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黄隆芳 《广西教育》2014,(29):103-103
正在古诗词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把每一个句子都翻译成白话文,然后让学生抄写、背诵。这样教学古诗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厌烦,教学效率也不高。古诗词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吟咏诵读,让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情境,引导学生读准、读懂、读好古诗词,做到立足古诗词教学的"三个层面",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一、直面语言,递进朗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无论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古诗词的意思,首  相似文献   

2.
一、通过朗读背诵来培养语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是了解文章、领会语言的的前提,是学习语言的一个基本方法,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朗读、背诵,学生才能更好理解文章语义,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语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常常读背古诗词对于提高学生的古文的语感和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注明了小学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优秀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国家对学生的古诗词素养的要求也有一定的提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教授课本上出现的有限的古诗词篇目,更应该注意在平时引导学生积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形成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氛围和习惯。一、创设诗词情境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接触的古诗词有限,篇目只能由教师根据  相似文献   

4.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共选编35首古诗词,教学时,我对35首古诗词进行了整体观照,使其成为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平台。一“、囫囵吞枣”,为诗词鉴赏铺路鉴赏是学习积累和思想积蓄的产物,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不能顺利进行鉴赏。我利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特色,接受诗歌文化的熏陶濡染。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每人负责几首,读准字音、诗句节奏,明了诗词大意;合作——一人朗读多人听读,扫清全部诗词的文字障碍,相互交流、借鉴。这样,学生就对35首古诗词有了初步的感知,并完成了教材要求的背诵任务,…  相似文献   

5.
"朗读"和"背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中国人学习语言的传统"法宝",符合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习惯。"朗读"和"背诵"既是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语言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如果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朗读"和"背诵"就能在英语学习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杜晓红 《考试周刊》2014,(2):103-103
<正>学好英语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朗读与背诵。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是会说,而"说"要以"读"为前提。所以学生必须多读,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读是说的基础,学生现在用的是新教材,更要注重朗读与背诵。读不仅仅是为了把所学的东西读出来来,更是观察和模仿的过程。要学好英语,在起始阶段就要充分发挥英语朗读与背诵的作用,通过反复的、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朗读练习,培养语感,养成良  相似文献   

7.
正一、诵读背诵所谓诵读背诵,也就是通过反复地"读"达到"诵"的目的,是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不刻意采用背诵的方法,仅通过反复地读而达到熟练成诵的方法。诵读背诵是一切背诵法的基础,但"读"也是讲究方法的。比如,读一定要专注,一边读一边思考,才能读进文本,读出滋味。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背诵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读准字音。朗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要求学生必须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必须在听说读写上下功夫,其中"读"就是朗读,它是学习语言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9.
张建萍 《考试周刊》2015,(14):36-37
<正>翻开小学语文教材,可以看到每一册的教材中都安排有两三篇的古诗词,可以说古诗词在小学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阅读古诗词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但是小学生的文化底蕴不丰厚。因此,古诗词就成了教学的一个难点。有的教师对古诗词教学采取"避难就易"的方法,以朗读代讲解,以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的教师则以背诵代品析,以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其实都是片面强调朗读和背诵的作用,忽视讲解和品析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过程勾勒】一、板书象形字"燕",引导学生围绕燕子说说自己的见闻和感觉,唱《小燕子》;引导学生逐段读通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正确读连贯。二、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先逐句朗读,体会燕子羽毛、翅膀、尾巴的样子和特点,重点理解"翼尖、剪尾";然后归纳燕子的外形特点,练习背诵。  相似文献   

11.
一、对统编一年级古诗教学的认识统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以识字为先导,先识字后学拼音;古诗词重朗读兴趣培养,强调背诵丰富记忆库。小学语文教师多学科兼教,如何发挥单体多维整合多核心学科统一体作用引导学生在模仿运用、朗读背诵、创造表达中激发古诗词背诵积累的潜力,诵读促进识字,识字引创生成,生成引领创读,有机融合的创新转化中感受经典诗词魅力,传承传统文化。下面以《江南》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12.
朗读和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应当要求学生把每篇课文都读得正确、流利,对指定背诵的课文能够背诵,做到口诵心惟、心领神会;对有些好文章,能经常温习,读得烂熟,记得牢固。要教育学生尽可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为了加强朗读和背诵的指导,我们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学生们过去不大喜欢朗读和背诵的原因是:现代文太长,读起来吃力;而古文生字多,句子结构复杂,不容易读通读懂。读既然如此,背诵就感觉更有困难了。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现在先谈谈我们教古文时,在让学生把文章读通读懂的基础上,如何就朗读和背诵作具体的指导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生几种背诵方法蒋新宇,陶家芳《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背诵。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发现,就是掌握学习方法。我们认为,重视背诵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一、反复朗读法。朗读就是要求学生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有感情地读课文。朗读课文时目视,口诵...  相似文献   

14.
"教学千法读为本",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吟咏、朗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语言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李焕道 《辅导员》2013,(22):63-64
<正>早读,顾名思义就是早晨的朗读。一般来说,高中语文教学的课时安排中都会每周安排2—3节早读课,每节课30分钟左右。而这短短的30分钟往往容易被人忽视,通常情况下是学生读,老师只起监督作用,至于效果,也只有学生自己清楚。在很多时候,学生都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这宝贵的30分钟。就笔者的教学实践得知,高中语文的早读其实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处理好"朗读"与"背诵"的关系这里的"读"是朗读,是出声诵读。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是非常重要的,背诵是朗读读到烂熟的结果。读一遍,读若干遍,今天读,以后许多天  相似文献   

16.
语文中的古诗词学习一直是被忽视的一个教学内容,很多教师都是让学生背诵一下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的思想主动性,而致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重视国学文化,在朗读、情境以及背景知识上进行教学尝试,以期学生可以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古诗词。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将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古诗词,实现"量"的积累。我在教学中尝试借力"微信、美篇、为你诵读(背诵软件)"等"互联网+"平台,运用"据情背、据景背、据意背、据时背、拓展背、活用背"古诗词教学六步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据情背中年级学生古诗词理解力还不够强,如果没有兴趣,就不愿意主动背诵古诗词。古诗词教学"入其境",才能"会其意"。导情入  相似文献   

18.
将"读"和"背"科学地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的始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背诵和朗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学习当中,朗读和背诵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语感,锻炼良好的口语能力。英语口语不好,学生说出的就将是一门真正的"外语",中式英语,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懂。所以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采用朗读和背诵这种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需要持之以恒,逐步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感。本文将探讨英语教学中朗读和背诵的作用,研究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探究朗读和背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背诵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功,文言文学习尤其离不开背诵。熟练的背诵,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有助于掌握句式、积累词汇;有助于获得和强化文言语感;有助于训练说话,提高写作能力。但一部分学生由于背法不当,影响了后面内容的学习;也有部分学生死记硬背,但很快又会遗忘。为此,笔者向同学们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一、朗读背诵。古人云:“故书不厌百日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也告诉我们反复读,有利于理解内容,也有利于背诵、因此,背诵文言文篇、段,要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低声快读,反复读,读到琅琅上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