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赏识的魅力     
赏识是教育的法宝,是开启成功的钥匙。每个孩子都是美丽的,在实践中,我们要深化赏识教育,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要具体,要全面,要关注后进生。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一生都要面临的工作。每位教师都应该力争上好课。此文主要与同仁们探讨三个问题:一是好课的标准有哪些;二是好课的艺术是什么;三是怎样才能上出好课?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精益求精地追求教学艺术,每一位教师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而成为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3.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主要是指,在一堂课的时间内,教师通过艺术化和专业化的讲课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内得到更多的知识,让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从而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一堂课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下课时,学生从这堂课中得到了什么。因此,在我国新课程理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制定相应的策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刘泉兰 《知识窗》2012,(2X):76-77
<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一、精心设计课堂用语语文课堂应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师应运用充满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实现民族富强、祖国繁荣昌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作为培养学生教育最基础的教育机构,语文教学至关重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不断思索的问题,这也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这也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实现并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课堂上学生最大限度的彰显创造潜能并真正感受到因语文生命之河掀起美丽的浪花,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目的,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让课堂充满活力。对此,文章简析了几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课堂,作为学生和老师栖居的主要场所,应该充满着浓浓的诗意。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就一堂语文课来说,应该是美感与诗意的交流场所。不管教育怎么“教”,课程改革怎么“改”,语文课堂都应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构建诗一般的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充溢着生命的律动,是每位语文教师走进新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诗一般的课堂,其主旨是教师用诗一般唯美的语言缔造课堂,用诗一般的精巧锻造课堂,用诗一般的意蕴营造课堂,再用诗一般的激情渲染课堂。课堂要成为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要有表达的自由,要有抒情的自由;教师要学会蹲下来,平视学生,用关爱的眼神温暖每一个幼小的心灵,用真诚的心灵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王秀 《科教文汇》2013,(20):148-149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习我国母语的首要课堂,因此上好课,最大限度地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便是需要我们每位语文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心理上要与孩子接触,情感上要与孩子产生共鸣,方法上要对孩子有吸引力,呈现出一种孩子"乐学",教师"乐教"的语文课堂形式。  相似文献   

8.
生本理念下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制定科学教学方法,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性。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课程标准下所提倡的理念,这样教师在以后的课堂中会偏向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合作、交流学习,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更应该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知识。  相似文献   

9.
孙淑芹 《科教文汇》2010,(32):78-78,80
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在你的语文课上迸发思想、撞击观念、无拘无束、自由呼吸.理解、信任、安全是和谐课堂的前提;认同、赏识是和谐课堂的要素;无拘无束、自由呼吸是和谐课堂的标志.怎样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给课堂一个互动探究的平台;尊重学生需求,激发自主学习的渴望;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课堂充满诗意与活力.教学相长,师生均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让民主走进课堂,让学生张扬个性就是要在教学组织上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中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说"不",赏识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杜艳娇 《科教文汇》2013,(29):183-184
近年来,媒体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关注度提高,他们对大学生形象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大学生的印象。面对媒体对大学生形象的负面报道,需要学校、媒体和大学生自己的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良好的媒体形象的树立。  相似文献   

12.
伍玉慧 《科教文汇》2011,(20):105-105,116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在传统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强化和训练.容易出现“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但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逐步在自由活跃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综合能力,突破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定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申诉作为一个依靠证据去裁决的行为,证据规则就应当是学生申诉制度设计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我国目前在学生申诉证据规则的系统研究上尚属空白。文章从不同裁决行为的证据规则选择入手,探讨了学生申诉证据规则设定的基本思路,论述了学生申诉中的证明责任、证明标准以及证据效力等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学生自认和孤证处分等特殊处分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刘歆  赵晓敏 《科教文汇》2014,(14):219-220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大学生一直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的扩招以及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大学生越来越多,其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多,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发突出。笔者试以自己的研究,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让人们能够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以此为根据提出解决之法。  相似文献   

15.
张剑  张开诚 《科教文汇》2013,(18):56-57
从两项硬指标严把关入手,端正了学生的实验态度;从渐进引导式提问入手,深挖化学实验课核心价值与潜能,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从深入研究实验教材细节入手,进一步完善了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从报告内容注重"内涵"入手,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从报告批改注重信息及时反馈入手,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良好习惯,落实了教学内涵。如此下来,广大学生参与大学化学实验的积极性高涨,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6.
魏东霞 《大众科技》2016,(7):123-125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核心能力体系的构建。文章基于"冰山理论"强调培养学生隐性能力的重要性。第一,以销售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为基础,构建营销职业人才核心能力体系;第二,在课程中加强营销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挖掘学生的"隐性能力";第三,以保险业岗位需求调查为切入口,建立常态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查和评估机制。通过三个步骤的有机结合,挖掘学生潜在的隐性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及未来职业迁移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吴琦 《大众科技》2014,(7):156-157
篮球作为当前最为流行的体育运动之一,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更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很多学生将篮球作为一种专业技术学习,少体校成为学生最好的选择。针对当前学生学习不积极,教学方法落后的教育现状,提出层次教学法应运而生。层次教学法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更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文章以分层次教学的作用为基本点,对层次教学法在少体校篮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汤娟 《科教文汇》2012,(20):158-158,171
简笔画是一种技能,能对小学英语教学和学生记忆力的保持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笔简练、应用简便,教师应用它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左右脑并用,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简笔画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简笔画的学习是重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创业学课程实施动态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与创业的社会高潮使得创业教育日趋升温。传授创业课程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并发展创新一套适合创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充满自信、自强和勤奋好学的“毅力”;诱发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力”;造就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培育学生团结、友爱、协作的“团队精神”;开启学生洞察创新与创业的意识。为此本文针对如何在创业学课程中实施动态教学模式进行了专题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薇薇 《科教文汇》2012,(3):27-27,30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的文化分为好多层次,从普遍性(经度)可以分为学生自身形式层次、小组层次、班级层次、学校层次;从学校的角色分类(纬度)可以分为师生、师师、师校、学生自身、学生之间的等形式。我们要把我们的校园文化细分,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经度纬度兼顾,使学生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大网中间,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