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俊青 《科教文汇》2013,(26):192-193
高校扩招以来,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普遍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并产生一定的焦虑心理。本文论述了当今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现状,探析了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成因,并从学校、大学生自身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以往更为严峻,从而直接导致了女大学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焦虑抑郁心理、依赖依附心理、盲目屈就心理、自暴自弃心理,指出构筑科学的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咨询体系的同时,女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积极自我调适、把握机遇,才能实现就业突围。  相似文献   

3.
李航 《科教文汇》2009,(1):118-118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而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也层出不穷。目的侧重了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和状况:同时了解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应对方式,探讨和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为高校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鲁宁 《科教文汇》2009,(24):79-79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自卑、自负、焦虑、急躁、从众、功利、依赖、侥幸等心理问题表现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提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产生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包括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满心理、依赖心理、嫉妒心理,同时对造就这些问题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方敏  张清 《中国科技信息》2011,(7):244+248-244,248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焦虑心理和虚荣心理,使得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更难。因此在就业工作中应当特别关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努力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敏仪 《中国科技信息》2010,(2):235-236,246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焦虑、自卑及受挫的心理表现,分析导致心理问题的供需矛盾、职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家庭就业观念偏差、大学生自身期望过高及就业准备不足等成因,从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层面出发提出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案,促进大学生良好就业心态的形成,促进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持高校及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时,他们中很多人都普遍出现了诸如缺乏自信、紧张焦虑、盲目从众等消极的心理。如何应对当代大学生因就业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也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王琳 《中国科技纵横》2011,(23):398-398,42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焦虑、自我认知不准、心态调整等心理问题,这样问题出现的原因包括社会、家庭、自我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引导和教育,加强就业指导,树立正确就业观,认清就业形势、认清自我及专业,调整就业期望值,提高心理承受力。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焦虑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为了预防和应对大学生焦虑心理危机引发的突发事件,要加强人文关怀。同时,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要建立大学生焦虑心理应急机制,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防范性措施: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关注大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和心理感受;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消除焦虑心理情绪;积极探索建立焦虑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其院校性质的特殊性使得毕业生的就业面临更加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卑、焦虑、较低的抗挫折能力、过高的就业期望等各种心理问题更容易出现。因此,在独立学院就业教育中更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潘国雄 《科教文汇》2013,(19):183-184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几百万的各类毕业生为了寻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为了自己的发展前途,经常会出现焦虑、浮躁不安的情形。校园内的就业焦虑成为目前高校一个较为明显的时代标志。就业焦虑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从社会转型、高等教育价值失落和经济发展等多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焦虑的成因,并提出了促进经济发展、重构高等教育价值体系、规范就业市场以及提升就业竞争力四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345名毕业生的择业意向与就业准备情况的调查表明,他们对自己的劣势有较为客观的认识,但对自己的优势认识不到位;在与就业有关的需要方面,需要的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择业需要、自我认识的需要、信息的需要和求职技能的需要;毕业生也存在焦虑情绪.建议为学生提供以下四方面的帮助:(1)指导学生正视自己的劣势,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优势;(2)给学生提供就业信息;(3)指导与帮助学生求职;(4)给学生提供心理帮助.  相似文献   

14.
张冬生  刘琳  张剑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5):566-568,572
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进行现状及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路径探析是当前摆在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通过调研分析,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存在生理有疾的大学生就业遭排斥、低学历学生就业被排挤、女大学生就业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陷困境的现状,表现出自立性和依赖性相互依存、强烈的成才意识与目标迷失共存、自尊与自卑相交织、自我封闭与焦虑并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覃琼 《科教文汇》2013,(18):186-187
本文以中职残疾生为研究对象,残疾学生是中职学校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文章分析了残疾中职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心理情感特点并提出了具体的调控对策。对残疾中职生消除孤独、自卑、焦虑苦闷等心理障碍,帮助残疾中职生掌握专业技能,顺利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预示着一个人开始正式步入社会。处于青年期的大学毕业生将面临人生角色转变的重要变化,容易引起心理波动。毕业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个别学生的心理波动成因复杂,毕业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求稳心理,是考虑人生发展的心理波动时期。  相似文献   

17.
郑擎  张坤 《大众科技》2012,(2):149-150,148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进行分析,从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意识、就业实践、就业经验、高校促进就业、创新创业如GYB培训等方面阐述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文章分别从大学生自身和高校角度出发,提出了大学生应多参与就业活动、大学生创业以及高校应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等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绩效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运用多层次个体行为问卷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绩效形成的环境匹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指出就业环境的不同维度对就业能力和就业绩效的影响效应显著不同,其中工作环境、学校环境和劳动力市场环境是重要的影响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