非常高的真实性。小说中的人物和地点都是以元宝村以及周边乡镇的真实资料提炼而成的,作者角色以及文本创作过程与人类学者和人类学田野民族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以人类学的角度来探讨《暴风骤雨》的创作过程和主要内容,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史铁生41万字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是一部奇特的书,一部完全将生活心灵化的小说,一部在精1种王国漫游中不断对世俗价值观念发出拷问的动人的“笔记”。  相似文献   

11.
朱天奇 《考试周刊》2013,(22):33-34
《红楼梦》是我国清代作家曹雪芹在18世纪中叶创作的鸿篇巨制,《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品,两部作品在刻画人物性格和人物结局时,有不少相似之处。他们都描写了三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红楼梦》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之间;《呼啸山庄》是希斯克利夫,埃德加和凯瑟琳之间。而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冲突,恰好体现人类社会中的正统与异端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部书,不要混为一谈。《三国志》是一部史书,《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的史料而再度创作的文学巨著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3.
涂克冬·庆胜是我国当代杰出的鄂温克族作家,他继两部长篇小说《第五类人》、《跨越世界末日》之后,2009年又成功出版了第三部长篇小说《萨满的太阳》。本文分析《萨满的太阳》男主人公满嘎的生动人物形象,从而使读者更加清晰、深刻地感受到该部作品展现出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4.
《根鸟》是曹文轩继《草房子》、《红瓦》之后又推出的一部力作。《根乌》是一部阐释梦境的寓言诗似的长篇小说,作者构建的梦境包括了三部曲:一、梦因;二、梦境的追逐;三、梦境的隐遁。  相似文献   

15.
年底《山花》、《作家》刊发的诸多小说,以中篇小说最具吸引力,长篇小说次之,短篇小说则相对较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张炜,花了20多年时间,写成了一部长达39卷450万字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堪称中外小说史上篇幅最长的纯文学小说,并于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拟从作品的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景物描写等方面,对这部长篇巨制的艺术审美价值进行梳理与探析,以期对中国长篇小说的创作与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戏曲《牡丹亭》和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两部里程碑式的情爱作品,文章主要对作品主题和内容体现的爱情观及杜丽娘与柳梦梅、林黛玉与贾宝玉体现的爱情理想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长恨歌》是一部书写上海弄堂女王琦瑶人生悲剧历程的长篇小说。这一部精美细腻的小说之所以能成为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仅是小说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命运独特的理解与探索,作家更是通过王琦瑶一人的命运,艺术性地展现特定时代的都市文化与命运。  相似文献   

19.
《拯救溺水鱼》是当代著名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描述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生存困境以及伦理选择,揭示了人与人、种族与种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对立关系,并尝试着建构一种人类生存的共同伦理观,即爱的生存伦理观。从某种意义上说,《拯救溺水鱼》是谭恩美关于爱的生存伦理观的一次探寻之旅。  相似文献   

20.
由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野性的呼唤》被称之为是有关狗题材作品中最好的一部。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狼孩》由于其蕴涵的生态思想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两部小说都涉及人类和自然及动物的关系。本文从生态主义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两部作品的主题和意象,旨在表明东西方作家虽然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却有着相似的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