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自珍 《保山师专学报》2001,20(1):85-86,92
通过分析比较初中语文第一册新旧教材的体系与结构、课文与练习,新教材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它较之旧教材是一个飞跃。要把握教材特点,使用好教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2.
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教材作为教育载体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文章通过比较新旧两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教材的编排结构和教材内容(课文、练习和插图),深度挖掘新旧教材的异同。在编排结构方面,新旧教材都按照学习重点进行单元划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文方面,新教材篇目上更换了近一半的课文,内容上更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难度有所增加;在练习方面,新旧教材题量都较大、题型微观具体;在插图方面,新教材插图的表征性更强,图文联系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3.
考察历年的语文教材,可以看出练习系统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制、设计日趋完善,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及《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小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向人们呈现了崭新的面貌,新教材阅读“教学活动”注重体验、感悟和积累,强调语文素养的形成,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例,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活动”特指针对精读课文(人教版)、主体课文(北师大版)及单元短文而独立设题的阅读练习活动。此外,还包括融入课文编排或是灵活穿插于课文之后的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策略的阅读指导活动(这里不作讨论)。  相似文献   

4.
从课文后练习的编排看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对五十多年来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后练习题编排的分析中,可划分出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3年):课文后的练习从无到有,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传授。第二阶段(1963~1978年): 课文后练习简约、明确,强调“双基”训练。第三阶段(1978~2000年):课文后练习从简单走向繁复,注意体现训练过程,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第四阶段(2000 年~):语文课改的根本点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体验、感悟和积累,强调语文素养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材料”。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经过深度的加工,其利用价值可成倍提高。初中语文新教材由于编者作了“深度加工”,每一篇讲读课文都设计了“预习提示———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的阅读教学结构,并把这一结构体现在课文后边的练习中(编者顾振彪先生说:“练习的三个层次……基本上体现了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同一篇教材的利用价值就大幅度提高了。因此,笔者认为,根据新教材特点,用好以上“四个环节”,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有利。一、“四个环节”的设置…  相似文献   

6.
比较现在所用的新教材与1982年开始使用的旧教材,会发现:新教材中多了一本书,那就是练习册。对于练习册,一段时间内,不少老师仅仅把它当作随堂练习。在讲完课文后,领着学生将其中的填空、句型转换等题做一下,而对看图说话、对话、调查等题型,仅仅要求学生课下...  相似文献   

7.
陈齐松 《考试周刊》2014,(70):12-13
<正>初中英语新教材能够全面推广使用,是因为它在课文内容、课本编写的结构体系、练习编排,以及教学的要求和方法方面,都比传统的教材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1)新教材采用结构、功能的编写体系,突出了交际功能的培养;(2)课文短小口语化,主题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3)知识的传授采用渐进式的螺旋结构,改变了传统教材的块状结构,避免了繁琐的讲解;(4)操练形式多样化,在强化语言运用的同时,兼  相似文献   

8.
新教材结构功能体系紧扣大纲,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课文编排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练习充分体现了"四会"技能。新教材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适合初中阶段使用。  相似文献   

9.
练习的全新设计,是新教材的特色之一,它集中体现了教材修订的意图,大纲的基本精神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把握练习在设计上的变化,对于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作用,改革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以新教材初二册的练习做简要分析:一、强化整体阅读新教材的练习,大大削减了题目的数量,但整体性加强了,力求着眼全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文章的思路,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如《敬畏生命》第一题,要求回答“作者为什么‘说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为什么说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  相似文献   

10.
陈业彬 《广西教育》2013,(46):50-51
七年级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如果语文教师不注重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想让学生在初中学好语文恐怕有点难。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练习设计思路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语文作业模式基本为“教师布置练习一学生做作业一教师批改打分一教师公布答案”,其侧重的是“练习”二字,而新课标程教材中的练习都是围绕课文设计的,  相似文献   

11.
考察历年的语文教材,可以看出练习系统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制、设计日趋完善,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及《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小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向人们呈现了崭新的面貌,新教材阅读“教学活动”注重体验、感悟和积累,强调语文素养的形成,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例,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活动”特指针对精读课文(人教版)、主体课文(北师大版)及单元短文而独立设题的阅读练习活动。此外,还包括融入课文编排或是灵活穿插于课文之…  相似文献   

12.
地理新教材“读、想、做”栏目的特点刘继花初中地理新教材一改以往教材中课文、练习、图像三系统界限分明、有机联系性不强的弱点,适合初中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设置了“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栏目,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给了学生充分的动手、动...  相似文献   

13.
新教材课后练习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与课文一律担负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因此认识新教材的课后练习的价值,重视对新教材课后练习的有效处理,是非常必要的。而现实中因种种原因随便对待课后练习乃为常见。鉴于此,关注课后练习就显得现实而迫切。纵向看,新教材课后练习题量较少,一般3-4题,且各有侧重,从理解到拓展,融读说听写于实践活动之中,练习的时代性、弹性部较适合学生学习。横向比较,新教材课后练习大致可概括为下面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漫议”者,形式上给自己松绑,内容上给自己自由,围绕高语一册新教材,从四个话题“漫”开去,随便谈议,“卑之无甚高论”,欢迎批评和指教。一、注意较为新颖的练习形式所谓“新颖的练习形式”,包括老课文的新练习和新课文的练习,它们往往体现了新教材编者的导向。  相似文献   

15.
“九义”英语新教材浅析贾得雄“九义”英语新教材重培养学生的运用和交际能力。表明了学习语言是为表达意图而不单是为练习语言形式,也就是由原来的重语言结构(structure)转向了重语言功能(function);整个课程的编排设置都是为了交际目的。新教材...  相似文献   

16.
“自动练习”,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解一篇课文之前,主动地对这篇课文进行练习设计和练习解答。这是学生自学语文的一种极好的练习方式。下面简单地谈谈看法。一、要明确“自动练习”的设计目的。“自动练习”的设计目的主要是学生先行教师一步,主动地学习课文,并对课文从注音、释词、问答、句意、结构以及写作特点等方面择其主要设计练习,以提高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起点,使他们  相似文献   

17.
新的全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把入选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共中课内自读课文所占比例约为百分之三十。如何上好课内自读课文,已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亟待探究的课题。课内自读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阅读,在阅读中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得以巩固和提高。因此,教这类课文要立足于培养和检验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学好读懂课文铺路搭桥。新教材在课文的编排上颇费心血。课文前有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围绕课文的主题和写作特色及结构层次等设计了练习。这样做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有利于检测学生的能力和掌握课文知识,故教师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设计 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组织者、适当的引导者、必要的参与者。教学过程设计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阶段,指导学生研读课史,合作探究问题;第三阶段,练习巩固。  相似文献   

19.
中学英语教学要改变传统的重语法规则的教学,轻口语练习和实践运用的教学方法。要按照新教材的要求,加强口语训练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新教材配有彩图,课文全部套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会话时,教师尽量创造较为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初中英语第一册第14课练习4,要求学生分角色将对话表演出来。教师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