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下四种因素的合力使鲁迅成为现代讽刺文学大师:独特的人生阅历所形成的婉而多讽的讽刺语调;狼虎成群的年代所提供的各式各样的讽刺对象;“历史中间物”的自我定位所建构的讽刺创作的最佳态势;对《儒林外史》、果戈理、契诃夫等作家作品的学习借鉴所掌握的高超的讽刺技巧。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俄罗斯文学讽刺艺术的审美特征,为:含泪的微笑及毁灭性、荒诞式的讽刺。这些特征分别体现在果戈理、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的代表性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3.
冷静地描写,含蓄地讽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中国第一部称得起讽刺小说的文学作品。它的文学价值,全是来源于作者卓绝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4.
《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少有的几部出类拔萃的巨制之一,是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讽刺小说。本文对其讽刺艺术做了部分研究。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围城》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小说,其讽刺手法和艺术为世人所称道。文章主要从社会制度、人物心理特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三个层面来展现其独特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6.
张天翼的小说富有鲜明的讽刺色彩,他将讽刺的锋芒指向社会、人生,着重刻画了三种庸俗的丑态。辛辣的讽刺贯穿其作品的始终,他的讽刺之作,在现代讽刺文坛上具有特殊地位。幽默、诙谐、夸张的艺术手法,使张天翼讽刺小说的语言特色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7.
沙汀创作于三四十年代的讽刺小说,勾勒出一幅幅独具特色的川西北人文图画。他用讽刺这一表现手法,揭露旧社会的丑恶本质,刻画地方恶势力的卑鄙嘴脸。他的讽刺,主要靠冷静、客观的描写构成情境讽刺,这一情境讽刺又主要通过冷静、客观的语言叙述来实现。其讽刺小说的结构,精心设计,富于变化。在叙述角度、景物描绘、人物塑造等方面,亦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的创作深受鲁迅影响,又一步步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讽刺品格。  相似文献   

8.
讽刺喜剧中究竟应该如何运用“讽刺”? 笔者认为莫里哀喜剧堪称讽刺喜剧创作可资借鉴的一面镜子和某种范本。本文从将讽刺崇奉为喜剧创作之核心原则、以讽刺作为喜剧创作赖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讽刺在内涵底蕴上富有的审美特征三个方面,就此问题展开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9.
比之《钦差大臣》,《升官图》更具有政治讽刺喜剧的典型性,作品政治讽刺的指向性可能早已不复存在,但作为人类天才的创造物,其道劲而怪异的风格,大胆而奔放的想象却依然可以作为美的东西长驻人间,这种长久价值和魅力的获得,是作家超越心理困扰,终于进入高度自由的喜剧审美境界的结果,就此而言,《升官图》对于中国政治讽刺喜剧的发展不仅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而且也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其散文气势旺盛,流畅婉转,政论文刚烈正直,直面朝政弊端,陈述为官之道,令人击节叹赏;《与高司谏书》一文颇具代表性,其文风泼辣凛冽,讽刺手法娴熟多样,较能全面地反映欧阳修的为人及文风特点;主要从其娴熟的讽刺技巧进行了探讨,力求更详尽地解析文章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华 《考试周刊》2013,(49):14-15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儒林外史》写作背景虽为明代中叶,然而实际上影射着清政府统治下的18世纪的中国社会,作品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揭露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种丑恶现象。作者以极其严肃的态度、犀利老辣的笔调、含蓄幽默的言辞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和封建科举制度,勾勒了一幅幅姿态各异、畸形发展的士林群丑图。  相似文献   

12.
讽刺是《围城》的主要艺术特点。本文试图从讽刺的范围、力度、手法、艺术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体现。从讽刺的范围看,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讽刺的力度看,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意义;从讽刺的手法看,灵活多样,主要运用了比喻、心理刻画、漫画法、戏谑法等;从讽刺的艺术效果看,入木三分、切中肯綮,达到近乎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它代表了我国古代讽刺艺术的最高水平。原著中多种讽刺手法的熟练运用历来为中外学者所称道。《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主要分为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对照手法、悲喜交融法、适度夸张法以及细节描写法等五种。  相似文献   

14.
真正代表二十世纪讽刺文学最高成就的是钱钟书。其小说《围城》以讽刺幽默的笔调,形象地勾勒出纷繁复杂的知识界众生相,这部小说的突出成就是讽刺。本文从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语言修辞艺术等方面,对作品的讽刺幽默性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世立 《华章》2007,6(9):184-184
作为明清小说名作的代表,《镜花缘》除了具有生动离奇的故事情节,光怪陆离的想象世界之外,其艺术价值还表现在小说的讽刺艺术上.和古典讽刺小说巨著《儒林外史》相比,《镜花缘》的讽刺技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戚而多谐;婉而多讽;寄寓讽刺和现实性讽刺相结合.其中,寄寓性讽刺和现实性讽刺相结合是《镜花缘》的独创.  相似文献   

16.
鲁迅作品讽刺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性。一、同十九世纪欧美和我国晚清时期作品相比、阐明鲁迅作品的讽刺艺术内容,讽刺的目的、意义和讽刺的对象。二、鲁迅作品讽刺分三类:(1)嬉笑式:(2)怒骂式;(3)白描式.  相似文献   

17.
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同时也以讽刺高手而称,而讽刺手法奇诡高超,他经常使用的讽刺手法有三种。一是对比式讽刺,即通过对比手法,深刻揭露讽刺对象虚假丑恶的本质;二是突转式讽刺,即先述假相,以褒语紧裹贬意,最后才突然掉转笔锋,撕破假相,令人回味无穷;三是夸张式讽刺,即通过双重透视,将讽刺对象置于放大镜和哈哈镜之下,使其丑态和劣性无处藏匿,此外,从内容上看,拜伦始终将讽刺矛头指向当时英国和欧洲的上流社会,特别是专制暴君,反动政客和无行人。  相似文献   

18.
简·奥斯汀的小说中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暴露了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英国女性在社会地位和财富金钱方面的脆弱性。《艾玛》中的贝茨小姐和《傲慢与偏见》中的班纳特太太这两个角色就完全地阐述了这一现象。通过对这两个角色的分析,展示简·奥斯汀小说中的漫画和讽刺效果的融合。漫画性只在于表面,讽刺性是其根本。超越漫画本身,这种讽刺也是对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脆弱性的陈述。  相似文献   

19.
郑廷玉杂剧的代表作<看钱奴>,开我国戏剧史上讽刺喜剧的先河,在世界戏剧史上也具有一席之位.<看钱奴>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讽刺传统,并在新时期利用讽刺喜剧的形式发扬了讽刺文学,呈现出继往开来的审美特征.其具体表现在主题思想、情节架构、戏剧语言、讽刺手法、民族美学风格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反讽渗透于奥斯丁小说的每一个层面,从语言、人物、场景到更深层的主题和构思,它不仅成为奥斯丁作品的一种主要艺术手段,而且还成为臭斯丁领悟世界的一种方式。本文结合其反讽在语言、人物、场景、主题等各个层面的表现,更为全面和深入地探讨奥斯丁的反讽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