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以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的目标,强调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心,实现学生体育教育的主动学习。它的含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认为是“寓教于乐”,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蒋迎梅 《中学生电脑》2020,(2):16-17,20
本文通过对“乐教”与“乐学”实施策略研究的阐述,以教师的巧教促进学生的乐学,把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养成,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一、体育教学的实质及价值 所谓“快乐体育”是学生在心境自然、开朗的环境下,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自觉而快乐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与锻炼,同时也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感情入手,对学生进行的健全人格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主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快乐体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让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克服困难后感受到“发现”或“成功”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学生成为了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扩展了学生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空间,这样,使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发展。  相似文献   

5.
浅析“快乐体育”教学法在高职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快乐体育”在教学中强调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的培养,把面向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目标,同时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使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学习,健康发展。“快乐体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如何在“快乐体育”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岳宗智 《考试周刊》2012,(11):100-10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只有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才能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尝到快乐体育的乐趣。然而,快乐体育是从情感人手,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自主性。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中介,促使学生对体育主动学习,愉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乐学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在教育活动中求知、发展智力、启动心智,促进身心发展。乐学是以创设愉悦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核心的教育,是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的统一。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乐学氛围,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感悟。一、乐学需要教师无限的爱与激情学生乐学建立在教师乐教的前提之下。乐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愉快的心境,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饱含情  相似文献   

9.
所谓快乐体育,从教学方法上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教育思想。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扩展了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就成为其在教学方法上的主要特征。“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玩,即无要求无目的的玩,一种是有要求要实现一定目的的玩,两种虽都以身体的运动为主要形式,但实…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思想受到猛烈的冲击。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时代精神、有创造才能、有个性的人才,我校以马列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思想,挖掘、继承孔子教育思想内核,借鉴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科研成果,进行整体改革,提出了“和乐教育”。所谓“和乐教育”,就是从整体优化的思维方法入手,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以促进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和乐教育”,兴趣是前提。兴趣是一种心理特征,它反映着主体对认识对象的积极态度,是认识某种事  相似文献   

11.
愉快教育的真谛在于让学生能“乐学”,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重视寓教于乐,使儿童的求知欲永远保持旺盛。而要让学生“乐学”,其关键又在于教师能否做到“乐教”。那么,怎样使教师从“苦教”的死胡同里走出来,向“乐救”的自曲王国迈进呢?我认为,校长应该从这几方面工作做起。一、激励教师具有心系教育、情系教育的情感。党的十四大报告极其深刻地阐明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教  相似文献   

12.
向树林 《教育艺术》2000,(12):11-12
学生是否乐于学习,与教师的“教”密切相关。先有教师的“善教”,才有学生的“乐学”。反之,学生就会视学习为苦事,甚至产生消极、对立、厌学的情绪。在“善教”与“乐学”之间,“善教”是前提.“乐学”是目的。没有老师的“善教”,何来学生的“乐学”?  相似文献   

13.
“快乐体育”由原来的“快乐园地”发展、推广、总结升华为“快乐教育”理论。此理论从方法论角度来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运动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4.
乐教乐学平台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掌控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地点、途径和顺序,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翻转课堂"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利用乐教乐学平台,实施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及时、适时的导学和辅学,线上随时随地指导学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乐在其中,真正实现乐教乐学、善享善用.  相似文献   

15.
陈光昭 《考试周刊》2009,(12):127-127
快乐体育是指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需要出发.从情感教学人手.对学生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学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面向终身体育视为自身的目标,强调情感、兴趣、创造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将教师的“乐教”.学生的“乐学”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16.
我校以艺体教育为突破口,在音乐课上率先实施“和乐”教育,努力创建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做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起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活跃创造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教师要放得开,收得回。如低年级音乐课,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正常的教学常规教育之外,还要抓住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设计一些兴趣游戏。如在训练学生音乐感时,我们尝试创作《打鬼子》游戏,当把目的讲清后,把录制好的磁带,放给他们听,让他们随着音响中的枪声、炮声进入到角色。教学游戏…  相似文献   

17.
李艳 《云南教育》2001,(11):14-15
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他们中个体与个体之间有着许许多多的差异,怎样才能让不同的学生都“乐学”呢?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对一切来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通常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乐学”上下功夫。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对学生“乐学”有几点切身的体会。一、情感技艺,即热爱的技艺首先,教师要“乐教”。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来对待所教专业和所教内容,并用这种热情来感染学生。作者对描写的事物充满激情才能淋漓尽致地描写,同样,教师对所教内容充满激情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如…  相似文献   

18.
武义县教育局提出,做好新时期的基础教育,要树立“德育为先、志趣为重、轻负高质、乐读有效”等理念。关于“乐读”,壶山小学校友、著名篆刻家叶一苇在给武义教育系统的《乐读寄语》中提到:“如果我们把这个‘乐读’作为教学的一种形态的话,那么这种形态最适合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我们认为。要落实“乐读”理念,把学校打造为乐读的校园,就要注重教师的乐教和学生的乐学。 一、乐教——教出水平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主张:“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日本等国家重视“快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我国近些年来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也对“快乐教育”、“愉快教育”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乐园中育人”的理论。“乐趣教育”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它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特色,以培养学生学习情绪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可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基础英语》的作者埃克斯利说过:“凡  相似文献   

20.
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为学生创设多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